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2013-04-07刘桂兰王水俐
刘桂兰 王水俐 陈 然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外四科 宁夏石嘴山 753000)
胃癌发病原因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菌感染有关,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1]。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了很大创伤,为了使患者尽快恢复,减轻治疗手段所带来的痛苦,手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正确的健康指导,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2011年收治胃癌患者55例,男37例,女18例,年龄36~81岁,平均58岁。发生部位:胃窦癌30例,胃小弯10例,喷门癌1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2 术后护理
2.1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量。全麻后给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待患者完全清醒后,给患者枕枕头。6小时后取半卧位,以减轻腹肌张力,减轻疼痛。同时膈肌下移,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有利于引流;协助按摩双下肢,患者下肢有知觉后,鼓励患者活动双下肢,以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术后3天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但宜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活动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防止腹胀、便秘及肠粘连,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防止尿储留。
2.2 疼痛的护理 因为手术范围大,麻药代谢后,患者即开始感觉切口疼痛。24小时最剧烈,2~3天后逐渐减轻。任何增加伤口张力的动作,如剧烈咳嗽、腹带包扎过紧,都会加重疼痛的程度,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除。还可根据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节腹带的松紧度,妥善固定引流管。做好护理,防止翻身时牵拉,管道脱出引起伤口疼痛。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在术前征求患者同意情况下,带止痛泵,或遵嘱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同时观察止痛药的效果,副作用,并予以记录。
2.3 胃肠减压 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道的积液积气,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利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胃肠道功能的恢复[2]。保持引流管、胃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打折、脱出,并做好标记。保持胃管的有效负压,避免负压过大,损伤胃黏膜,过小起不到负压吸引的作用。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后24小时内可由胃管引出少量血液或咖啡色夜100~300mL。若连续每小时超过200mL鲜血,应警惕吻合口出血,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妥善固定胃管,其在手术中放在吻合口附近,一旦脱出,难以重新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告诉患者留置胃管及引流管的重要性,不能自行拔出。若胃管脱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放置,动作要轻柔,以防造成吻合口出血。术后2天起,胃液呈黄绿色或草绿色,说明胃管里含有胆汁胆总管通畅。
2.4 口腔及皮肤护理 患者术后不能进食,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自洁能力差,以致口腔感染的机会增大。维生素缺乏,亦可诱发口腔溃疡。护理上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医疗性损伤。每日嘱患者刷牙,用温水或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红肿糜烂,溃疡的异常改变。术后2小时协助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无渣屑,穿利于吸汗的纯棉内衣,以防褥疮发生。
2.5 饮食指导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后患者的治疗既要补充营养,又要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的耐受情况,区别对待,切不可强求一律。一般在胃手术后24~48小时内禁食,第3~4日肠道恢复功能、肛门开始排气,先夹闭胃管,患者无腹胀腹痛后再遵瞩拔除胃管。拔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或服米汤,如无腹胀腹痛等不适,第2天进半量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藕粉、冲蛋花等,每次50~80mL。流食的适宜温度应为38~40℃,忌用牛奶、豆浆以防胀气。第3天进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进食无不适,第4天进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软、易消化,少量多餐。每日5~6餐,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忌用有刺激性及辛辣食,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一般坚持半年以上的半流质饮食才能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2.6 化疗期间的护理 胃癌术后化疗期间,化疗药物引起消化系统的功能低下,食欲减退。并发口腔溃疡,患者进食减少,可采用高营养要素饮食(蛋白粉等)。应避免食用过热、酸性强或粗糙生硬刺激性的食物与饮料,如咖啡、辣椒等。化疗当日早餐减为平时量的二分之一,3~4h后给予化疗,以降低胃的充盈度,减少呕吐的发生。每晚进行30min的足浴,因为足部对温度湿度的反映迅速、灵敏,足皮肤上有许多末梢神经感受器,通过调节内脏器官,可促进食欲。食物应清淡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忌辛辣。
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1 术后胃出血 术后6小时内应每30分钟测生命体征1次,待病情平稳后可改为4~6小时测1次。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生命体征不稳、胃管内引流出鲜红色的胃液,甚至呕血或黑粪持续不止,需警惕胃内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紧急处理的准备。
3.2 术后梗阻 如出现上腹发作性剧烈疼痛、上腹饱胀、频繁呕吐等症状,则提示有梗阻发生,应立即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输液治疗。如不能自行缓解,则应行再次手术。
3.3 胃潴留 注意观察术后3~4天肠蠕动的恢复情况,拔除胃管后患者是否出现上腹不适、饱胀、呕吐胆汁和食物,并注意有无排气。处理方法为症状出现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输液。每日用温热盐水多次洗胃,亦可用新斯的明0.5~1mg,每日1~2次皮下或肌内注射。
3.4 倾倒综合征 进餐后30分钟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心悸、乏力、出汗、头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考虑倾倒综合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引起倾倒综合征的机制,告诉其临床表现。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应少量多餐。避免进食甜的、过热流食,进食后平卧30分钟,多数患者在0.5~1年内逐渐自愈。
3.5 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少见,常发生于术后3~5天。多由于缝合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或发生术后7~10天,因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使组织愈合不良。常引起急性腹膜炎,应立即手术修补或引流。一般于数周后吻合口瘘能自行愈合,若经久不愈,可给予再次手术。
4 健康教育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胃癌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或相对平稳后,生活要有规律,建立和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采用适当放松技巧,缓解生活及工作的压力,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和促进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胃癌术后一年胃容量受限,应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为主,禁止吸烟和饮酒。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应注意定期补充铁剂、钙剂、叶酸、维生素D制剂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定期门诊复查。术后1年内,每3个月或半年复查1次,如正常可改为1年检查1次。向患者讲解有关化疗的知识及必要性,告诉患者胃癌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说明化疗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脱发等,以及处理这些不良反应的对策,使患者有心理准备。腹腔化疗时嘱患者改变体位,使药物在腹腔内均匀分布,增加药液与腹膜的接触面。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下列情况。
[1] 雷三菊,李晓杰.胃癌手术后护理对策[J].湖南学院学报(医学学报),2010,20(2A):31
[2] 刘志红.胃癌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9,26(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