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
2013-04-07李成芳罗天强
李成芳,罗天强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湖北 武汉 430081)
一、人类文明的生态维度
人类在对自然改造的基础上,创造并不断推动着各种文明及其进步。“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1]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的总和。因此,人们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来描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创造的成果;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来反映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的基本内容;还用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欧洲文明等来描述不同民族创造的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文明,以及科技文明、城市文明、网络文明等不同活动领域的积极成果。人们从文明的视角对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进行整体的或部分的探讨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无论讨论的是什么文明,实际上都是在特定的分类前提下进行的。
就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的基本内容来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还不能反映人类文明的全部,只有加上生态文明才能更全面地反映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从来没有也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人类正确地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学的发展以及20世纪以来的许多环境灾难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使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生态的干预控制在其自我调节能力范围之内。因此,人类是否积极地、自觉地协调和维护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
生态文明不是单纯地反映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它考量的是人类在协调和改善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中的积极行动和结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在采猎文明时代,虽然也有因刀耕火种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但从整体上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是相对很高的,此时的人类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表现为一种消极被动地“敬畏”和“崇拜”自然,并非理性的尊重和爱护自然,这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先天的”、“原始的”和谐,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此时人类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农业文明时代,许多民族开始意识并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尽管其中可能渗透着某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如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开始了自觉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觉意识支配下的和谐,是“属人”的和谐,因而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但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经验的和朴素的,缺乏科学基础,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和生态文明成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而是脆弱的,从而这个时期的生态文明水平还是不高的。
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支配与征服自然取代敬畏与尊重自然,在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却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生态文明出现倒退。科学上生态学的建立和实践上传统工业技术的消极作用,使人们在科学的水平上意识到建立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全方位地在新的科技水平上改善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有意识地、积极地协调和改善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建立起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以此建立和维护的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才会是稳固和持久的,并且真正反映生态文明是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文明成果的。
二、生态文明的实质分析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它有着其他三个文明不能涵盖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我们需要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并从与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中来把握。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积累等。它反映着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创造物质财富的水平和状况。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其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反映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制度文明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用以规范、协调、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合理制度的建立,是制度文明进步的成果体现,反映着人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水平、能力和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有意识地、积极地协调与改善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建立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有意识地、积极地建立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状况。
发展物质文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它是整个文明体系的物质基础,是其他文明发展的依托和支持;而精神文明作为文明体系中社会生活方面的精神成果,为其他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制度文明则为其他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就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而言,它们都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它们所处理的关系是有区别的。物质文明主要与物质资料生产和物质需要相联系。自然生态系统虽然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但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只有以实际行动去改造自然界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物质文明所涉及和要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地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而生态文明往往与“反生产”相联系,“反生产”不是向大自然进行索取,而是向大自然进行补偿,它力图克服因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环保产业的许多活动就属于此类。生态文明还与生态需要相联系,生态需要是人对充足而健康的生态资源和对宽广而清洁的环境的需要,比如对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宜居的生活环境等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设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沙漠治理等生态建设活动,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因此,生态文明所涉及和要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改善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见,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方面,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就生态文明的存在形式而言,有的观点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类实体性的文明形式,它们具有独立性、主导性的特征,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依赖性或依附性的文明形式。”[3]但事实上,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和形式,因为生态文明作为人们有意识地建立和维护的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不能简单地归并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虽然生态文明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恐怕就不能将环保产业简单地归并在物质文明中,如果说生态文明具有依附性,也只是部分地依赖于物质文明或是与物质文明相结合的。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制度的建立会极大地推进生态文明的提高,但这只能说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说明人类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增添了新内容,是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进步,不能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就表明生态文明依附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这就像科学进步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但不能因此认为物质文明依附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种物质关系与物质文明有关,但不等同于物质文明,只是这一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与传统的物质文明建设模式即传统工业相冲突,因而我们必须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在创造和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不损害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
三、实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定位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观念上、制度上和物质手段上加以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文明的建设中,并正确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
第一,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它们满足着人们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们在人类活动的推动下各自按照特定的规律发展着,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般说来,四个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但只要基本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四个文明就能够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但如果它们出现严重失衡,不仅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对其他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制约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而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并反过来阻碍着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人们的最基本的生态需要的满足受到损害。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成了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四个文明的建设要协同进行,而且物质文明的建设仍然是主要的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场不能变。但为了补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在搞好生态文明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相关建设,如通过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生态观念和生态责任意识,加强生态普查和生态研究,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真正将四个文明建设协调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顺利进行。
第二,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长期以来,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工业革命以后,生态文明出现倒退,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建立和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传统价值观念和工业技术的弊端,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末端治理的环保技术,并开始重视环境建设。60 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但在80年代以前,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分离的。由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同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为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提供了可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物质文明建设的生态化转向,即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不致于对自然生态系统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造成危害。物质文明建设要依靠技术的进步,但传统工业技术正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传统工业技术从物理学和化学上来看是好的,但从生态学来看却是不好的,应用这种忽视或违背生态学规律的技术,必然导致资源、环境和生态危机。因此,开展生态技术创新,开发生态技术或实现技术生态化是物质文明建设生态化转向或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基础和途径。
第三,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适度的张力。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借助于技术手段实现自然界人工化或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人工自然的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进步的状况,“对现代文明有最重要意义的是自然的人工化和人工自然的创造,也就是说,文明化与人工化是成正比例关系的。”[5]但人工自然的创造是以天然自然为基础和来源的,人工自然的获取过程以及人工自然的存在还会不同程度地对天然自然产生消极影响。这就决定了人工自然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不能无止境地随心所欲地改造天然自然,即改造天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这个限度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要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适度的张力,生态研究与生态规划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这要求区分哪些天然自然是不能改造的,哪些天然自然可以部分地改造和怎样改造。
当然,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并不是要抑制人的需要和限制人类的发展,而是调整人的活动范围和技术发展方向。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的满足,并不是靠扩大自然改造的范围就能实现的,而是靠技术的进步,借助于技术手段不断推动人工自然向高级发展而不是扩展。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积极地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
[1] 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2004(8):6-7.
[2] 王敏,于洋.文明体系的AGIL 功能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6):53-59.
[3] 邱耕田.对生态文明的再认识——兼与申曙光等人商榷[J].求索,1997(2):84-87.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01).
[5]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