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港区动物疫病防控现状与对策

2013-04-07田亚军

兽医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检疫兽医畜禽

田亚军

(泰州市高港区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300)

动物疫病防控是兽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兽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港区区镇村防疫体系基本建立,实验室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防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将高港区动物疫病防控现状调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防疫队伍建全,确保有人搞防疫。随着国务院、省、市、区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高港区于2007年11月进行了兽医体制改革,建立了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负责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整体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建立了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1个,核定编制10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个,核定编制6人;按乡镇建立了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承担疫苗的供应,动物防疫、产地检疫,活畜禽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建立了区实验室和乡镇实验室,负责日常疫病检测和监测,从而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2.防疫经费纳入区镇财政预算,确保有钱搞防疫。按照区委、区政府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将兽医行政、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统一管理,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包括动物疫病的监测、强制性疫苗和运输、强制免疫注射、免疫和检疫标识制定、动物扑杀、疫区封锁消毒、无害化处理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工作经费,由区级财政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其依法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上缴区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并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对口蹄疫、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等免疫注射及消毒费、督查费,由各镇(街道)财政纳入预算,专项列支。

3.落实责任,确保防控措施的落实。按照国务院关于“各级政府对当地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动物防疫工作置于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树立“防疫事关全局,丝毫不能疏忽”的观念,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区镇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区政府与镇政府签订了责任状,镇与村、兽医站签订了责任状,兽医站与防疫员、养殖专业户签订了责任状。突出了各自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严防重开会布置,轻检查落实的情况出现。

4.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确保有的放矢防控。区疫控中心每月定期开展规模畜禽场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各规模场按照一定比例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从而掌握各场的免疫动态及效果,正确指导和监督各规模场推行科学、合理、健全的免疫程序,监督指导规模场严格按照《畜禽标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及农业部有关规定建立养殖档案,抓好统一样式,内容完整的生物制品,购进与免疫接种记录等养殖档案的建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重要性认识不足。动物防疫工作一直认为是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安全生产发展为核心,还没有转变到动物防疫工作是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上来,没有把人类发生的一些新疫病同人畜禽患病有相当大的联系来看待,如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国外发生的猪流感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另外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历来都有重畜牧业经济发展,轻动物防疫的观点。再加上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只有在疫情暴发时才能显示出重要的保护作用,在没有发生疫情时,有些领导认为防疫工作是业务部门的事,认为开展防疫工作是为了增加收入,把动物防疫工作与技术服务工作等同起来。因此,防控工作在畜牧业经济工作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没有改变,如果把各级动物防疫监督充分与同级卫生防疫站相比较,无论从重视检疫、社会地位、设备配置还是人员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悬殊的差距。

2.养殖户对畜禽疫病预防注射工作意识淡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养殖方式方面,养殖方式主要是一家一户式散养为主,养殖数量少,管理难度和防疫意识差,规模化程度,饲养技术力量,疫病防疫能力参差不齐;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且操作不便,养殖者接受程度差,技术措施实施较大,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改变家庭方式养殖模式,全面实行规模化养殖,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二是养殖观念方面,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盲目跟风,养殖者“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有的随意抛弃病死畜禽,人为造成环境污染,成为疫病传染源,造成动物防疫工作非常被动。

3.基层兽医队伍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现在虽然对防疫人员进行了定人定岗,责任到位,但由于待遇低等方面的因素,有的并没有把精力和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上,有的注重经营创收或做其他工作,对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强或完不成单位分给的任务,不能及时有效开展防疫工作;另外兽医队伍多少年没有补充人员,现有人员大多数是以师带徒,科班出身较少,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在动物防疫基础上,虽然经过3年的建设阶段,区镇基础设施也初见规模,但一些动物疫情出现的同时,就显现出了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村级兽医室的空缺,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相应的物资储备,镇畜牧兽医站虽然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有一些设备缺乏相应管理和维护,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影响到工作开展。

5.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全区及相邻泰兴市、姜堰市收费不一致,泰兴市只是高港区的50%,及相关执法部门配合不到位,致使有的没有产地检疫证明的畜禽都能正常贩运和交易,畜禽报检点无人来报检,形同虚设,私屠滥宰的现象时有发生,潜在着较大的危险。

三、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是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按《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真正了解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群众主动报免,监督防疫,同时政府可设立动物防疫奖励制度,提高各级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责任制,将行政领导和技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成立领导小组,组成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能让责任状流于形式,使防疫工作打真苗、真打、真有效。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防疫员的工作不仅是打预防针,同时也是科技推广和动物疫情监测的主力军,要让广大基层防疫员技术水平和对兽医法律法规学深、学透,并能灵活运用,同时及时更新。首先要加强对兽医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对执政兽医信任并进行有效的群众监督,定期不定期请大专院校的知名老师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强化技能培训,及时更新补充业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本领,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3.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更新防疫设备,为防疫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要认清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不能认为一次投入,永久收益,要多汇报,据理力争地把防疫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争取财政经费,及时更新设备,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使之高效使用,为防疫工作保驾护航。要借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使村部建设日趋完善,确保在行政村村部建立一个兽医室,让群众及时得到服务。

4.加强检疫,以检促防。一是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控制疫病传染,要坚持“登门检疫,临圈视察,可疑测温,健康发证”的十六字方针;二是加强屠宰检疫,要凭有效产地检疫和免疫耳标,进行临床检查,健康者方能进场,对疑似患病要结合检疫结果进行急宰,隔离观察或禁屠宰等处理。对病死畜禽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合格肉品上市。

(略)

猜你喜欢

检疫兽医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我是兽医志愿者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