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传染病院实施的效果分析

2013-10-30陈梅花潘献红陈兆霞江锦梅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病区优质我院

陈梅花 潘献红 陈兆霞 江锦梅

(安徽省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部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向全国护理行业倡导的一种新的护理服务模式[1]。2010年,我院响应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随机选择传3个病区作为试点病房,开展了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12月,作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传3个病区共收治各类肝炎患者380例,编制床位36张,护理人员共计13人,大专以上学历为6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5人。并与同期我院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传一病区收治的357例患者进行比较。两个病区在护理人员配备、年龄、职称、工龄及收治患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仅带领全院职工学习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文件,还积极补充临床护理人员。2010年3月我院招聘新护士16名,将我院的床护比由原来的1:0.22升至1:0.35。经过不断的培训,我院护理人员领会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吸取众家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拓新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2]。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2 病区实行分组管理 将传三病区的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5人,每组责任护士分管相对固定的床位。每位责任护士对分管床位的患者实施包括患者的病情观察、危重抢救、基础护理、治疗、给药、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每组安排两名资深护士(专业能力强的护士)负责本组护理质量的监督和落实。

2.3 完善支持保障系统 病区护士长根据每日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分级管理,确保每日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护理部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建立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保证应急需要和调配;护理部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在全院推行APN连续排班模式,落实护理责任[3];领导小组通过每周行政查房、周会、例会等形式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以临床为中心,优先服务于临床的宗旨,细化各部门的职责;后勤供应部门一律采取下收下送方式,以减少病房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2.4 加强流程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在我院全面推进流程管理的基础上,优化和再造护理流程,特别是基础护理流程,以便夯实基础护理。流程再造应用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更好地挖掘了护士的潜能,进而降低了服务的成本[4],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2.5 接受社会监督 加大宣传力度,在门诊电子显示屏幕上滚动播出“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宣传画面,并通过责任护士的宣教、工休座谈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等方式,让患者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并设施意见簿、举报电话、随访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2.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满意度评价:①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传三病区和传一病区进行调查。该表包含的内容有病区环境、护士态度、技术操作、及时为患者解决难题、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16项。每项答案分3个级别:满意、一般、不满意。②将我院2009年52名护士和2010年68名护士对护理现状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2.7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传三病区和传一病区患者满意度比较

传三病区和传一病区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2009年52名护士和2010年68名护士对护理现状满意度评价见表2。

表2 2009年和2010年护士对科室现状满意度评价比较

3 讨论

3.1 改善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不单纯强调强化基础护理,而是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贴心、最及时、最准确的服务,使患者满意,家属放心[5]。我院传三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通过实行流程管理、弹性排班,病区采取APN排班模式,护士分级管理模式等,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实施优质护理以后,病区陪护率明显减少,病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时避免了家属不科学的护理环节;我院是收治各类传染病的专科医院,实施优质护理以后,减少了家属与患者之间接触的频率,降低了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也缓解了家属因照顾患者而担心被传染的心理;实施优质护理以后,患者不仅得到专业的专科护理,而且生活也得到全面照顾。经常有患者夸奖我们的护士比儿女都好,儿女没有帮父母洗头洗脚,护士却微笑地帮他们洗了。患者的夸奖让患者家属放心地工作学习,稳定了患者家属的社会角色,并为家庭、社会节约了劳力。本组资料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传三病区患者综合满意度与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传一病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重视了护理价值,提高了护士对护理现状的满意度 长期以来,我院一直存在临床护理人员不足,护士超负荷工作,护士工作得不到重视,护士待遇偏低等现象。实施优质护理以后,临床护理人员得到有效的补充(床护比由原来的1:0.22上升到1:0.35),这不仅保证了优质护理质量的实施,也较大程度地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为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把优质护理落到实处,医院也制定“以临床为中心,把时间还给护士”为宗旨的各类制度,如建立优质护理开展基金、绩效考核制度,后勤保障部门随叫随到、临床需要物品下送下收等规定;通过以上有效的举措,护士的价值得到了确立和认可。因此,护理人员对护理现状的满意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上述资料显示我院护理人员对护理现状的满意度由未开展优质护理时的61.54%提高到现在的86.76%。

总之,优质护理的开展,不仅满足了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也解决了医院管理工作中的许多陋习和偏见,如重视医疗不重视护理,护理人员编制少,护士工作负荷重,重视专科护理忽视基础护理等现象,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口越来越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但随着优质护理的广泛推进,我们在实践着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强调基础护理而淡薄了专科护理的重要性,对护理人员专业综合素质缺乏重视和提升,医院普遍存在为优质护理投入超负荷,现行的护理收费根本不能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等问题。实施优质护理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以从“优质护理工程”中得到实惠,但优质护理不仅需要患者满意、社会满意,还应当让护士满意、医院满意,这样优质护理这艘大船才能平稳地行驶下去。

[1] 苑记清.“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关键接触点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A):16

[2] 甘飞儿.创新护理模式在妇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71

[3] 王海英,伦丽芳,周 柯.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56

[4] 陈应辉,成沛云.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6

[5] 徐 敏,李秀云.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6):1473

猜你喜欢

病区优质我院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