APP下载

论针灸科学发展的几大飞跃

2013-04-07苏敏王莹莹杨金生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针灸学电针针灸

苏敏,王莹莹,杨金生



论针灸科学发展的几大飞跃

苏敏,王莹莹,杨金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回顾针灸学近百年的发展之路,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贯穿针灸学发展的始终。其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锈钢针扩大了针灸的临床使用,电针仪提高了针灸的临床疗效,针灸国际化日渐深入,针灸标准化不断加强,针灸研究多层次展开,多学科探究针灸疗效机制。一系列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新技术被针灸学所用,大大地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水平和对针灸作用机理以及经络腧穴的认知。科技推动了针灸的飞跃发展,并对传统针灸造成了多角度的冲击,如何保持传统与创新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选择。

针灸学;针灸研究;综述

回顾针灸学近百年的发展之路,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贯穿针灸学发展的始终。随着针灸标准化、国际化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针灸学迎来了几大飞跃式的发展。其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不锈钢针扩大了针灸的临床应用

在不锈钢针出现以前,大多数医家都使用马嚼铁针。马嚼铁针针体粗、表面糙、针尖钝、易被腐蚀,使用时,医师操作不便,患者也很痛苦。寻求好的制针原料成为时代需求。随着1913年英国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很多医家开始尝试用不锈钢制作针灸针。1953年,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用从日本带回的不锈钢丝为原料制出了针灸针[1],随后在自己建立的针具制造厂里进行规模生产,并应用于针灸临床。不锈钢针随之问世并逐渐实现批量生产,临床应用也日渐广泛起来。

不锈钢耐腐蚀、质地韧、弹性好、硬度强、无磁性、导电良,经拉丝打磨后还可以使针具更细、更光洁,降低了医者的进针难度,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目前我国普遍采用价格便宜、取材方便的奥氏体不锈钢[2]。

优良的特性使得不锈钢针在临床上迅速普及与应用。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毫针几乎全部用不锈钢拉丝制成。不锈钢良好的可塑性也悄然改变了传统针具的形状,如在针尾用铜丝缠绕并在尾端作“T”字形绕法,不仅方便进针,还便于观察捻针角度。此外,现代使用的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眼针、蜂针、浮针、头皮针等也大多使用不锈钢材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针具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的进步丰富了制针原料的选择,不锈钢针的产生,促进了针具的成批量生产,使其规格一致,方便了临床使用,保证了治疗安全性,不仅满足了医疗需要,还扩大了针灸的临床应用,尤其是促进了电针技术的可能性。

2 电针仪提高了针灸的临床疗效

电针是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1825年,法国萨朗第爱(Sarlandiere)医师首次试用电针治疗神经痛及风湿症等疼痛性疾病,取得了一定疗效;1921年,戈尔登(Goulden E.A.)医师用电针术治疗神经炎,并将之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上[3]。电针在我国的应用始于1934年,唐世丞医师首开先河,先后发表了《电针手术及学理》、《电针学之研究》等数篇有关电针学的论著,以实验研究为依据,介绍了电针的发明及电流对人体皮肤、神经、血管、感觉器官等不同组织的不同作用结果,探讨了电针的治疗原理在于刺激作用、镇静作用、变质作用、流集作用、分析作用。唐世丞医师尝试将其应用于临床,但却未能很好地进行推广[4]。1953年,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了电针疗法研究室,以朱龙玉医师为代表开展电针仪的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使电针仪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60年代,以G6805型为代表的低频脉冲电针仪得到推广,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易产生电解、电泳、电离以及电适应现象。为克服这些现象,紧接着研制出了调制脉冲波电针仪、声波电针仪。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继续攻坚,研制出能同时输出规律脉冲、调制脉冲、声电波等三大类电针参数的脉冲式多功能电针仪。电针仪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4代,即感应式电针仪、电子管式电针仪、晶体管电针仪和集成电路电针仪。

随着电针研究的逐渐深入,电针临床应用不断掀起高潮。20世纪70年代,运用电针进行针刺麻醉在全国大规模流行[3]。研究表明,电针疗法对神经、消化、泌尿、心血管、五官科以及皮肤等系统100余种疾病,如关节痛、头痛、牙痛、胃痛、月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各种痛证及多种慢性病,如偏瘫、慢性腰腿痛、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都有一定效果[5]。

电针疗法开辟了现代方法与传统针具相结合之路,是传统针具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代替人工行针,减轻手法捻针的工作量,还能准确地控制刺激量,记录电针参数。电针参数的量化与比较对临床治疗及疗效评定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电针参数量化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研究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不同电针参数的针效机制及不同的临床疗效,目前的临床报道与实验研究对电针参数的研究以“不同频率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最多[6]。

3 国际化使针灸得到迅速发展

针灸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发展于50年代,高潮掀起于70年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随行记者詹姆斯·罗斯顿(Jame Reston)将自己应用针灸疗法消除阑尾疼痛及所见的针刺麻醉疗法在《纽约时报》头版进行了报道。这位记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球性的“针灸热”,医学模式及治疗方式选择的转变和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一体化进程,使针灸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先导。

