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鸡免疫接种关键技术要点

2013-04-07卢斌

兽医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鸡瘟母源种鸡

卢斌

(广西兴业县石南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兴业 537800)

种鸡免疫接种关键技术要点

卢斌

(广西兴业县石南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兴业 537800)

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是保护鸡只健康的一项关键措施,是种鸡防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当前现代化养鸡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种鸡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但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养鸡户虽然知道防疫的重要性,但因缺乏技术和条件,或存在模糊认识,或有侥幸心理,甚至忽略许多应当注意的问题,违规操作,结果导致免疫失败,损失严重。为此,笔者介绍在种鸡免疫接种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种鸡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免疫接种是家禽疫病综合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疫苗接种的成功与否,除了与疫苗质量、母源抗体、免疫程序等有直接的关系外,疫苗的运输、保管和接种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规范操作都会影响到抗体的产生,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在生产实际中,接种疫苗后未能获得预防效果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免疫程序不科学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对诸多有关的因素考虑不周,以致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确立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保证免疫的有效前提。免疫程序的确立,必须考虑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种鸡免疫情况和鸡体抗体水平等多个因素,一般养鸡户是没有能力自己确立合理的免疫程序的,要获得合理正确的免疫程序,最好是请当地兽医技术部门确立或供种单位索要,严格执行,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疫苗质量不佳 疫苗质量不符合标准,如病毒或细菌的含量不足、冻干或密封不佳、油乳剂疫苗油水分层、疫苗在运输或保管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或反复冻融减效或失效等。因此,疫苗的运输、保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运输时防止磕碰。冻干疫苗应避免失真空而降低效价中失效。过期的、有异常情况的疫苗绝对不用。

(三)疫苗选择不恰当 鸡群在不同日龄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即使同一种疫病在不同日龄需要用不同毒力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如果用苗不准确,不但起不到免疫作用,相反会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导致免疫失败。另外有些病的病原含有多个血清型,如果疫苗毒株(或菌株)的血清型不同,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四)疫苗剂量不准确 疫苗用量过大,抗体形成受到抑制,出现免疫耐受或毒性反应;用量少则仅生成IGM,而不生成IgG,同时也产生耐受。因此不宜随意增加或减少。

(五)接种途径选择不当 每一种疫苗均有其最佳接种途径,如随便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家禽免疫接种的方法有:点眼、滴鼻、翅内刺种、注射、饮水法及气雾法等。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既要考虑工作方便经济合算,更要考虑疫苗的特性及免疫效果。

(六)母源抗体影响 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的接种,或鸡只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过早的补种,都会使疫苗与抗体产生中和,从而失去接种意义。

(七)免疫抑制因素 健康的机体才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应答,饥饿、寒冷、过热、拥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均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八)忽视对环境卫生的控制 疫苗接种后,一般需要5~7 d(油乳剂疫苗需10~15 d)方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以抵强病毒侵袭,如在此期间环境卫生太差,存在大量强病毒,就可能造成鸡群尚未完全产生免疫接种之前感染强病毒而致使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接种期间,除在日粮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抗应激药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免疫接种安全进行。

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科学的免疫程序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家禽的品种、季节、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监测、母源抗体水平等。为了有效地预防疫病,种鸡场应根据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鸡的品种、季节、当地疫病流行特点、抗体检测水平和母源抗体水平等来设计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掌握本地禽病疫情 本地禽病疫情,尤其是本场的疫情,是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本场病史及目前仍有威胁的传染病对本地、本场尚未证实发生的疾病,必须证明确实已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能计划接种,对强毒型的疫苗更应非常慎重,非不得已不引进使用,避免疫苗免疫时带来的新病毒毒株,对本地或本场其他未免疫同类疫苗的鸡群构成威胁。

(二)排除母源抗体的影响 健康的雏鸡都有较好的母源抗体,入室后初次免疫时间要结合厂家提供的免疫时间来做。如果过早免疫接种,疫苗病毒会被较高的母源抗体中和,从而使免疫效果差;过迟免疫接种,会因母源抗体滴度低造成免疫空档而引起鸡体发病。如果确实不清楚母源抗体的高低程度,可以在监测后确定初免时间。

