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发展主体的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2013-04-07李雪如
李雪如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广东广州 510006)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理论则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发展目标总体设计。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并未能如愿地实现其预设的价值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反而离人的发展价值目标渐行渐远,更多地以经济增长与物的发展为中心,最终导致当代人类对发展极端片面的追求与实践。当代人们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对于“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问题却置之不理。正如美国学者威利·哈曼博士所说:“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上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1]总体来讲,现代人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与自然界日益尖锐的矛盾。现代人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安全感的丧失。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使人类开始意识到人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在自然灾难面前,“人是一支芦苇”,是脆弱而渺小的。人类也开始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其实是由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盲目地征服自然,掠夺式地开发自然所导致的恶果;也是人类不顾自然规律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所付出的代价。如今,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构成了对人类的威胁,影响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2]因此有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否则人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二,人与社会日益尖锐的矛盾。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某种程度上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的各种活动的进行,也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马克思曾在《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之间的尖锐对立,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不合理性与暂时性,提出了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著名论断。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和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社会的现代化所带来的价值理想缺失、人文精神失落、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缺乏及人的孤独感等现代社会病日益加重;社会贫富差距分化导致的社会“仇官”、“仇富”现象增多、食品质量安全和药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这一切都充分暴露了人们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基本人文关怀的丑恶本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疏远、冷漠与自私,导致社会中的人普遍感觉幸福感的缺失,这是现代人追求经济发展唯一目的所带来的人的发展中所不能承受之重。
第三,人的自我发展困境。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量,更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一切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使人从各种枷锁和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手稿》中重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工人的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2]马克思所揭示的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与他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与他生产的劳动成果相异化,也与他作为人的本质相异化。然而人的自我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作为主体地位的人,其“主体性”却慢慢丧失。科技与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人的主体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往方式、实践方式的虚拟化、工具的智能化、信息的多样化,使人渐渐脱离了其固有的属性,被现代的科技、信息、技术所异化,成为了高科技产品、商品的奴隶,爱情也似乎被房子绑架,金钱物质、奢侈品等扭曲了人的心灵,异化了情感,人类已经失去了“原貌”、“原味”、“原情”、“原欲”,没有房子、车子、票子等这些外在物质存在,人们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精神家园已失落,灵魂无处归依,即使终日忙碌、奔波却依然心灵空虚而寂寞。总之,人到了该从自我迷失中觉醒的时候了,只有从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中,找到人作为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才能有更强大的动力来改造世界,同时更好地完善自身。
二、社会发展主体困境的根源阐释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论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量,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应保持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并未像理论所期待那样地实现和谐发展,反而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显。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分离,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过分夸大人的作用,忽视客观规律。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增长突飞猛进。随着人化自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人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不少人的主体意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日益膨胀,他们片面地认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为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生活条件,既不断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又不断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创造了条件,人类正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应用,既能认识、改造和控制自然,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获得自由和解放而不断发展,从而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日臻完善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作用是不断增强的,但这并不是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是可以不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支配的。事实上,马克思始终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受客观物质条件所制约。人类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始终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不仅包括自然规律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物质条件的限制,同时还包括主体自身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马克思关于人的作用的辩证分析,不仅是医治这些片面化理论的良药,而且对于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合理规划和运用人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第二,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忽视发展的主体性。传统的发展观错误地认为发展就是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从客体的角度出发,将GDP、经济增长速度等物化指标作为发展的参照系,突出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方面,从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的主体即人本质真正的价值和需要。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人的发展,只是把人当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因此,这种单纯的一味追求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矛盾,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传统的发展观对主体的忽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忽视社会主体,即人本身需要的发展,二是忽视社会主体多数人的发展需要,有时甚至以牺牲社会多数人的发展需要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增长。马克思的社会主体思想告诉人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的终生奋斗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因此21世纪社会发展应充分重视人的发展,以人的需要满足和价值实现为旨归,并应广泛重视多数人的发展,使得社会发展成果为大多数人所享用,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只有促进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实现,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三,经济、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异化。科技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对人的发展既有促进,也有异化。