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持续升温,不断掀起高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医药诊疗活动在各国普及。截至2007年,美国已有2万多名持有执照开业的针灸师,并设立了针灸师头衔[7]。迄今,美国5O个州中已有44个州立法承认针灸,准予颁发执照或注册;加拿大约有5000家中医诊所;欧洲截至1990年已有88000位针灸师[8]。目前,英国约有5000家中医诊所,仅伦敦地区就有近600家。2000年以来,针灸陆续在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加拿大(4个省)获得了立法保障[9]。在90多个中外双边、多边卫生协议中,中医药专门协议达46个之多。②中医药国际教育与交流在各国发展迅速。目前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教育。英国有4所大学开设了5年制中医教育,还有10多所1~3年制的针灸学校,澳大利亚在正规大学中设立中医、针灸专业,纳入正式学历教育;世界各地约有1000多个中医药机构和民间学术组织。③中药的研制与开发普受重视。哈佛、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研究室,德国有10多个中药研究机构。④各国对中药的限制不断放宽。近年我国的中药出口量持续增加[10],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药还获得了新药临床试验批准证书。

为了顺应世界性的针灸热潮,1975年我国政府在北京、上海、南京成立了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推广针灸与中医药;陆续出版了《中国针灸学》、《针灸精义》、《中国针灸学概要》、《针灸学讲义》、《针灸疗法》等国内外各种版本的初、中、高级针灸教科书。1986年,由程莘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针灸学》中英文版,一经问世便风靡海内外,先后被翻译成法文、俄文、韩文等多种文本,成为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针灸水平考试或针灸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在之后30年的发展中,这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海外医师针灸人才,促进了针灸的国际知名度。

4 标准化成为针灸发展的通行证

随着针灸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华学习针灸者日益增多,在国际针灸教学中,标准教材成为关键。1957年,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科教研组编写的《针灸学讲义》,形成了早期的针灸标准。1958年,我国针灸学者开始着手针灸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国家标准方面,发布了中医药名词术语、穴位名称等27项中医国家标准;在行业标准方面,发布了《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疗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等200余项行业标准;加强了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中医、中药、针灸、中药材(种苗)共4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际标准方面,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传统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牵头起草了《经穴名称》国际标准草案,由世界卫生组织审议通过。随着时代发展,针灸标准逐渐实现规范化、专业化,标准构建开始遵循全面成套、突出重点、层级明确、开放式标准、循序渐进等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10]。目前,我国正积极参与WHO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传统医学中医药部分的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2009年9月,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这一举措为中医药制定国际标准打开了方便之门,为中医药国际发展铺平了道路。它一方面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的认可,一方面呈现了国际社会对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的需求。

中医药学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潜力的学科领域。以我为主,制定和推广中医药国际标准,发挥其法规效用和自我约束作用,促进中医药与国际社会各方的衔接和学术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其中,针灸标准化是我国在当今国际标准化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优势领域。然而,针灸的标准化建设并不尽如人意,我国的针灸标准化研究,如“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国标《经穴部位》以及《耳穴名称与部位》等,都是由外国人首先提出并制定出方案后,我国才跟随其后开始立项研究,这就使得我们的学术研究经常处于被动跟进状态[11]。另外,我国的标准化建设存在真空地带,缺乏全面成套的标注的体系。目前建立的标准多为技术操作规范,而相应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缺如。在今后的标准化工作中,我国一方面要前瞻性地提出国际标准的制定项目,一方面要加大承担国际标准化工作项目的力度。

5 多学科探索针灸疗效机制

随着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交互影响,多学科探索针灸疗效机制在针灸学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展开。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应用于针刺疗效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研究多学科交融的技术手段,针灸研究可从解剖结构、功能作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神经生物学、基因水平等多学科和多层面深入展开。借鉴系统生物学多学科整合方法的研究思路和数字化建模手段,可以将中医整体宏观的优势与西医微观还原的优势结合起来,有助于全面解释针灸效应传导通路的科学内涵。

针刺麻醉与针刺镇痛机制研究加快了针灸学现代化进程。针刺麻醉与针刺镇痛机制研究历经了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侧重于神经生理学机制和一般化学因素的研究,随后侧重于针刺与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进入到神经生理与神经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细胞水平研究阶段[12]。针刺麻醉与针刺镇痛机制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证明了我国传统医学针刺疗法的科学性,深化了研究者对传统针灸学所蕴含的对生命活动以及疾病治疗规律性的认识[12-13]。

经穴效应机制与穴位敏化研究延伸了中国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研究。“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已在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中得到初步证实,其理论研究成果、表现特点和基本规律在该项目中被总结完成。初步阐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经穴效应特异性与穴位敏化状态相关。在循证医学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文献评价方法和脑功能成像技术的针刺中枢机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方法与模式。采用穴位组织片膜片钳技术、“针刺灌流液法”实验技术、光纤传感针等技术手段[14],研制出多种研究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

