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
2013-04-07温晓霞
孙 晶 ,温晓霞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2.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太原030000)
我国是世界农业重要起源地之一[1]。我国早期的农业可以追溯到约1万a前的潮安石尾山翁源青塘万年山的刀耕火种遗址[2]、8 000 a前分布在黄土高原与黄河下游大平原交接山麓地带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磁山等地的农业遗址[3]。直到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30 a来,工业化农业的实践方式才在中国迅速发展。在人口和发展的压力下,我国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为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千百年以来,我国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传统经验和方法,本文通过探讨其原理来揭示我国传统农业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
1 我国传统农业的经验
根据张之恒[2]研究,更新世末期冰河在华南地区先消退,这为驯化芋类、薯蓣、水生作物、果树等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以及瓜类和豆类提供了条件。刀耕火种农业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稍晚出现锄耕和犁耕农业。在我国,粟、稻、大豆等作物很早就被驯化,牛、羊、猪、狗也被先后驯化。我国也是蚕丝和茶叶的发源地。我国北方首先摆脱刀耕火种,开始了农业的固定耕作,以后逐步发展到南部。根据曹隆恭[4]研究,我国农业转入固定农业后,即实行作物连作,靠耕作制度和有机肥来维持地力,形成了“地力常新壮”的东方农业特点。这不同于实行林地、牧地、作物地轮流的“三圃制”。“三圃制”是我国传统农作方式,以休耕方式为主来恢复地力,逐步形成了重视农区、利用草食动物生产肉和奶的传统。
我国古代农业的实践不但可以从考古发现的工具、种子等得到佐证,还可以从古代大量的文字记录中寻找到。例如,《诗经》、《周礼》、《夏小正》、《神农》等古书里就记载了距今约3 000 a的商代农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千百年以来实行的农业实践传统中,借鉴古人的智慧,用来反省我国在近50 a和世界近100 a左右的工业化农业存在的问题。我国传统农业有不少实践方法和原理,可以成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1.1 传统农业的地力养分维持机制
在数千年的农业实践中,我国传统农业并没有化肥的生产与使用。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的条件下,实现了连续进行作物生产的同时,还达到“地力常新壮”。我国传统农业的地力养分维持机制较多,主要有几个方面。
1.1.1 农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 传统农业是一个没有废物产生的系统,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例如,骨头、羽毛、秸秆和粪便通过堆肥回田,旧房子的泥砖也是良好的肥源,剩饭剩菜饲喂禽畜后过腹还田。烧饭剩余的草木灰也被用作肥料。
1.1.2 外部物质的收集利用 在传统农业中,也收集外部物质用于农业,例如,鱼塘的淤泥每年挖起来用于附近的农田,在靠近农区的江河中挖河泥、河沙用于改造农田,海边的贝壳、山上的石灰石、钟乳石、硫磺、村边的树叶和草都会成为被收集的对象。
1.1.3 绿肥生产与利用 我国早在1 750年前就懂得通过种植绿肥作物来达到肥田的目的,使用的绿肥包括绿豆、红花草等。农民还用小麦和大麦压青[5]。
1.1.4 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 我国的农业从春秋战国开始就由休耕制进入连作制。合理的耕作制度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垄作方法。在公元前89年汉代就有在同一田内实行位置轮换的“代田法”,还有集中管理田间小区的“区田法”[3]。目前,在南方实行的耕作制度主要是以水稻为主的稻田一年多熟制。这种耕作制度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在季风环境下,水稻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有机物分解速度,提高固氮蓝藻等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水稻和旱田的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稻田还可以实行稻鱼、稻鸭混养系统。北方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实行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间种、套种、轮种。明朝末期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杉树与粟、麦实行林粮间作的种植方式。
