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当代大学生异化消费现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2013-04-07刘金凤
刘金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尽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异化消费现象是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但其并不只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独有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工业的崛起带动了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的迅速传播,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也难免于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尽管整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是理性的,但不可忽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消费方式已经呈现出异化消费的特征,崇尚物质消费,追求享乐主义,主要表现为奢侈性消费、跟风性消费、攀比性消费。他们依赖于媒体宣传,越来越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消费不是他们的真实需求,而是受广告的诱惑盲目消费,消费成为满足虚荣心和炫耀的资本,甚至是身份的象征。大学生正处在其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具有指导意义。
一、异化消费的基本内容
所谓的“异化消费”是指人类把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来补偿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变得高度协调和集中化,导致工作变得单调乏味。人们在枯燥、缺乏创造性和薪酬不足的劳动中缺失了幸福感,资本主义为了追求利润通过广告宣传将人们引向消费中去追求幸福,导致人们把满足、快乐与消费等同起来。“人们把关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1]。但这并不是人们的真正需求,而是资本主义为了自己的利益制造的虚假需求。
异化消费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他看来异化已存在于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及消费领域,物化或异化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趋势。在这种消费社会中,人们的自我不再体现在劳动产品中,而体现在对商品的消费上。人们通过消费展示自己的身份,而人们试图在消费中张扬的个性实际上已经消失在客观的消费品中。
法兰克福学派受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影响,对消费社会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消费、需求、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尔库塞论述了现代消费社会中异化消费、虚假需求和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明确地将现代工业社会称之为消费社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资本主义把科学技术与消费文化作为控制社会的新形式,借助大众传媒将虚假需求强加给人们,让“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游览同样的娱乐场所”,让“打字员打扮得像她的雇主的女儿一样花枝招展”,让“黑人挣到了一辆卡德拉牌汽车”[2],使人们在虚假的幸福中得到慰藉,从而维持现存的制度。弗洛姆从异化的角度看待消费文化,认为资本家通过广告、竞争和舆论控制着人们的消费。“消费品的整个现实主要是广告竞赛制造出来的虚构之物”[3]。消费从一种手段变成了目标,人们成为了消费的机器。“现代人具有贪婪地占有和使用物品的欲望,并理智地认为,这样贪婪欲乃是自己所向往的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体现”[4]。“幸福就是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消费音乐、电影、娱乐、性欲、酒和香烟”[5]。同时,伴随大量的消费,大量生产将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消耗殆尽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0世纪70年代末,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将异化消费系统化、理论化,明确了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莱易斯借鉴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在《自然的统治》和《满足的极限》中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把需要的满足等同于无限的消费的观念以及异化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他认为在异化消费中,经济层面上激增的财富与个人层面的匮乏的体验这一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同时认为异化需要和异化消费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要拯救生态危机首先要摆脱异化需要和异化消费,摆脱异化需要最重要的是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在消费领域以外的其他活动领域如生产领域中寻找满足感和幸福感。本·阿格尔赞成莱易斯关于异化需要、异化消费、异化生产和生态危机内在关系的基本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商品广告制造虚假需求鼓励人们大量消费的方式来化解他们在异化劳动中的异化感受。异化消费的实质是扭曲人们本真的需要,诱导人们把消费商品当作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本·阿格尔同时进一步表明,“在工业繁荣和物质相对丰裕的时期,本以为可以真的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情况发生了危机……人们对发达工业社会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能力的期望破灭”[6]。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兑现它向人们许下的为人们提供不断增加的生活消费品的诺言的,因为生产和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只会愈来愈加重业已存在的生态危机,而生态环境的资源有限性和承载污染能力的限度会产生一种强制性的“生态命令”,必须有计划地缩减工业生产、降低消费的数量。正是由于“生态命令”的这一限制,会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永远丰裕的许诺的实现希望产生破灭感。而摆脱异化消费就是要利用“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观上的革命。
总的来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异化消费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之后,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而普遍实行干预和调控的背景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将经济危机的趋势转移到消费领域。在凯恩斯反对节约,主张刺激消费,甚至是提倡奢侈型消费的经济理论的支配下,经济增长方式进入了“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运行轨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异化消费现象,造成了人们对物质的极端推崇和全社会的奢靡浪费之风。持着“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更多就是更好”的消费理念,人们对资源的利用通常是粗放的与一次性的。整个社会消费的膨胀可能超过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造成生态危机。同时导致人们价值取向错位,把消费水平当作衡量人贫与富的价值尺度,象征人的身份和地位。对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消费理论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但不能否认他们对异化现象的揭露对我们有启示意义。
二、大学生异化消费现象的现状
1.广告消费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大众媒体琳琅满目的广告的宣传,消费的产品并非自己真实需求。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通过在电视、广播等传媒上对其产品做密集性、诱导性的广告宣传,对消费者实施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狂轰滥炸,引导消费者跟着感觉走,无限张扬个性,使消费者成为产品的奴隶。他们鼓吹人们通过物质消费可以满足自身感官上的种种欲望和享受。经过精心打造、层层包装的商品容易使消费群体丧失理性思考,由于大学生自身具有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征,他们更能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他们的消费越来越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广告而消费。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自主意识较薄弱的大学生同时也会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不顾自身实际需求与产品的用途而盲目消费。大学生受广告宣传而盲目消费的现象,实际上是对其真实需求的背离。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会造成大学生虚荣心的增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部分大学生不顾商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而一味追求商品的符号意义。如果这种审美标准继续延续,将导致大学生审美价值标准的混乱。
2.一次性消费
