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园流行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3-04-07袁利群谭智奇
袁利群,谭智奇
(1.西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2.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当今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实现高度的自由和解放,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现象,其中流行语的大量产生、传播并广泛使用,就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一、校园流行语的产生
1.流行语及校园流行语的界定
关于流行语的定义,学术界常见的几种定义有:“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在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代替而悄然消失的词语”[1],“流行词语是语汇中特殊而敏感、变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2],和“在一定人群中间,主要是青少年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它反映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之间出现的差异而不断更新[3]。
基于对“流行语”这一概念的界定,对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在概念上则突出强调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或者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笔者认为,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大学校园里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广为流传的词语,主要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同时折射出特有的校园文化的流行语。
2.校园流行语的来源
(1)来源于影视节目的流行语。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昨天的影视词,今天的流行语”。大学校园里学生日常生活的口头禅有红遍大江南北的歌词,诸如“该出手时就出手”“我听寂寞在唱歌”,等等;有的是影片和电视节目带来的灵感而汇成的新词。如“玩的就是心跳”“让子弹(感觉)再飞一会儿”“将爱情进行到底”;也有的是来源于新闻重大事件,如“经济危机”“小悦悦”,等等。
(2)来源于地方方言的流行语。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日常交往中为了幽默和娱乐,有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交替使用的状况。也随着“南风北吹”,粤语在全国流行,除了风靡全国的“埋单”“打的”“拍拖”“靓仔(女)”等粤语词汇也在大学校园里不断流行起来。
(3)来源于网络媒体的流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如两人“一键”钟情,发现“兼容”而后“E网情深”,最终“芯芯相印”实现了“联网”(结婚)[4]。再如汗(被吓倒)、顶(支持)、内秀(表示不想表现自己)、菜鸟(新手)、大虾(高手)、稀饭(喜欢)等,这类QQ 或MSN 聊天及BBS上盛行的网络流行语极大满足了青少年学生追新求异的心理,潜在地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对这些言语达成的共同理解和解释。
(4)大学生自创的流行语。大学生自创的流行语有的是令人啼笑皆非旧词新解,也有的是来源于古代诗词的改编,总之创造性非凡。如“天才”新解为“天生的蠢材”,周末的“大喜之日”是“要洗很多衣服袜子的日子”,毕业之际谈一场“黄昏恋”。还有一些词是根据大学生实际境况而创造出来的,如广泛出现在大四毕业生中的“考霸”“拨霸”“面霸”,等等,这些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的就业困难和心理压力。
二、校园流行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特点
1.校园流行语折射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品格
这一特点是校园流行语留给人们的最强烈最直观的感受。很多校园流行语个性色彩鲜明,内容丰富斑斓,形式奇异多样;大量的旧词翻新义,新造词语,以及母语中夹杂着外语词汇的表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文化层次感,而且黑色幽默中带有智慧的灵光,都足以在言语方式上证明大学生是喜欢创新的一代。如“奥特曼”原是动画中的超人形象,在校园流行语中与英文outman 发音相似,用来指代落伍的人;用计算机“内存”喻指人的知识量、知识水平;用语言学术语“多音字”指那些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双面人;另外还有一些仿诗词名句“网上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大学生通过这些语气生动、风格幽默、鲜明活泼、富有情趣的流行语调适了自己学习紧张的生活状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激发了自己内心潜在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精神上追求独立自由的诉求,同时也证明了他们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和权威,敢于怀疑和创新的群体。
2.校园流行语体现了大学生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们已不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莘莘学子,他们同样也关注国家政策的变迁、世界局势的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样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深圳大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背后,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他们对待“80、90 后”的目光。“志愿者”“今天你低碳了么”等一些校园流行语让人们看到年轻一代的承载与担当。在汶川地震后,年轻的志愿者深入灾区,抚慰受伤的心灵,他们中有很多是年轻的在校大学生;世博园区中,深圳大运会场上,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不仅是赛场上的是引路人,也是一座城市的新地标,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3.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负面不良情绪的宣泄和表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得不承认在赞赏校园流行语积极面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其触目惊心的消极一面。据有关专家在局域范围内对大学生的时尚流行语进行专项调查显示,排在前十位的校园流行语是“郁闷、N 多、短信、QQ、靠、恐龙、翘课、挂、去死吧、占位”,其中一半都反映了负面情绪。还有大量的是讽刺挖苦、攻击调侃的语言,如“弱智、贱人、畸形、无聊、龌龊、变态”等等[3]。以上笔者所列的这些写出来会令人很不堪的词语,在大学校园中随时都可以听见,其中不排除言者无心,只因为其流行而成为自己的口头禅,但这毕竟不是一种健康的语言文化现象,这些格调低俗的流行语折射出少数大学生不健康的心态,和一种病态的校园文化。
三、科学看待校园流行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校园流行语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它的产生、发展和盛行是大学校园充满生机活力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活泼,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借鉴从而使课程变得丰富多彩。流行语在调适大学生心理、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等方面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益补充,应合理利用它的娱乐功能,使其在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校园流行语其自发性和缺乏组织性的弱点,尤其是那些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扩散的消极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必须对校园流行语采取宽容和适度引导的态度,使校园流行语的内容沿健康方向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1.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上弘扬主流价值观念,消解负性流行语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有着共同的文化需求。一方面他们注重个性的张扬,以显示自身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渴望群体的认同以获得归属感。流行语以戏谑、调侃的方式表达着大学生群体更加自主、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彰显着大学生群体的求新、求变意识,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和使用流行语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创造性[4]。但是在大学生中也流传着一些负性流行语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会形成误导和偏差,不符合大学生向上的阳光形象,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弘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流行语面前,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务实和辩证的批判精神。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上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道德判断,增强道德自觉
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一定的文化修养,在有着充裕的自由时间和宽松的语言环境下,具有追求时尚、求异创新、叛逆宣泄的心理特征,在流行语的创造和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有的甚至利用校园成为一种表达诉求、伸张正义、推动变革的渠道,使其产生“平民暴动”的效果。我们必须尊重大学生在校园流行语使用上的主体性地位,使其认识到具有强调反叛、颠覆传统和冲破束缚等后现代特征的校园流行语只是其一时情绪的宣泄和表露,并不能全面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流行语带来的价值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判断,注重培养其道德认知、道德评判、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
3.在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上以渗透为主、重在引导,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塑造自我形成独立人格的同时,还有着极强的从众心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价值取向的侵蚀与感染。在价值取向多元、雅俗共存的校园流行语面前,有可能为一味标新立异而失去精确的判断力从而迷失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在课堂教育中,各课程教师均要主动引导大学生对流行语进行辨析与扬弃,鼓励那些能展现大学生风貌、体现主流价值形态的流行语的使用,杜绝流行语的粗鲁庸俗之现象。学校的各级机构也应该充分运用政治理论学习、报刊、网络等新闻宣传手段,时时跟进大学生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加强先进青年文化的宣传渗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科学认识校园流行语给校园青年们带来最干脆、最直接的快乐和最极致、最彻底宣泄的同时,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下潜移默化、全方位渗透道德教育,不仅使大学生能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更使其学有所成,走好明天的路。
[1] 胡明扬,张莹.70—80 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J].语文建设,l990(1):36-40.
[2] 孙曼均.北京的流行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J].语言文字应用,l998(3):59-64.
[3] 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5-130.
[4] 武月锋.校园流行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教学研究版,2011(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