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院校歌唱艺术人才美感培养

2013-04-07庄和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美歌者艺术院校

庄 鸣 庄和美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一 艺术人才美感问题提出的意义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融合的对象化;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通俗地讲,艺术是人的认知、情感、理想、创意等综合心理的有机结合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艺术包罗万象,主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歌舞、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形式。这里,主要谈歌唱艺术。

歌唱,是指歌者在一定的场地或舞台,用歌声向听者传递着一种思想与情感的方式。但一些歌者在对歌曲的演唱表现时往往缺乏美感意识,容易将唱歌与歌唱混为一谈,其原因就是只关注歌时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歌唱的实质。唱歌,是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出的声音,主要强调某人在享受或发泄某种情绪时唱出的歌。而歌唱的内涵更为丰富,它所指不仅是歌者唱歌时把内心情感表露出来,而且指歌者用一种阳光的思想或健康的心灵,通过歌声及表演给人以至深的美的感动与震撼,达到感化与启发人的目的。

人对美的表达不是抽象的,它需要通过人的各种具体行为、动作、语言、风度等来展现。在美的展现活动中,也是人们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的感悟能力的体现,俗称“美感”。人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有的是遗传带来,更多的是后天学习与修养所获。如,唱歌的声音条件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但对美的认识或对情感的处理,主要是后天人们在社会艺术实践中不断感悟、修炼与提升艺术美的结果。

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了美的本质和规律。他认为:美的规律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不可缺的补偿作用。人们的社会活动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美是什么?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在《美是什么》一文中写到:“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人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源于自然界和社会客观现实,但它并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们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一方面,艺术美的形态是艺术家们对现实取舍后的再现,是在事物存在基础上的再创作;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对现实的情感、释解后创作再现的艺术作品,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结合。艺术作品与其他劳动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他物质产品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讲求美,而大部分艺术作品尤其是歌唱艺术并不直接满足人的实用需要,但它能给人以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最为纯粹的美致心灵的愉悦和享受。作为歌唱艺术人才,不知道何为“美”,又如何去发现与唱出震撼心灵的美的歌声?因而,歌唱者的艺术美感培养,是创作使人感受美的歌声的前提。

二 艺术院校歌唱艺术人才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由于高中期升学的影响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酷性,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我国一些艺术院校过分强调艺术生的专业培养和艺术实用性,而忽视艺术生的思想品行与心理健康培养,导致一些艺术生专业虽好思想意识不行;嗓子虽动听而心态不健康。例如,学生上专业课还认真而其他公共课常常“课中无人”;为了迅速赚钱不惜“卖身献艺”;为了追求奇特而“衣不遮体”……大家熟悉的药家鑫案也许是最典型的专业优秀而道德缺失、心态不健全的实例了。当然,社会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及鉴赏现实,也是助长“歪门邪道”之风不争的事实。一些人把另类举动看成是开放社会正常的现象,认为这才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作为艺术院校,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强化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能将人教育的根本放弃。正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大学教育应当留给学生最宝贵的东西:“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要使学生对价值(指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艺术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而艺术人才的标准不仅是专业好,而更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专不红”的学生算不上人才,也成不了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教材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的方向主要趋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是人才的思品修养和人文精神。美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与实现社会价值的统一。因而,加强艺术院校艺术生的美感教育,是当前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歌唱艺术人才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 艺术院校歌唱艺术人才美感培养建议

艺术院校培养的歌唱艺术人才,如何用歌喉来展现艺术美?这里,笔者从现时代社会要求的视角,对艺术院校歌唱艺术生的美感培养提三点建议:

其一,加强学生真善美艺德修养。歌者不仅要能唱歌,更重要的是要能用歌声传递正确的思想、崇高的精神、不朽的美德;通过美的歌喉与情感表达,潜移默化地催化人们心灵深处“真”、“善”的东西,使人们的情操更高尚、心灵更美好与善良;推动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艺术美。人类的生存、绵延与发展,必须求真、趋善、尚美。这是人类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美是人们对人性的深刻领悟,情感的高度升华;是人们在不同阶级、不同民族或种类等的影响下,对美的人或事物的认识、评价与欣赏的主观体验与体现。美是真、善的同义词,是一切友好事物的代言词。

真善美虽是三种不同的社会价值,人的三种社会性要求,但美与真和善又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歌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丰富和符合人性美,来源其对人性美的认识、对“真”与“善”的理解、对道德的解读。由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所以美不能脱离真,真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人类的实践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目的,这目的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进步和发展相一致,才具有追求的价值,这样的目的性活动就是最高的善。在社会实践中,人类总是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并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最高理想。

