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第六届书坛新人作品展览”看时下书法展中的临仿现象
2013-04-07敖朝军
敖朝军
(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临仿与创作应视为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一对孪生兄弟,亦是书家从事书法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临”是学习,“创”是运用——对“临”的运用。学是手段,用是目的。不过,临创转换、学以致用并非易事,正如学字作文,背诵名篇和自己写出名篇无法等同。前人在探索过程中已颇有心得,背临、意临、集字等都可视为帮助学书者实现临创转换的过渡环节,过渡环节的存在使得临仿和创作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甚至难解难分。这大概就是当今书法展览(临帖展除外)原则上拒绝临仿作品参展有时却又不容易辨别与把握的部分原因之所在。然而,不管怎么说,临与创的难度差异显而易见,以临代创有违公平。
当今,书法热此起彼伏也无法改变识字的人多懂书法的人少的基本格局。作为把书法当作自己精神或事业追求的普通民众,如果没有书法专业背景、亦不在书法专业机构从业,要想得到社会认可,参加主流书法展览应是有效法门。强烈的愿望、现实的需求、近乎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自然催生了不择手段、急功近利者,书法作品以仿代创在所难免。
印刷等复制科技的飞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传媒的异军突起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和精细使得任何个人的见识、阅历都变得局限甚至微不足道。要辨别一件书法作品为临仿抑或创作,临仿的对象是谁?是名家还是一般书家?是古人还是时人?原作见于何处?对于几个评委,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辨清此类问题,无疑近乎强人所难。临作冠冕堂皇、鱼目混珠进入展厅,甚至获奖不足为怪。
2008年在广西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书坛新人作品展览”(以下简称新人展)虽然是非书协会员参加,但仍不愧为书协几大展览之一,众多作者表现出了扎实的功力和鲜明的个性,也显示出稳定的笔墨技巧发挥,甚至出现一些具有成熟个性的书法家。新人展就展览性质和要求而言,应该以创作作品参展似乎没有异议,不过,和其他展览一样,此展中的临仿现象亦无法回避。笔者试图分类剖析本次展览中的这一现象,以期引起有志者思考,相关者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推进书法展览活动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临仿古人原作参展
赵孟頫名作小楷《道德经》有刻本和墨迹本传世,新人展中一作者通录《道德经》,其结字和风格均似赵孟頫原作,临仿之意明显,改变之处在于:添了界格,用彩色墨水书写,章法异;从单字看,亦不完全像原帖。倘若看作临帖,倒是出色的作品,但要定为创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不过,这么长的篇幅,一字不漏、不错地临下来,字字还能临仿得形神兼备,入展甚至获奖亦不算冤枉。
其他亦有参展作品小楷《离骚经》与文徵明同名小楷如出一辙,小楷《南华真经》与王宠同名小楷在风格上极其相似,以上作者都有深入传统的扎实基础,其作品功力对于参加全国展没有异议,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总是期望他们能完全抛开范本的依托,自由自在地在创作的海洋中翱翔。这也算书友间一种鞭策吧。
二、碑帖集联、集字参展
利用某一古碑帖有限的单字集字成联,亦是学问。利用集联进行书法创作,也基本上被人认可。不过,从本意上讲,集联创作是为了让学习者既保持临仿状态,又提供改造、发挥的空间,显见,仍处于临创转换过程,是临到创的过渡。有的人用集联创作颇能保持原帖的意味,如果用一般的对联内容创作还能保持这种意味和高度吗?当然,作者用集联的内容写出完全区别于原帖风貌的作品又另当别论。从集联的内容看,受原帖字数的限制,往往多用典故,显得些许拗口和生僻,所以就出现了内容具集字特点的楹联风格。新人展中有《石门颂》集联、《裦斜道刻石》集联等作品,从这些作品看,原贴的风味犹存。集联除了篆、隶外,现在已有名目繁多的楷、行、草集联。在重要的展览中如何对待集联作品,需要引起人们思考。
集字除了集联,还有集篇,除了手工集,更用上了网络和计算机的便捷与高效,本次展览中,有草书作品和孙过庭《书谱》上的字惟妙惟肖,绝大部分在《书谱》中都能找到范字。不知道是偶然现象还是苦心经营,抑或作者对《书谱》已经“深入骨髓”。
三、摹仿时人参展
同时代书家互相影响情况最为复杂。既有特定作品的借鉴,亦有特定书风的摹仿,更有师生间的言传手教。摹仿时人既体现在展厅内,亦体现在展厅内与外,极端的做法就是描摹和代笔。模仿时人可谓急功近利、以仿代创的重灾区。
此新人展中陶渊明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约有五人书写,书体均为行草,书风较接近,其中有两件作品甚觉相似。在节奏、用墨、虚实、线条粗细变化、上下连接关系等方面综合构成的作品风格雷同,以至于二人作品犹如出自一人之手,这也许是时下流行书风特点之一吧。其实,不必过度关注出于几手,应该思考的是不同作品为何面目如此接近,是喜抑或忧?另外,这次展览中,隶书普遍风格接近,几成流行风。暴露出部分书者互相借鉴,就近取法,忽略对传统经典的耐心深入,表现出急于出作品、急于上展览的急躁心态。
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厅作品,惊叹于作者的奇思妙想与高超技艺的时候,观者是否注意到了作品背后的此类背景与思潮?是否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心态与心理?作品展示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个体诉求与生存无奈?作为一个书法学习者,难道真有人分不清创作和临摹的界限吗?作为创作、评比经验丰富的专家评委,难道真的一点不知道这些作品的创作含水量吗?难道因为集体创作水平不够必须要用临仿作品凑数?作为主办单位是否仅仅关注程序完整而对个体作品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怀”?抑或大家都有不可名状的难言之隐?笔者无法也不能完全统计展览中的临仿作品,相信以上列举仅为冰山一角,而现在关注的仅仅是一届新人展,往届呢?新人展以外的其它展览呢?能幸免吗?这是否已成为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展览现象?抑或是书法展览中折射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面对现状如何应对?听之任之,后果呢?一朝杜绝,可能吗?
笔者愚见,展览中临仿现象有其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诚信缺失等社会根源,但其直接根源在于展览话语权的过于垄断。包含两个层面:评审垄断和组织垄断。评审垄断指展览的评审委员会垄断参赛作品所有处置权。评委的本质权力应是单就作品从艺术上评出高低。至于作品字误、文误、幅式失格、临仿、代笔等硬伤应分权给团体会员或其他相关部门来完成。分了权就分了责任,根据环节特点决定该环节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哪个环节出问题相关环节负责任。分权不是削弱评委的权力而是分出超过自己本质权力的权力。此次新人展由中国书协团体会员推荐作品,好像分了权,其实不然,这是在下放评委的本质权力而不是分权,笔者所说分权是分出自己不该拥有的权力。因为对作品艺术高低的评判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的权力,为什么由团体会员首先评判?团体会员在艺术上承认了的作品中国书协评委才有资格接着评审,到底是谁领导谁?这既是对书协评审权力的削弱也是新的评审垄断的开始,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事与愿违。组织垄断主要是指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垄断地位:只有中国书协才被社会主流认可,加入中国书协的条件是参加展览,参加的展览一定是中国书协独家主办等等。这就必然构成了过独木桥似的非良性竞争局面。美术界有人呼吁取消美术家协会,事实上不可能,但也部分道出了问题的要害之所在。
第六届新人展早已落下帷幕,新的展览又接踵而至,笔者用期待的眼光审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