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2013-04-07张国胜
张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历史回顾
1.殖民地和马来联邦时期的公民教育
在新加坡没有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时期,其教育的目标和政策都受制于英国。殖民政府对新加坡的教育采取的政策有很大的随意性,目标也只是为他们培养底层的公务人员,为英国的企业和商人服务,基本上没有对新加坡的民族文化进行有效教育和传承。因此,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结果是教育出来的新加坡人只会说英语而没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新加坡的公民教育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殖民地和马来联邦时期的新加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英国学校的宗教教育、儒家经典和伊斯兰德育,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使他们成长为有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好公民。
2. 1965年至1997年的公民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具有多民族背景的移民国家,在1965年脱离马来联邦而成为主权国家之后,造就新加坡人对国家认同,以共同的民族文化、儒家道德、爱国情怀为主的公民教育诞生。新加坡于1967年把公民教育的实施范围从中学扩展至大学,突出强调新加坡公民品格塑造与意识灌输。1974年开设的《生活教育》课程,主要对公民加强爱国主义等观念的灌输。1991年1月新加坡政府发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该书把公民基本价值归纳为以人为本、家庭为根、社会为先、胸怀祖国和放眼天下五个方面。1996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民教育,成立国民教育委员会。1997年5月,国民教育计划开始推行。总之,这一时期的新加坡公民教育发展观以公民道德教育为重点,取得了较大进步。
3. 1998年至今的新加坡公民教育
新加坡于1998年发布了新的教育三大政策:创新思维教育、信息科技教育与国民教育。据此,新加坡教育部向360多所学校扩展了公民教育计划,使公民教育从简单地促进种族和谐,进行国家认同、归属感的培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更为系统的阶段。这个计划包括:增强学生国家意识感,让每名国人在求学的10~12年内,能全面和彻底了解身为新加坡人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识。通过20集电视教育节目、寻访国家古迹、区域游学计划、国家意识资料,加强小学生至高中生的国家意识感等内容。为了顺应新加坡多元文化发展需要,1999年,新加坡对公民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但仍突出国家意识和对国家的爱与奉献。李光耀曾提出“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这八德成了新加坡的“治国之纲”。后来,新加坡领导人以及一些新加坡学者将“八德”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现代化和新加坡化的阐释,使之成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从新加坡公民教育的课程大纲及其教材内容可以看到儒家思想道德在新加坡的具体化和现代化。迄今为止,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堪称公民教育成功的范例。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成功的主要经验
1.政府高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伦理道德教育就一直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行。李光耀曾说,不舍得花钱办教育的政府最没有远见,德育是诸多教育中最重要的,应该放在首位。多年来,新加坡以儒家提倡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八个德目”为主导思想,强调种族和谐和发扬东方传统价值观,在继承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同时提出了具有新加坡自身特色的道德价值观念。结合具体国情,新加坡赋予这“八个德目”以新的丰富内涵。同时,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纲要将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归结为14个方面35项德目,这14个方面包括:仁;孝;家庭和谐;礼;责任感;恕;忠;信;诚;勇;毅力;节俭与慷慨;义和睦邻精神。除了德育课程外,新加坡还充分发挥各科日常教学的德育教育作用,通过渗透和整合,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
2.突出强调公民国家意识教育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一直致力在多种族社会中建立“新加坡人”国民身份。新加坡公民教育政策的首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捍卫国家利益。尽管只有40多年的历史,新加坡却十分重视挖掘自己国家独特的地方,培养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新加坡小学使用的《好公民》教材的目的在于向学生灌输适合新加坡的东方道德价值观;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教导学生处世待人须为他人着想的道理;使学生明确身为公民的责任。在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公民教育的实施是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活动,使种族之间能够互相亲近、了解,对不同的宗教、文化等都能加以尊重和容忍,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种族团结,共同建设新加坡;使每一个新加坡人,每一个种族都把新加坡当成自己的国家。此外,新加坡还让学生了解到国家的局限和脆弱,懂得“负责任地使用有限的土地和水源”的道理等。新加坡清醒地知道,青少年是弘扬与培育爱国精神的重点人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就成为弘扬与培育爱国精神的重中之重。
3.德育目标遵循公民认知规律
新加坡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进行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如新加坡各小学《好公民》课程内容随年级而发展,不同年级有不同标准,低年级偏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格;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此外,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课程要求维持家庭的和谐,发扬社区精神和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等等。这些课程还包括50个德育目标,且每个指标下面都有具体的要求。如一年级:自治、友爱、好习惯、安全、服从、勤学等;三年级:爱家、互助、个人卫生、恒心、爱校、尊师、勇敢等;五年级:礼貌、孝顺、孝顺、自律、公德心、民主、守规、质朴等;六年级:和谐、睦邻、体谅、合作、爱国、了解、服务等。因此,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具有科学的层次性,操作性强。事实证明,新加坡这种循序渐进的德育方式收到了很大成效。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1.建构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
在新加坡的整个教育当中,公民教育占很大比重。“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即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新加坡编订的《好公民》,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公民应具备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道德等知识,从而形成新加坡公民意识,养成新加坡公民行为,培养新加坡公民能力。相比而言,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独立开设“公民”科,目前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因此,目前,我们需要尽快建构整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培养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2.秉持“以人为本”的公民德育理念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突出“社会关怀,尊重个人”的思想,极其重视公民的民生问题。新加坡历代领导人都认为,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须将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新加坡在顾及“社会为先”的同时,也能兼顾个人利益。让东方传统价值观中重人、人际关系、个人内心的精神修养和西方价值观的重民主、科学、崇尚知识理性相互搭衡。在文化融合中成长的新加坡人,既有西方文化长处又有东方文化精华,既有谋生本领又有做人规矩,既懂现代科技又保持东方伦理价值观念,既倡导平等竞争、个人奋斗又奉行东方集体主义、国家至上。而在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既有中华古代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人为本,以德为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仁者爱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等等。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
3.在改进教学中遵循德育教育规律
新加坡在公民教育中,依据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德育目标,突出体现在教材的多样化、科技化,对东西方德育融合的重视,对德育教育规律的严格遵守。为将道德教育课程贯彻落实好,新加坡教育部倡导学校提供“5E”辅助活动,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而在我国,存在许多没有遵循德育教育规律的地方,对学生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似乎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知识的掌握越牢固,这个学生就越优秀,越有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也较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观念与行为脱节,思想知道应该怎样做,但不会或不愿意在行为上实践出来;民主、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不能在生活中积极实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教育上的,也存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社会转型文化冲突、社会环境的因素。
[1]夏世忠,唐际昂.从操作层面看高校公民教育缺失的原因[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龚 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5]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