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加速资本循环与扩大再生产,采取了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的方法来缩短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时间。而为了加速商品流通,他们纷纷采取相应策略大肆鼓吹一次性产品的优越性。在这种观念的煽动下,一次性消费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纸杯、纸巾等一次性消费品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备品。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一次性消费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尽管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的教育,但是在这种一次性消费盛行的环境下,他们也成为了一次性消费主要群体之一。在校园里经常能在食堂看到学生拿一次性饭盒打饭,在文具店买一次性的笔。他们在尽情享受一次性产品一用即丢的便利时,却忽略了在这种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就资源而言,一次性消费实际上仍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与增长方式。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大都低于世界水平,尤其是可再生资源尤其贫乏。我国每年出口和内销的一次性木筷消耗木材达2.67亿立方米之多,对于资源是一个相当大的浪费。就环境而言,统计数字令人震惊:我国的垃圾堆放量已高达60多亿吨,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据统计,全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超过100亿只。对于塑料等不可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消费品,虽然可加工再利用,但由于回收处理存在困难,而且成本很高,所以往往遭到废弃,造成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
3.个性化消费
所谓个性化消费,是指按照自己的个性选择消费的一种消费方式。据调查,有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超过半数的大生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信息化时代的媒体和广告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商业性媒体的宣传导致各种个性化的限量版、特色性及纪念性产品大量涌现。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成为了追求个性化的工业性生产,需求也成为对个性的需求,而不再是对某一物品实用性功用的需求。大学生希望通过强调消费方式的个性、独特性来获得身份认同。从表面上看,这种追求个性化的符号价值消费是凸现了自我,而实际上这“自我”和“个性”是大众传媒宣传与操控的结果。在大量符号广告的诱惑下,消费不再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活动,部分大学生被眼花缭乱的广告所迷惑,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性观察力和判断力,实实在在的“被个性化”了。这种缺乏理性的消费文化使得在一部分大学生那里出现了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逐渐被削弱,人的理性被消解,最终迷失了理性和自我。
4.攀比炫耀性消费
攀比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争面子与别人比高低而不顾实际的需要及家庭经济能力而进行的消费。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他们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消费行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不管自己是否需要,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也要追随去购买。他们的消费对象并不是个人的真实需要,出发点是攀比,是为了获取认同感、赞美或者羡慕和为了展现个人的消费能力,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存及发展需要。在当前不少大学生中盛行的追求名牌商品,追逐不切实际的时尚消费,请客讲究高档次,送礼讲究高品位等都是攀比炫耀性消费的典型表现。他们认为钱花的越多越潇洒,使用的商品档次越高自己越有地位。在这种不良心理的驱使下一部分大学生错误地把消费、物质财富的享用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并产生了攀比、虚荣的消费心理。这种以金钱作为后盾的物化攀比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盲目性、偏激性和低级性。这种攀比炫耀性消费增加了大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极大的浪费和危害,同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为了消费而误入歧途。
三、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的培养
1.学校——加强消费观教育
学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价值分析能力。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加强学风、校风建设,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上。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消费道德和科学的消费理念,提升其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前,不盲目跟风,不攀比炫耀,根据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消费。让大学生认识到,消费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关系着国家、社会及其子孙后代的发展,应秉承可持续性发展和可持续性消费的理念。引导大学生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危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开设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课程,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财知识和能力。针对大学生开支无计划、理财能力低、鉴别能力差等不足,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以提高大学生控制、驾驭金钱的能力,减少非理性消费行为。
2.家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如果父母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追求享乐,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也养成花钱大手大脚、追求享乐的不良消费习惯。相反,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孩子也会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所以,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家长必须首先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艰苦奋斗,给孩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家长可以在给孩子提供正常消费资金的同时,在费用方面适当约束,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及时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帮助孩子成为具有健康消费心理的、理智的消费者。此外,不溺爱孩子,不助长孩子的不良消费心理。如果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消费欲望,就会使孩子产生只顾自己、不想别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心理。这样,不仅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还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从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关心他人,体贴父母,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从而养成合理消费、适度从俭的习惯。
3.社会——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社会各个部门应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营造正确的消费环境,反对虚假消费,提倡本性消费,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消费引导。就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在强调促进商品营销的同时,应积极营造一个倡导理性反虚荣和倡导实用反奢侈的消费氛围,而不是一味的为了追求利益通过大众媒体制造人们的虚假需求。就政府而言,应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完善有关青少年消费的法规,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对宣传不健康消费者进行严惩。就媒体而言,应营造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理性消费,倡导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反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4.大学生个人——提升自我价值认识
大学生个人应重视提升自我价值认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对待消费时代各种诱惑,保持批判性和否定性,认识到异化消费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强对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抵御能力,能根据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名牌、奢侈品消费,坚决反对挥霍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加强自我教育,形成理性、适度的消费观念,培养理财能力。在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也重视维护生态平衡,坚持科学、合理、文明、适度的消费观,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94-495.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 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9.
[3]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05.
[4]弗洛著.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 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74.
[5]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330.
[6]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490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