1.1.5 粪肥的循环使用传统 有历史记载表明,我国甲骨文时代就有象形文字“屎”,说明在商朝就有开始使用粪便的实践[3]。进入战国时期,农业从休闲制转向连作制,使得农家肥使用相当广泛。查阅先秦诸子文献可以发现有文字记载“粪田”。比如,韩非子在《解老》中记载:“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3]。同时在《说苑·建本》中提到“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苗得谷,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由此可见,在秦汉时期就有将人厕和猪圈设在一起的实践。文献中“囤中熟粪”的表述,说明当时已经有堆沤加工的农业实践[3]。关于使用方法的介绍,包括有作种肥、基肥和追肥的记载,可参考《氾胜之书》中记载的“骨汁、粪汁浸种”的方式。到明清两代,煮粪方法和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发展成熟。徐光启提出了煮粪,此法是把粪放入锅里煮沸,牛粪加上牛骨,人粪要加人发。徐光启还发明了蒸馏法,即烧酒法,取其馏水用之,煮粪肥力同“金汁”,馏水则同“百倍金汁”,锅里熟粪再埋一两年,又是金汁。在《国脉民天》中记载的混合肥料的制作方法是:“大黑豆一斗,大麻子一升(炒半熟碾碎),石砒细末五两,上好人、羊、犬粪一石,鸽粪五升。将上拌匀,遇暖和时,放缸内封严固,埋地下四十日取出,喷水晒干,加上好土一石,再拌匀”[3]。
施肥提倡的“三宜”分别是“时宜、土宜、物宜”。“时宜”中提到春夏秋冬四季用肥之道,“春宜人粪、牲畜粪”,“夏宜草粪(堆肥)、泥浆、苗粪(绿肥)”,“秋宜火粪”,“冬宜骨哈、皮毛粪之类”。“土宜”是指“土宜者,气脉不一,美恶不同,随土用粪,如因下药”。这说明施肥前要考虑土质,根据土壤质地用肥事半功倍。“物宜”阐明作物适宜的肥料以及搭配使用方法,比如粟宜用黑豆粪、苗粪,蔬菜宜用人粪、油渣之类[5]。
传统农业习作方式一直沿袭至今,并且深深影响现在农村农民的农事行为。人粪尿是我国农村一直以来普遍使用的肥料。主要的使用方法有3种:经过一段时间粪坑发酵后,直接用于目的作物作基肥及追肥,比如农作物和果树等;另一种方法是变成堆肥使用,通过与作物秸秆堆沤发酵产生堆肥,一般用作基肥;还有就是将人粪尿直接用于鱼塘养鱼。
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城镇的人粪尿通常全部运回乡村使用。在广州,进城拉粪的农民每逢中秋等节日,都会为户主送去芋头、番薯等农产品以表感谢。而且在武汉、北京等地于1949年前还形成了由粪商经营的商业化运作模式[6-7]。
1.2 传统农业的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1.2.1 害虫控制技术 历史上,控制蝗虫注重治本,实行对低洼积水的蝗虫繁殖地进行落干来清除。小麦椿象可以通过种植芥和种麻来驱除,还可以用芥末拌种来防治[8]。水稻害虫的防治通过冬天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数。还可以通过混合施用烟梗与草木灰或在稻根斜插烟梗来实现。稻叶蝉和稻飞虱的低龄阶段,在无风的傍晚,通过水面加少量油,抖动植物使虫落入水中。用蚕粪作基肥或用芝麻渣作肥,可以减少稻田虫害。防治稻田螟虫可以用芥子油或石油涂于茎叶,或用芸薹菜的水浸出物灌于稻株中。用灯光或火诱捕飞蛾。稻田养鸭、青蛙、鱼,有利于减少虫害。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或者积水过冬可以消灭虫害。防治棉田的地老虎幼虫可以通过翻耕暴露,令天敌捕食,还可以用火诱捕成虫。为了引诱棉田害虫,种植时每25行棉花种5行玉米,并于成熟前烧毁玉米,以清除被诱捕的害虫。甘蔗种植前用温水浸种,可以去除虫卵,苗期可以通过石灰硫磺水浇根除虫。蔬菜地种植百部,可以驱虫。蔬菜虫害防除还可以使用苦参根和石灰水,或桐油与粪水混合物。果树螟虫用杉木塞洞可以使虫死,也可以用硫磺烧之。在种树时,置大蒜和甘草与根下,可以防虫。柑橘果园放蚁防虫,“种花先养蚁”以防虫。芝麻挂树上可以避衰衣虫。在冬至后的寒冷季节,使用鱼腥水浇果木可以使虫落地,减少来年虫口[9]。
1.2.2 病害控制技术 水稻病害防治可以通过减少施肥和中耕后落干一段时间来达到目的。夏季插秧后,使用石膏可以减少死苗。为预防麦类黑穗病,用盐水选种或澄清的木炭水浸种1 d或温汤浸种5 min,还有换地种植等办法。棉花通过与水稻轮作减少病害。
1.2.3 杂草的防治办法 人工中耕除草是传统农业最常用的方法,也可通过施用松、柏、钩吻、食芹、桂花、芝麻、蚕沙、羊粪、石灰、牡蛎等来减少杂草[10-11]。为了减少新垦地的杂草,明代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录到:“开荒时,先种芝麻一年,后种五谷,盖芝麻能败草木之根”[12]。
1.2.4 鼠鸟害的防治技术 用假人驱赶鸟,用胶粘鸟,用水覆盖稻种防鸟。用黄鼠狼、猫、猴、蛇等捕鼠。养松鼠驱赶家鼠。用牛粪涂箩筐装米可以防鼠。
1.3 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农业中的系统构建
1.3.1 “三才”和“三宜”思想 “三才”思想是指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思想。如《荀子·富国》中写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齐民要术》中提出,“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三宜”思想是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13-14]。《农书》中指出:“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功倍矣。”
