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和遇到的问题
2013-04-07袁小琴
施 凯,袁小琴
(1.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湖北宜昌 443000;2.三峡大学后勤集团,湖北宜昌 4430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群,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主要有:
1.入学时的迷茫
大学生由高中步入大学的校园,心中都有迷茫与困惑,例如,高中学习紧张,早晨很早起床,晚上学习到深夜,学生的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的,而进入大学后,大学并不是全天上课,晚上也没有老师督促晚自习,多出了很多的课余时间,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就会感觉到迷茫,具体表现在:①除了上课的时间以外无所事事,不知道如何安排这些课余时间的生活;②产生懈怠心理,无法正确安排学习和课余时间;③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失望;④开始迷恋网络;⑤感觉自己前途渺茫等等。对于这些现象,首先要在开学时加强入学教育,给学生讲解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以及加强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怎样的前景,能做些什么工作等等,让学生放心读书,读好书。同时,培养学生爱校精神。
2.对校园生活不能适应
这里所说的校园生活为:宿舍的集体生活和集体伙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离开过家庭的呵护,而大学往往是需要学生离开家远赴他乡,与同寝室的同学不能友好地相处,其矛盾主要在:①作息时间不同;②住宿环境;③性格及个性不同;④在学校食堂就餐时,由于地域、信仰(如:辣或不辣、宗教信仰、面食与米饭等)等问题不习惯,另外还有学生觉得食堂伙食条件不合胃口等问题。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心理不稳定的原因。
对于上述原因,辅导员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情并表示理解,同时,要多给学生讲解为人处世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大学生活中的种种趣事,同时发掘并发扬学生的业余爱好,并帮助其取得一定的成就,得到同学的认可,让学生感觉到大学时光是人生中最有意义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让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
3.专业方向与学习问题
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专业的概念还处于朦胧阶段,有部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或学习成果感到不满,甚至觉得没有前途,因此产生对专业的抵触情绪、厌学、考试焦虑等。
对于此类学生,应当从入学教育为主,主要提高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感觉到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前景,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不主张死读书,让学生融入大学的种种课外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心理状况往好的方向发展。
4.失落与无助感
有个别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碌碌无为,感觉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这是由于应试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剂能力差造成的。
对于此类学生,要给予关注,给他讲“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同时挖掘学生学习以外的能力,并鼓励他放心地去做,当做出成绩时,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甚至略为夸大的表扬,让学生重拾信心,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既可以利用学生的才能为学校的课余生活增光添彩,又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当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后,自然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5.情感挫折
大学生的情感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家人的亲情、同学的友情和异性的爱情。在校大学生中,因为亲情和爱情产生心理危机的情况比较多见。
从亲情来讲,学生受到父母的影响最为强烈。例如:一名大二在校生,因为其父亲沉迷赌博,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父亲频繁给孩子打电话,要求孩子不但要自己挣钱交学费,还要为其偿还赌债,孩子压力过大,最终选择了自杀。这类事情多为“家丑”,学生不会主动找他人倾诉。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倾诉对象依次是家人、朋友、老师。作为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观察学生的异常状况,深入学生中访谈,发现问题后应及时找学生谈心,引导学生将心里的苦闷说出来,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从爱情来讲,男女学生之间产生懵懂的爱情属于正常现象,利用校纪校规限定学生不准恋爱是错误且无效的,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避而不谈更是不行的。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恋爱问题可以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了解,切忌正式谈话,那样学生会觉得拘束而不愿说出真实感受。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失恋的挫折是学生易发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在网络中,学生因为在恋情中受到挫折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屡见不鲜。发现这类问题的关键依然在于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访谈,从侧面了解情况更为快捷。发现问题后,先不要急于找学生谈话,可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包括学生是否出现抑郁症状,是否出现旷课、夜不归宿和情绪低落或暴躁等情况,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自行承受挫折,再决定是否找学生谈话,什么时候谈话和怎样谈话。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外活动
1.当代大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
当代大学生是走在时代与潮流前沿的人群,因为年轻,所以朝气蓬勃。大学中,往往存在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组织,这些社团组织分为几大类:学术、学科讨论类;文艺类;体育类;休闲类。下面就这几类学生社团组织进行简要的评论:
一是学术、学科讨论类。此类学生组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其社员对课堂上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讨论与研究,这些小型的研究往往不能被忽视,因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空间是巨大的,这类学生团体所起的作用小到促进学习,共同进步,大到新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创造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二是文艺类。此类社团往往以读书俱乐部、书法、绘画、器乐、歌唱、舞蹈、表演等形式出现。大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当代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爱好艺术,在高中应试教育的状态下,这些爱好往往被压制而不能发挥出来,到了大学,应当鼓励学生学习一门艺术,包括语言艺术、文字艺术、形体艺术、绘画艺术等,这不仅是学生才华的体现,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为所谓后进学生找到一个施展自己天生才华的舞台。三是体育类。此类社团主要以球类为主,也有个别时兴的体育运动。这些社团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在校园内发起体育赛事,提倡全民健身,也时常进行一些体育表演,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发展。四是休闲类。此类社团多以电影、棋牌、交谊舞、艺术欣赏等形式出现。这些社团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外,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当代大学生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往往会不知道怎么休闲,大部分学生选择上网,玩网络游戏,沉迷虚拟世界等,给学生工作造成不小的管理难度,而这些社团往往会引导学生怎么玩,怎么文明地休闲和娱乐。
2.课外活动中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也是有可能出现问题的,这里拿文艺类和体育类举例说明。有些文艺类社团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可能产生自命清高的误区,脱离群众,导致与其他学生交流上出现隔膜,最后,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应当早发现,早谈话,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刻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体育类的活动,就略显复杂了,例如,在足球、篮球等比赛中,往往是以班、系为单位参加,双方队员难免在比赛中有些冲撞与摩擦,有很有可能发生班、系之间的群体打架,对于这样的事情,就要做到有一套预警和紧急处理方案,比赛全程辅导员必须在场,一来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辅导员关心他们的活动,二来可以起到文明监督的作用,一旦发现打架的苗头,立刻制止,现场教育,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将群体斗殴事件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紧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1.易发紧急事件的类型
在大学校园内,易发的紧急事件主要有:疾病、斗殴、意外伤害等。疾病包括传染病、流行病、突发急性病等;斗殴分为个人斗殴、小规模群体斗殴(2人以上4人以下)和大规模群体斗殴(6人以上);意外伤害包括运动中意外伤害、生活意外伤害等。
2.紧急事件的处理
对于校园内易发的紧急事件,首先应规划出各种事件的紧急预案,以上述紧急事件为例,列举处理预案:
疾病。疾病包括传染疾病、突发疾病和食物中毒。如“非典”期间,开放式大学校园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具体采取的办法有:①严禁师生自由出入校园,出入校园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学生证、教师证);②大力宣传“非典”方面的知识与预防、避免传染的办法,让学生懂得自我保护;③设立隔离公寓,发现有被感染的学生,立即转移进隔离公寓,并通知医疗机构和传染病防治机构前来医疗或统一救治。再如突发疾病和食物中毒,一旦发现,立刻拨打“120”报警,同时,联合校医务室做好学生前期的急救工作,等待救援医生的到达,学生抢救期间,辅导员先与学校财务部门协调,拿出备用金,确保学生的抢救、医疗费用能够及时到位,学生进行抢救中,辅导员联合班主任一起通知学生家长,与家长通话时,必须详细通报自己的身份以及联系方式,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本人与其家长通话,并且向家长说明,学校老师不会让家长将医药费汇款至任何帐户。最后,希望家长来校,偿还学校垫付的医药费,并监护学生,有必要时,辅导员和班主任采取通宵轮流看护。
斗殴。当接到斗殴报告后,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往出事现场,如斗殴仍在进行,立即严词制止。在有效制止斗殴行为后,将分三个阶段处理:①以情入手,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根据现场状况,选择打110或120请求援助,若双方当事人意识清楚,则立即与双方当事人谈话,询问事件起因与发展经过。②出情入理分析事件性质,明确相关责任,以理服人,做出书面材料报告有关领导。要求过错方拿出态度,配合调查,配合受害人医疗等。经过与班主任商议后提出初步解决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协商。③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依法、依规办事,做到快捷、准确、不留隐患。与学生和家长签署事件处理备忘录或协议,必要时进行公证。
意外伤害。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出事现场,调查出事原因,并及时救治学生,必要时打120请求救援。遇突发疾病,由辅导员向学校财务部门拿出紧急备用金,确保学生抢救的费用及时到位。学生在抢救中及时向学生家长报告情况,当学生情况稳定后,形成事件调查的书面材料上报相关领导,由领导进行责任的划分与认定,认定结果出来后,与家长协商解决方案,并向学校保险部门申报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四、学生就业、择业引导
1.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当代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往往会产生各种焦虑情绪,从大学生的角度讲,自己辛苦读书这么多年,最后所学的专业是否是当今社会需要的,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工作的压力,以及长辈所说的职场上的风云变幻等方面,造成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甚至害怕毕业,害怕走进社会中,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考研究生,而连续几年都没有考上,耽误了自己的就业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一部分学生则会采取一些奇怪的举动,例如故意考试不及格,故意不认真完成毕业课题,导致自己无法毕业或推迟毕业,这些都是需要加强心理引导的。
2.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
目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都对工作的期望过高,例如进国有企业,干轻松的活,拿高工资等。这些想法多数来源于家长的影响,学生只看到家长拿高薪,却没看到家长也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奋斗才走到这一步。所以,培养和树立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先积累工作经验,再尝试获得提拔。经常举办优秀毕业生风采展,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刚毕业时和近期的工作、生活状态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干事业是先苦后甜。
作为学生工作系统的一员,高校辅导员应当时刻记住自己的使命,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辅导员更应该以一颗年轻的心与大学生交流,跨越年龄的界限,做到和谐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交流。
[1]杨振武,冯 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