X线、CT、MRI等成像技术的出现在腧穴的解剖形态学、腧穴安全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以及观察针灸对机体某组织、器官形态学的影响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为深入开展穴位的形态学研究开拓了思路,为进一步开展穴位的功能、腧穴的特异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穴位的解剖定位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穴位形态结构、了解穴位机能原理、揭开经络之谜[15]。穴位的解剖定位研究经历了大体解剖、巨微解剖、显微解剖研究阶段,大量现代研究表明,穴位与神经、血管、淋巴、肥大细胞、感受器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6 展望

尽管随着针灸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和丰富,逐渐形成专用针具,如头针、眼针、手针、足针、耳针、面针、舌针、夹脊针、腹针等。引用电、光、磁等现代物理技术改造针灸器械,发明出新型针灸器具与现代针灸疗法,如超声针、电针、磁极针、光针、电圆针,穴位结扎、穴位割治、穴位封闭、经络水针疗法和新九针疗法、小宽针疗法、针灸刀疗法、松针疗法、小针刀疗法以及针灸医疗器械已涉及电针及穴位电极治疗仪、激光针和红外线针灸治疗仪、磁性针灸治疗仪、微波针灸仪、超声针灸仪和生物频谱治疗仪等诸多方面,但这些技术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和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撑其疗效的优势。立足传承不断创新,针灸学才能科学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推进了针灸器具的改进,丰富了针灸的多种疗法,深化了针灸的各项研究,科技创新是针灸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是针灸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兴起与发展,其理论与方法为针灸学研究创造了新的切入点和起点,借鉴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学和研究思路,针灸效应机制研究和临床评价研究是今后若干年针灸研究的发展方向。明确针灸作用的生物现象和生物效应,研究针灸作用的生物过程,寻求针灸作用的规律及其代表的生物过程的响应规律与机制,使传统针灸学上升为科学针灸学[16],将成为针灸学研究的重点。通过效应机制解释经络穴位与神经血管的关系,通过临床评价制定现代医学病名的临床指南,将成为针灸学发展的另一个大飞跃。

自然科学的许多进展,以及相应高新科学技术的形式,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和医疗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手段和保证。虽然,一系列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向针灸学的渗透,大大地提高了我们对针灸作用机理和经络腧穴的认识及针灸治疗水平。但同时,现代科技对传统针灸在临床取穴、针具选择、手法变化以及针灸基础理论等方面造成了多角度的冲击,如何保持传统与创新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选择。

[1] 钱真良,李正明.中国针灸器械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

[2] 甘笃,杨华元,曹炀.现代针灸器材与特种疗法[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12.

[3] 朱龙玉.中国电针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4] 林昭庚,鄢良.针灸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98.

[5] 杨顺益.近四十年来中国针灸研究精要[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83.

[6] 胡银娥,王频,杨华元.近5年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电针应用的现状分析[J].中国针灸,2009,29(3):254-258.

[7] 陆永辉,陈少宗,戴雪梅.中国针灸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7),31(4):274-276.

[8] 莫芳萍,吴滨,张永玲.针灸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52-53.

[9] 武晓冬.针灸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标准化,2007,(10):50-52.

[10] 岗卫娟,杨莉,訾明杰,等.针灸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与思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2):1066-1067.

[11] 张香桐.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上海针灸杂志, 1989,8(3):2-3.

[12] Wu HG, Shi Z, Zhu YM,.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on study of pneumonectomy by acupuncture anesthesi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 6(2):70-74.

[13] Huang H, Zhan R, Yu XJ,. Different effects and peripheral mech-anism between aanual-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on mast cell function and acupuncture analgesia by nerve block in acupiont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 6(5):273-275.

[14] 向佳.“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实施五年完成七个项目[N].中国中医药报,2011,3.4:第3版.

[15] 孙志宏,胡格,赵慧英.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J].中国针灸, 2002,21(1):64-65.

[16] 杨永清,尹磊淼,徐玉东,等.系统生物学与针灸学[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616-619.

Several Big Lea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Science

,-,-.

,100700,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science in the last 100 years shows th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dvance ra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al key techniques during the process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science. Stainless steel needles broaden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s improve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was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ized. Acupuncture standardization was continually intensified. Multi-level acupuncture researches were carried out. The mechanism of therapeutic action of acupuncture was explored multidisciplinarily. A series of new achievements and techniques in natural science were used by acupuncture science, which greatly raised the level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increased the knowledge of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ction and the knowledge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It is shown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d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but meanwhil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de a multi-aspect impact on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How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s another option that confronts us.

Acupuncture science; Acupuncture therapy; Review

1005-0957(2013)01-0069-04

R245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1.069

2012-09-18

苏敏(1980 - ),女,2009级硕士生

杨金生(1964 - ),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外治法研究,E-mail:zml@ibucm.com

猜你喜欢

针灸学电针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