(三)减少多种疫苗间的干扰 同时使用两种疫苗,一定要注意两者之间是否有干扰作用。比如新城疫I系疫苗对鸡痘疫苗有干扰作用,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对新城疫疫苗有干扰作用等。要按照疫苗说明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接种,尽量减少疫苗之间的干扰现象。

三、建立免疫接种档案

免疫接种记录档案对种鸡场是必不可少的,它是验收种鸡场时必须考察的一个项目,它使各种免疫有据可查、成败可考,因此务必作好免疫详细记录,健全档案。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鸡的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稀释剂及稀释倍数、接种方法、操作人员等。

四、做好疫苗管理

(一)疫苗的选择 一定要选购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疫苗供应厂家生产的无特定病原(SPF)疫苗,针对当前和本地流行的疫情来选择血清型、病毒株相同的疫苗。当地没有威胁的疫病可以不接种,尤其是毒力比较强的活毒苗、活菌苗,更不能轻易引进使用。相反,在疫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应选择毒力较强的疫苗。另外,有些不同类型的疫苗同时使用时会产生相互干扰,因此选苗时应尽量避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

(二)疫苗的保存 疫苗是生物制品,对温度要求很严格,切忌随便存放,否则会直接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不同种类的疫苗所需的温度不同;不同种类、不同有效期的疫苗要分类保存,先用有效期短的,后用有效期长的,保存期较长的、较重要的疫苗应与常用疫苗分开保存;及时对冰箱除霜,尽量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确保冰箱达到确定的冷藏温度和避免疫苗的反复冻融。

(三)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免疫接种前应先检查鸡群的健康情况,只有健康鸡群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育成鸡或产蛋鸡接种前一周进行驱虫,免疫效果会更好。其次,检查疫苗是不是所需接种的疫苗,并详细观察,将疫苗的外观特征、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失效期及开瓶时是否真空等认真记录下来。再次,疫苗用量应适当。疫苗用量应以说明书为准,不可随便降低或超剂量使用,因剂量太低刺激不足,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甚至根本不产生抗体,而剂量过大刺激太强,可能产生免疫麻痹或毒性反应,也不能形成足够强的免疫保护力,过量使用某些弱毒疫苗时,可能还会引发疫病。最后,稀释方法应正确。冻干苗在使用前一般进行稀释,稀释疫苗时要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进行操作,并用特定的疫苗稀释液,不能随便加入抗生素。没有专用的就要正确选择稀释液:注射、点眼、滴鼻接种时,首选蒸馏水、生理盐水,饮水时最好用凉开水,其次是干净新鲜的深井水。

(四)严格要求免疫过程 参加免疫操作的人员最好选用专业技术员或有经验的工人,在每次免疫前由主管兽医专门讲解、强调疫苗的配置方法、免疫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先行示范,再由工人实际操作。主管兽医在整个免疫过程中应亲自监督疫苗配置及免疫操作,以确保每只鸡有足够的疫苗剂量,同时每次配置活苗的数量不能过多,以在30分钟内用完为宜。注射油苗时及时维修出现故障的注射器,以确保注射剂量准确无误。免疫结束后,清点核实空瓶数量,并及时高温高压处理所用工具、空瓶及包装盒。

五、选择合适的免疫接种方法

(一)滴鼻点眼法 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 ml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眼药水塑料瓶也可)各在鸡眼、鼻孔滴一滴(约0.05 ml),让疫苗从鸡气管吸入肺内、渗入眼中,此法适合雏鸡的鸡瘟Ⅱ、Ⅲ、 Ⅳ系疫苗和传支、传喉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它使鸡苗接种均匀、免疫效果较好,被养殖界称为弱毒苗的最佳接种方法。

(二)翅内刺种法 将1 0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 ml生理盐水稀释,充分摇匀,用蘸笔或接种针蘸取稀释好的疫苗,刺种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翼膜,每刺一次都要取足量的疫苗,切忌刺种针穿过羽毛(羽毛会将刺种针上的疫苗擦掉)和刺种针上穿带一些绒毛(针上的绒毛在每次取疫苗时均会吸满疫苗而浪费掉)。刺种后7天随机抽测鸡群,要求95%以上的鸡只刺种部位出现红肿、结痂等现象则表示接种成功,否则需重新刺种。此法适用于鸡瘟Ⅰ系苗和鸡瘟疫苗的接种。