所谓异化是指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支配和危害主体自身。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在社会的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发生的。马克思分别从社会分工、私有制、机器劳动以及利益竞争等条件下分析人的异化,得出了只有进行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改变私有制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结论。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今天,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化,生物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人的异化现象。如人对信息的迷恋与膜拜导致的信息依赖症,虚拟网络中的情感依恋和网络游戏成瘾,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导致的人体机能的退化与下降,生物遗传技术发展产生的克隆产品对传统伦理和人的本性的挑战,这一切使人向片面化、机械化及退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异化现象虽然表象多样,其实质都是指人在这些科技产品和技术面前迷失了自己,丧失了人的主体性和本质。但这并不是说要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说,人在发展过程中,其全面本质的真正占有与实现,是要不断地扬弃异化。人应该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前提下,挖掘出人性内在的各种潜能,享受人生、享受自然、享受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社会发展主体发展困境的出路
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根据上文对现代社会发展主体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的具体分析,笔者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如何走出社会发展主体的困境。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发展主体的现代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现代的科学发展观。这既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指导理论,也是解决社会发展主体困境所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即实现发展主体——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思想观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前提。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是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时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本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让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带领更多的人达到富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惠及到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问题,避免和减少社会的冲突和争斗。
第二,坚持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无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首要的基本内涵。但除此之外,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内涵。这里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主体既指人,也包括社会。所谓人的全面发展观,一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3]包括以物质的充分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等全面方式发展自己。二是指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人的协调发展,就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和自身素质的和谐,而不是分裂和对抗。人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自身长远发展的协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4]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人的持续发展就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思想。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无疑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主体中的人与自然矛盾、人与社会矛盾、人的自我发展瓶颈等发展困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
首先,现代社会发展主体必重视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真正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实现人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一律平等,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其次,要坚持效率与公正的统一,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最后,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人的无限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
2.加强伦理道德建设,追求社会发展主体的精神价值
现代社会发展主体困境所面临的问题,不是靠主体观念的现代化和理论的指导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化观念的引导下,如何更好地实践。笔者认为,强化社会发展主体道德观念、追求社会发展主体的精神价值、构建共同精神家园是解决困境的现实出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及其国民,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先进,物质财富多么丰饶,精神总有其相对于物质所不可替代的独立性。人类精神的成熟与否,并不简单依附于物质财富的多寡。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实践路径就是解决社会发展主体的改造问题。而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解决做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它要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灵的人[5]。事实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厚动力和基础,就来源于社会发展主体的素质与文明。根据前文述及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发展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加强主体自身素质,实现社会主体的改造。
第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共同精神家园。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应注重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价值取向。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倡导符合我国国情、民情、社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全体国民的共同精神家园。增强国民的民族责任心和义务感,积极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公民个人也要重视自身精神世界的建构,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作为个人的信仰追求。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只有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也才能解决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成员责任感。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道德,也是社会的主体道德。为了使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精神秩序,必须加强我国社会发展主体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提升整体社会的道德素质,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和恒久的生命力。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着力解决责任感缺失、敬业意识淡化问题。要大力开展公民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培养社会成员的主人翁和责任感意识,以求给社会发展以精神动力;二是要树立职业规范意识,培养诚信美德。“人无信则不立”,而一个社会缺乏诚信则不会有持久的发展。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建设,培养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平竞争意识和诚信正直的品德,使市场竞争中的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行为无法立足。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相互信任,相互关怀,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培养国民生态伦理意识。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之一,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应大力培养全体国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从中国未来发展的角度制定本单位或本区域的发展战略,应本着为民族发展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对自然的无尽索取观念转化为人与环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本着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以主体自觉的道德意识,去解决社会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等各种现实问题。
[1]宋晓芹.试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偏误与最终定位[J].枣庄学院学报,2005(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王良铭.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精选导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0.
[5]王艳勤.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中国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