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2013-04-07韩建信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中医院洛川727400
韩建信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中医院(洛川727400)
慢性萎缩性胃炎(G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病程中,胃腺细胞可发生形态变化,包括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临床上被视为癌前病变[1]。本病目前西医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中医药在这个领域显露了独特的优势,不仅能较快的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或延缓病情的发展。笔者2007年至2011年根据本病特点,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为基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2年;年龄35~40岁15例,41~50岁20例,51岁以上者25例。本病缓慢,疗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无规律性胃部痞满、不适或疼痛,可伴有纳差、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胃镜及活组织检查:可见胃黏膜呈灰白色,色调不均匀,皱襞变细平坦,黏膜变薄,血管网明显或见灰蓝色血管,可有小岛状增生。活检见黏膜层有炎症及纤维化,腺体广泛破坏、减少,出现肠上皮化增生或不典型增生[2]。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相关内容[3]。
治疗方法 采用香砂六君子合四逆散:党参、厚朴、柴胡各12g,木香、陈皮、枳实各10g,白芍30g,白术、茯苓、白花蛇舌草各15g,法半夏9g,砂仁(后下)6g。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次200mL,早晚空腹时服。3个月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泛酸、烧心加乌贼骨、浙贝母、白及、黄连、吴茱萸;口干口苦加蒲公英、黄连、石斛;便秘加火麻仁、决明子;呃逆加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先煎)、桔梗;纳差加谷芽、麦芽、槟榔;失眠加炒酸枣仁、远志;腹泻加诃子、芡实、石榴皮;上焦热盛加栀子、丹皮、黄芩;久病胃脘刺痛合丹参饮、三七粉(冲);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加半枝莲、三棱、莪术。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时胃黏膜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胃镜复查时胃黏膜较前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胃镜复查无好转。
治疗结果 治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
典型病例 赵某,女,42岁。于2008年4月5日初诊。主诉:上腹部痞满不适2 年,伴恶心、口苦、嘈杂、纳差、便秘。患者2008年曾在西安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②胃体息肉。HP(﹢﹢),③经多处中西医治疗2年,症状未见缓解。现症见:上腹部痞满不适,恶心欲吐,伴有嗳气嘈杂,晨起口苦,食欲不振,便秘,2d1 次,小便如常。舌质红、苔薄黄腻,脉象弦滑。胃镜报告: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②胃体息肉,③HP(■)。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湿热阻滞。治以益气健脾,理气和中,清热化浊。方用香砂六君子加味:党参、木香、半枝莲、莪术各10g,白术、茯苓、陈皮、枳实、白花蛇舌草、谷芽、麦芽各15g,法半夏9g,砂仁(后下)6g,厚朴、柴胡各12g,莱菔子20g,黄连6g。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次200mL,早晚空腹时服。后以上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6 个月余。诸症消失,胃镜报告正常,随访3年,多次胃镜复查未见复发。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与疑难病。该病可归属为中医“胃痞”、“虚痞”、“痞满”、“嘈杂”等症范畴。其病因复杂,多为饮食不调,情志不遂,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等引起。本虚标实是其病机根本。脾胃虚弱在胃黏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至癌前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病机本质。从局部与微观来看,脾胃虚弱,气血不能滋养胃黏膜,胃黏膜受损、萎缩,见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常伴有胃黏膜变薄、苍白,胃壁蠕动弱等胃之局部征象出现。研究证明:健脾益气法在提高胃壁屏障防御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逆转黏膜的萎缩、轻中度肠化生与异型增生。同时,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虚多与积滞并见,故临床常见胃脘痞满。本病病位虽在胃,但与脾之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两者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今脾胃虚弱,气机必阻滞,加之脾失健运,湿由内生,又进一步阻碍气机,在本病发展的早期阶段,湿热邪毒起着重用作用,邪毒久稽于胃则易形成肠腺化或异型增生,而血瘀阻络则贯穿于本病始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心病理环节。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能够改善胃粘膜血流、组织缺氧、提高局部的免疫能力,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有利于萎缩腺体逆转和肠化生的消除。另外正常胃黏膜腺体重建需要3~5个月,因此本病的治疗需3个月为1疗程,并积极配合心理调摄、饮食养护、运动康复等综合措施,采取多环节、多靶点综合治疗方能取得良好疗效[4]。总之脾胃虚弱在先,湿热阻滞、气滞血瘀在后。治以益气健脾、理气活胃、祛湿化浊、活血化瘀。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减,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使脾胃之气健旺,运化复常;茯苓、半夏健脾燥湿,祛浊降逆;陈皮、木香、枳实、厚朴、柴胡、白芍疏肝理脾,使中焦气机调畅,恢复脾胃之升降功能;砂仁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祛湿、祛除邪毒,阻断肠腺化或异型增生。诸药合用,健脾益胃,理气消痞,并随症加减,对以脾虚、湿阻、血瘀为病理环节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故取得较好疗效。
[1] 赵博辉,唐德才.枳术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6):538.
[2] 陆再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7-386.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S].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18(5:):345-349.
[4] 张声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思路[J].江苏中医药,2007,3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