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的本质观谈教师应树立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013-04-07郭明慧王后雄

关键词:教育观新课程儿童

郭明慧,王后雄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9)

对于每一位正在从事或将来从事教育的人来说,无论是站在实践第一线的教师,还是在校的师范生,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的内涵及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以什么样的教育观来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拉开序幕,到2013年全国几乎所有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全部实施新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满足每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把“发展”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学生观呢?

一、教育的本质

1.教育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教育”二字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当时,主要是“以学为本”的活动体系和“以学论教”的论述方式。其中也不乏注重启发的闪光思想,如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著名的教学思想;《学记》又发展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在西方,教育一词由拉丁语Educare发展而来,有“引发、引出”之意。《教育学》一书中,给出教育概念这样一个的界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立足点和价值所在。换句话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如果从教育人学世界观的角度揭示的教育本质有三个维度:以人的存在维度看,教育以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人的生成维度看,教育是引导“做人”的事业;从主体实践的维度看,教育是人的双重建构的实践活动[2]。由此我们看到教育的概念与发展、引发有着密切的渊源。

2.关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关于儿童的定义,早在1989年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中第一条规定了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样看,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均属于儿童。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所说的儿童一般发展指儿童的一般心理发展或儿童的心理的整体发展。叶澜教授在《教育概论》中将人的发展定义为: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从生命孕育的瞬间始至跨入死亡的门槛终。

对于人的发展,有两种发展观。一种是狭义的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另一种是广义的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指从胚胎至个体死亡的变化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持终身发展(lifespan development)的观点。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因此,基础教育所关注儿童的发展,应当坚持以广义的发展观做指导。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过去的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持狭义的发展观,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给足他们将来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即一次性教育。这种教育观适合变化不大、发展较缓慢的传统社会。但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持终身教育观,即教师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形成完整的人格等等。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介绍的实验教学,其中小学教学不是把教学看作掌握系统知识的入门,而是看作以知识丰富学生头脑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审美情感和意志,形成学生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形成他们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并且,个性会在此过程中成长和巩固起来。

儿童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他们的未完成性和能动性。现代脑科学中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人类大脑开发利用的极少,它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所以,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不仅仅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塑性,更重要的是说明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另外,人在发展过程中并非全盘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表现出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的能动性。而我们传统的教学,经常过低估计学生的发展可能性。这不禁让我们想起钱老临终前提出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眼中的儿童一方面应该是具有非常大发展潜力的儿童,而教师则应珍视和积极地利用这种潜力和力量,来促进他们最大、最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的儿童是具有积极的创造性,教师应该做的并非像传统教育中排斥甚至压制他们这种能动性,培养出来的像厂里出产的同一模式、标准的产品,而是应该积极看待和大力发展能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各式各样的人才;也只有这样,“钱学森之问”才有可能解决。

儿童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完整性。顺序性和阶段性大家都能理解和重视;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也能认识到,但是具体在实践教育中并非给予充分的重视,比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做的只是给他们补欠缺的知识或者降低他们学习的标准,而非在他们的一般发展性上下功夫;意识到完整性的就更少了。整体性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把学生培养成“完人”。赞科夫实验教学的方法论就是从人发展的整体性出发,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保证学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教学论原则其中一条是使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赞科夫认为,教学对于差生提供的真正智力活动可能性是最小的,补课和布置大量的训练性练习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扩大落后的状态,所以更多的需在他们的发展上系统地下工夫。这一思想在我们看待“学困生”问题上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和借鉴。

三、教师应该树立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师对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看法和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人才观等在对待教育教学、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3]。它支配着教育者的所有教育行为,并决定着他们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式。教师树立了什么样的学生观对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每门课程教学中都应提倡学生观,例如化学教育方面,新课程提倡“化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化学”、“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4]。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显得非常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尊重学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但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感情,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观点、意见等,并且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5]。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身心愉悦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思想碰撞、情感沟通和人格的熏陶。

2.“以教促学”的教育观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活动的四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常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教育者通过教育手段将教学内容施加给学习者。而现代教育提倡的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手段引导、促进学习者来学习教育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主体性教育”也是针对传统教育“目中无人”的弊端提出来的;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教师要努力成为“资源型”的教师,这样才可能培养出思想活跃、具有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正如2004年宋心琦教授在北京关于新教材所作的题为《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汇报中比喻的那样,教师过去的角色是“园丁”,而现在的角色却是“泥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祖国的花朵”只是给予必要的水分与养料,更重要的是促进其茁壮成长。

3.“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一篇《学会生存》的报告,其中提出一个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个性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思想:“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4]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和落实“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理念,相信每一位儿童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质和空间。利用“最近发展区”和他们的能动性,通过教学来促进他们自身全面的发展,为他们将来更好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关注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受遗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教师应珍视学生的这些独特性,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善待差异,鼓励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目前在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并逐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Home-Schooling也以其特有的优势而受到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自由和个性的实现。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希望每位教师能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对待每一位发展中的学生,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构建一个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第6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周立耕.以人学世界观揭示教育本质的三个维度[J].教育探索,2007(8).

[3]王雪琴.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浅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6).

[4]涂艳国.育人为本: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4-14(009).

[5]王善田.浅论素质教育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教育观新课程儿童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美国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的兴衰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