1.3.2 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荀子·王制篇》中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鳄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战国时期的《逸周书·大聚解》中记录夏禹的禁令是“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1.3.3 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实践 在北宋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介绍了养羊和养鱼结合的例子,在清代《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中描述了一类种养结合的系统:“凿其最佳为池,余者围以高塍劈而耕之,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笈舍,畜鸡豚其中,鱼食其粪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于泽则种菰诸蔬,皆以千计。”在珠江三角洲,从16世纪初就形成了著名的基塘系统,并逐步扩展。到18世纪由于蚕丝贸易的发展,使该地区的桑基鱼塘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残剑多”的现象[15]。
2 传统精华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的启示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农业,已经解决了很多在过去农业生产中难以解释的现象甚至是古代劳动人民感觉神奇神秘的劳作生活现象。让传统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广泛收集整理各地的传统农业实践方法,按照有关记录进行有效严格的科学实验。其次,考察传统方法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的适宜推广条件,包括系统对加入现代品种、拓展生产规模后的适应性,对当今商品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效率、经济效率的适应性,对不同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的适应性,以及系统推广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最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的工业化农业技术进行深刻改造。精准农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精确定位,施肥、灌溉及其他农作方式根据土壤、作物、病虫具体情况区别用量[16]。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对高新科技的吸收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Cox GW,Atkins M D.Agricultural ecology:an analysis of world food production systems[M].San Francisco:Freeman,1979.
[2]张之恒.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J].农业考古,1984(2):36-42.
[3]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4]曹隆恭.农业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5]彭世奖.中国农业传统要术集萃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闫玲,单德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10-13.
[7]赵飞,孔维娜,李捷.中国农业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7):24-26.
[8]李凤歧,邹德秀.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J].山西农业科学,1983(1):44-45.
[9]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 和 理 论 问 题 探 讨 [J].生 态 学 杂 志 ,2005,24(11):1365-1370.
[10]梁建岗.美国农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对我们的启示 [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92-96.
[11]王兆骞.试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29-31.
[12]谢宇,黄兆祥.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江西科学,2001(3):137-138.
[13]王在德,籍增顺.中国传统有机农业的哲学基础、形成与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1995(2):116-117.
[14]骆世明.普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5]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7(3):123-125.
[16]樊金海.精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J].现代农业科学,2009(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