(三)肌肉注射法 按每只鸡0.5~1 ml的剂量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用注射针注射在鸡腿、胸或翅膀肌肉内。注射腿部应选在腿外侧无血管处,顺着腿骨方向刺入,避免刺伤血管神经;注射胸部应将针头顺着胸骨方向,选中部并倾斜30度刺入,防止垂直刺入伤及内脏;2月龄以上的鸡可以注射翅膀肌肉,要选在翅膀根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 此法适合鸡瘟Ⅰ系疫苗、油苗及禽霍乱弱毒苗或灭活苗。

(四)皮下注射法 将1 000只剂量的疫苗稀释于200 ml专用稀释液中,在鸡颈部皮下注射0.2 ml,注射时要捏起皮肤刺入,防止伤及鸡颈部血管、神经。注意针头的插入深度、方向应适当。若颈部皮下注射部位太靠近头部或针头方向朝着头部时,会引起肿头、肿脸;若插入太深,将疫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可造成颈部肿胀变粗。胸部肌注时针头过长或插入过深,会刺破肝脏导致死亡。此法适合鸡马立克疫苗接种。

(五)饮水免疫法 在饮水免疫前3 h(夏季2 h)给鸡停水,将饮水器反复洗刷干净,再用凉开水冲洗一遍,确保无残留消毒剂或异物。将2倍于鸡释的疫苗,用凉开水稀释,水量严格控制:5~15日龄的鸡每只5~10 ml,16~30日龄的鸡10~20 ml,30~60日龄的20~30 ml,按此水量稀释疫苗,并在水中加0.1%的脱脂奶粉,疫苗应在一小时内饮完, 再过半小时方可喂料,24 h内不准饮高锰酸钾及其它消毒药水。饮苗时间最好在喂料时,因鸡只在吃料时沾水率比平时高很多,以便疫苗与鸡的粘膜更好地接触。此法适合鸡瘟Ⅱ系、Ⅳ系及法氏囊弱毒苗的接种。

(六)喷雾接种法 在气雾免疫的当天和前后两天不进行喷雾消毒。喷雾前先关通风孔,将1 000只剂量的疫苗加蒸馏水150~300 ml稀释,用纱布过滤,用喷雾器(枪)喷于500只鸡的鸡舍空中,要求喷雾均匀,喷头离鸡1.5米。喷完20分钟打开通气孔,免疫时保持鸡舍温度在25℃左右、湿度70%左右;且应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并降低鸡舍亮度(最好在无风的夜晚)以保持鸡群安静,雾团距鸡头部30厘米左右,喷完30分钟后才能启动通风系统。免疫后的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气囊炎。此法适合鸡瘟Ⅱ、Ⅲ、Ⅳ系、传支疫苗接种。

(七)浸头闷鼻法 按每只鸡0.5~1 ml的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幼雏0.5 ml,1月龄以上用1 ml)盛在茶碗内,将鸡腿和翅膀捉住,由助手按住鸡头浸入疫苗(要设过眼部)中2秒种,迅速拿出,使鸡的眼鼻口中都沾上疫苗。此法适合鸡瘟Ⅱ、Ⅳ系或法氏囊等弱毒苗,经抗体监测, 防疫效果比单独滴鼻、饮水、注射都好,很多养鸡户也反映操作容易,速度快。

(八)擦刷肛门法 将1 000 只剂量的疫苗加入30 ml生理盐水稀释,捉鸡倒提,用手捏腹使肛门黏膜外翻,用接种刷或棉球,刷擦肛门黏膜,使黏膜发红为止,每500只鸡换一把刷子。此法主要用于传喉疫苗接种。

(九)毛囊涂擦法 将1 000只剂的疫苗用30 ml生理盐水稀释摇匀,把鸡腿部羽毛拔出几根,用棉球蘸取疫苗,逆羽毛生长方向涂擦,3 d后可使毛囊红肿,即表明有效。此法适用于鸡瘟疫苗接种。

猜你喜欢

鸡瘟母源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对鸡瘟的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探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有关鸡瘟病毒防治方法的考察
鸡瘟症散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