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抓产业 发展蔬菜增收益

2013-04-07夏其廷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重点设施基地

□夏其廷

近年来,达县为了保障蔬菜稳定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结合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走粮经复合之路,多措并举,建设蔬菜核心基地,强化科技支撑,逐步实现基地规模化、育苗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营销品牌化。

一、优化布局,拓展基地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总体要求,根据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突破“小而全”的旧观念,按照“一个园区,三大板块、四个重点、五条主线”进行布局,逐步形成“一地一品,多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

1.一个园区“一个园区”即达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继续完善园区“六心一库”(蔬菜育苗中心、蔬菜信息中心、技术培训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净菜分拣中心、物资配送中心和气调贮存库)配套设施建设,将其建成设施完备、优势突出、环境优良、科技领先、体系健全、机制灵活的川东一流的科技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窗口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样板。

2.三大板块“三大板块”即由核心区(“赵家-双庙”万亩设施菜基地)、示范区(“马家-木子”万亩莲藕基地、“金垭-河市”万亩时令菜基地、“金檀-大堰”万亩时令菜基地、“九岭-石梯”万亩红辣椒基地)和辐射区(核心区及示范区的周边乡镇)三大部份构成的30万亩的达县现代蔬菜产业基地群。采取建立一块、巩固一块、陆续推进的方式,由3万亩核心区引领6万亩示范区,由6万亩示范区带动21万亩辐射区,三区联动,共促产业。

在核心区重点发展设施菜,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在示范区和辐射区,结合四川省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建设“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基地,注重粮(食)经(济)作物协调发展,重点推广“菜-稻-菜”、“芋(马铃薯)-菜-菜”等轮间套作模式,主要生产叶菜、豆类等时令菜和辣椒、榨菜等加工菜,实现“千斤粮万元钱”或者“吨粮田五千元”的宏伟目标。

3.四个重点 “四个重点”即结合达县相关乡镇的地域特色,重点发展设施菜(大棚春提早和秋延后蔬菜)、水生菜(莲藕和蕹菜)、露地菜(各种时令蔬菜)、加工菜(红辣椒和榨菜)四大类产品。

(1)设施菜基地 根据河谷、平坝地区地势平坦、春早回暖快、秋晚入凉慢的特点,以“赵(家)-双(庙)”万亩设施菜基地为核心,辐射大堰、河市等常年蔬菜基地。以设施园艺综合开发为主线,推广钢架大棚,适度发展竹架中、小棚,重点发展瓜类、茄果类等设施蔬菜3万亩。

一是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充分发挥达县蔬菜现代化育苗中心的作用,冬春季重点培育茄果类、瓜类等蔬菜种苗;夏季重点培育甘蓝类、茄果类、叶菜类等种苗。

二是发展春提早栽培。发展茄果类、瓜类、豆类、生姜和速生菜等喜温蔬菜,提早上市,增加春淡花色品种。

三是发展秋延后栽培。夏末秋初栽培番茄、茄子和黄瓜等果菜,延长生长期和供应期,增加秋淡果菜品种。

四是发展秋冬菜促成栽培。利用荫棚、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早秋甘蓝、花菜、白菜及莴笋、芹菜等,增加秋淡品种。

(2)水生菜基地 以“马(家)-木(子)”万亩莲藕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碑高、百节、江阳、亭子、福善等地,发挥这些基地沟田多、土壤好、水源足的特点,建立水生菜基地。重点发展莲藕和蕹菜2万亩,其中莲藕1万亩、蕹菜0.5万亩。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适度发展观赏莲藕,将产业发展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形成产村相融新格局。

(3)时令菜基地 以“金(垭)-河(市)”万亩时令菜基地和“(金)檀-(大)堰”万亩时令菜基地为中心,引领辐射罐子、麻柳、万家等乡镇,以保障城镇居民蔬菜供应为目标,满足市民蔬菜多样性需求。重点发展白菜、甘蓝、莴笋、萝卜、瓢儿菜、豆类、瓜类等露地蔬菜8万亩,