歌唱艺术如果没有真善美的支撑,它的表现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歌者如果缺乏以真善为基础的美感,仅在用歌喉喊歌或故作姿态的表演,歌唱结果会达不到理想的传情效果,使人感觉没有品位或“回味”。歌者只有加强美的熏陶,具有不俗的真、善修养,歌唱时才能充分地表达音乐作品中尚好的情感灵魂,声音才具有灵动的生命力,旋律才具有艺术美的价值,才能深深地打动听众。这样的歌唱艺术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成为公众认可的艺术人才或谓大众心目中的“宠儿”。事实证明:凡被普遍认可的歌者,除了具有歌唱所必需的声带条件与歌唱技巧外,无不是在其歌声里让人感受到真善的品质,彰显出美的震撼力。

其二,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情感与歌唱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并影响着歌唱效果的好坏。歌唱得好不好不完全在于声音,而是通过歌者对歌曲的理解与处理后的情感表露出来。歌唱是人们表达内心感受、宣泄各种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歌唱艺术的一切训练手段和技巧,包括对声音的运用和处理,都是为了体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因歌唱是以歌声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而声音只是传情的手段,抒发情感才是歌唱的目的。

情是艺术美的本质渊源,没有情就追寻不出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的真谛,塑造不了艺术美,就不可能有符合社会要求的艺术美感。所以艺术生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应从歌曲中所表达的思想信息入手,将情感融入到整首歌的内容及旋律中。通过对歌曲的深刻理解,加上真诚的情感表达,配合熟练的演唱技巧,歌唱的任务才能圆满完成。歌者对作品体验得越深入、细致,情感才能表达得到位,歌声的内涵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听众从演唱中受到的感染就越深。

我国先秦时代的《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又说:“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愁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从以上对六种声音与情感描述的对应关系中悟出,歌唱时,只有对各种不同的歌曲,通过歌者对其的深刻理解后,运用脸部与眼神传神及肢体的辅助,采用不同的情感声音声调来表现,比如,激动、愤怒、愉快、忧愁、恐惧、绝望、欣赏、爱慕等,歌者用急、缓、快、慢、轻、重等情感方式来表达,使听众在歌声里和歌者的演唱状态中感受到某种情感信息,从而引起对歌者所唱之共鸣。

其三,重视学生审美心理状态。 艺术的形式之所以能激起人的美感,在于艺术的形式建构同人的心理建构相契合。这种契合实质上是艺术美激活审美主体心灵的一种情感活动。在歌唱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用发声技巧来表现作品,而忽视心灵深处的触动,这样唱出的歌就会缺乏感染力,难以打动听众。歌唱时的心理状态,可以看出是否理解作品,是否触动心灵深处最明显的体现。

心理状态是指人的心理在对某种事物感知过程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如灵感状态、刻板状态、迟疑状态等。人所遇事物的心理过程具有暂时性,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则介于二者之间,它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一般地说,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反映人在一段时间内情绪积极振奋的状态。因而,保持积极良好的审美心理状态,是歌者在唱歌时运用技巧和处理声音的原动力。

任何心理状态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时可能由于内外部现实的影响构成心理状态的不断变化。例如,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管遇上什么样的事或场景,都可巧妙地控制好局面,圆满地主持好自己的节目,这不仅需要主持人应拥有良好的知识积淀,还是其遇事不惊、处事果断的心理过程及个性特征结合的积极应激心理状态所致。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或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另一方面,当这种活动和活动的成果直观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成为人们自我感性现实的确证和肯定时,它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与功利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愉快有别的精神愉悦。

美感教育是引领大学生认识美的基础和手段,是激励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精神动力。艺术院校对歌唱艺术生的美感教育,有利于歌唱艺术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增强美感创造力,真正从心坎里唱出充满时代气息、渗透浓郁风土人情、感悟人生真谛的美妙动听的歌;有利于歌唱艺术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能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情感去面对和开创祖国歌唱艺术的未来!

[1]吕明志.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之我见[EB/OL].http://blog.sina.com.cn.

[2]吕荧.美学书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

[3]路敬元.浅议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赵芊.歌唱中的美感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8).

[5]蔡多奇.论音乐表演中的艺术个性创造[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94.

猜你喜欢

艺术美歌者艺术院校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歌者和履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