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3-04-07杨晓莹赵晓武
杨晓莹,赵晓武
(1.宜昌市夷陵中学,湖北宜昌 443000;2.武汉市青山区钢花中学,湖北武汉 430081)
一、研究目的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而且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已被写进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国家对青少年体质下降趋势的高度关注。体育锻炼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达标,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根据近几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其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视力不良;第二,超重及肥胖;第三,肺活量和部分体能指标继续下降。为此,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爱好以及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成为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培养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高中生。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三峡大学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了有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宜昌市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整理,收集的文献时间跨度为2005~2013年。
二是访谈法。本研究与本市一些体育学专家以及家长等进行了探讨分析,听取了专家及家长们的的意见和想法,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三是经验总结法。教师根据平时在教育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实践内容支持。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它是不知不觉、毋时毋刻地影响着我们。重复发生或动作巩固而形成需要的体育锻炼行为方式,它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景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我们称之为体育锻炼习惯。
2.培养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
第一,学校因素。学校是高中阶段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主要的场所。在学校中,学生主要通过体育课、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三个活动时间。首先,学校应完善本校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场所,增加适合本年龄阶段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学校领导也应提高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大力度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尽量创造条件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同时也需制订出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使学校体育纳入到规范化运行轨道中来。其次,体育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以往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兴趣以及体育习惯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体育教育中,如果没有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又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那么学生是无法真正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目的也最终是达成不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懂得一定的科学锻炼方法。这需要我们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再次,适当增加体育活动竞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有目的地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给他们一个展示体育水平、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和平台。
第二,家庭因素。家庭是每个人的归宿地,如果一个家庭有比较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较高的体育锻炼兴趣。那么,对于一个人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地影响,相互激励,即使当学生在处于高中学习阶段时,那怕学习压力再大,能够正确看待体育锻炼,对于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保持是大有益处的。
一是父母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父母对某种事物的信念对孩子的动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严重影响着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动机和行为表现。如果家长认为此阶段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时间,或者担心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伤或者引起病痛影响文化课学习,那么孩子在这种影响下,会逐渐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体育锻炼的意识也会逐渐淡化。如果家长认为在高中较大学习压力下,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此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锻炼动机和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即让他们能够端正态度,正确地对待运动中会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不适的感觉,不断提高身心承受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二是父母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社会认知理论中认为,父母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发展。父母的体育锻炼行为对孩子的锻炼兴趣、需要和态度等心理因素均会产生较大影响。父母参与体育锻炼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父母的参与能够在孩子面前起到榜样、带动、激励和教育作用,而且还能创造良好的锻炼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第三,社会因素。社会体育阶段是人们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扩展期,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只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的不断完善,同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需要体育锻炼的兴趣来保证和维持,那么只有兴趣来激发学生产生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而促使体育锻炼行为的产生,这种锻炼行为的持续和反复便养成了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的兴趣是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第二,学校应完善和配齐体育锻炼器材和设施,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的行为和自身素质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也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在完善学校体育设备器材的同时,学校要大力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多开展各种球类比赛、长跑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第三,家庭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也应该得到重视。父母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父母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都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锻炼态度、锻炼的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文化课的学习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所以,希望父母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能够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带领他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对端正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培养体育锻炼习惯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有关部门要充分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要求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鼓励多举行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实现终身体育。
总之,高中生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薰陶,而且影响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的因素很多,不仅包含了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另外,还包括一些内部因素,诸如学生自身的因素等,需要将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法。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6-153.
[2]邱晋军,董 艳.学校与社会环境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4).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意见[C].2005-08-19.
[4]李华禄,杨慧玲.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5]周 良,马 清.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J].体育与艺术,2010.
[6]柯万立.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J].职业教育,2010.
[4]常 生,吴 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