(4)加工菜基地 以“安云-碑庙”、“九(岭)-石(梯)”万亩红辣椒基地为中心,引领辐射金檀、管村、堡子、米城、桥湾、永进等乡镇,综合利用水稻、蚕桑、苎麻、烟叶冬季空闲地,推广“桑-菜、麻-菜、烟-菜、稻-菜”轮间套作模式,重点发展加工菜17万亩。

4.五条主线 在产业基础好、交通便捷的优势区域,重点培育五个蔬菜产业带:即“百节-马家-赵家-双庙-草兴”沿线产业带、“河市-金垭-木子”沿线产业带、“江阳-亭子(福善)-麻柳-万家”沿线产业带、“安云-碑庙-梓桐(北山/金石)”沿线产业带、“金檀-大堰-管村-九岭(罐子-渡市)-石梯-石桥”沿线产业带。

二、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1.注重四网配套 通过加大投入,整合涉农资金,配套建设基地田网、路网、水网和电网,夯实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将示范区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高效的标准农田。

2.注重土壤改良 由于达县部分蔬菜基地,多年种植蔬菜,使用化肥较多,使田园土壤老化、板结,病虫害也逐年严重,经济效益下降,务必对菜地进行改良。在通过改善深耕细作、合理浇水、轮作养地等栽培措施前提下,通过增施有机肥、石灰、喷洒化学药物进行土壤改良。

3.注重大棚建设 继续维修、完善现有的大棚设施,稳步扩展设施栽培规模,重点推广标准钢架大棚,适度发展竹架大棚。

三、创新科技,强化支撑

1.注重科技示范 强化蔬菜“四新”示范和“六良”配套,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贡献率。按照产业基地建设要求,完善蔬菜良种繁育体系、病虫害监控体系、菜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每年引进一批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品种30余个,引进推广2~3项蔬菜生产新技术,设立一些示范点和示范户,扩大示范效果。

2.加强科技培训 兼顾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培养,每年县上计划召开大型培训会5次,培训1000人次以上,逐步提高菜农素质,加快我县蔬菜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步伐。通过编印科普丛书、举办各类培训班、发展示范户、科技下乡等方式,加大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全面提高菜农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

3.健全科技服务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培养乡镇一线农技人员,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同时鼓励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到重点基地和主要产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技术服务。以专合社为纽带,发展集约化育苗。培育达县双佳蔬菜专合社,搞好150亩现代蔬菜良繁中心建设,推广“六统一分”的运作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供苗、统一物资、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分户管理”),以工厂化育苗为载体,提高良种覆盖率。

四、加强监管,保障质量

对基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切实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产前重点开展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加强无公害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产中重点搞好宏观监控、技术服务、产地自检和宣传培训,加强肥、药、水控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物质、新品种和新技术,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产后重点搞好抽监和市场标识化流通管理,把好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同时,把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产品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产品认证来提升蔬菜的内在品质和市场美誉度。

五、注重品牌,拓展市场

强化品牌的使用权管理、监督和保护,加强品牌的规范。积极申报注册国家级地理保护品牌,大力打造“春申君”、“李氏佳通”、“蜀腾珑”、“双佳蔬菜”、“白马莲藕”“安云红辣椒”等蔬菜品牌,开拓品牌市场,有效提升本地品牌蔬菜的市场占有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同时,依托达州天源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优势,开发蔬菜深加工品牌,发展外贸,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大幅提升效益。

六、探索机制,增强效益

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有序扶持、引导规范农民进行土地依法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促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发挥市、县蔬菜批发市场带动、辐射作用,坚持本地与外地、批发与零售两手抓,坚持龙头与农户、专合社与市场一齐上,发展蔬菜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推动“社超对接”,“社校对接”、“社企对接”、市场直销,形成多渠道、多层次,活而有序的流通格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畅通产销渠道,拓展市场,搞活流通。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发展壮大达县双佳、绿农、白马、龙神、安云等25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企业+专合社+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采取多方式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共同体,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实惠,助农增收。

七、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县政府自2009年以来,按照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每年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蔬菜产业发展等涉农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大棚设施、排灌渠系、种子种苗、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培训交流、专合社培育、品牌创建等,重点支持专合社、业主、种植大户和企业在规划区域内发展蔬菜生产。

猜你喜欢

重点设施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重点推荐
我的基地我的连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