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

2013-04-07李思睿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卫勤卫生能力

赵 多,孙 泳,李思睿

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赋予军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后勤发展的新要求。军队卫勤担负着维护军队成员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职能,兼具 “保障队”和“战斗队”双重属性[1]。按照建设打仗型后勤要求,推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对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形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战争,激光、微波、粒子束等高技术和新概念武器广泛应用,新型伤类增加,伤情复杂,对医疗救治和医学防护提出新挑战。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给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挑战。非战争军事行动拓展了军事实践活动领域,丰富延伸了军队卫生工作内容。卫勤力量既要保障执行任务的官兵,也要对受灾民众实施救援,特别是在现场搜救、伤病员抢救、疫情防控等行动中,不仅具有保障性,而且具有战斗性。

随着战争形态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医学科技进步,军人健康内涵不断拓展,由一般社会人的“状态健康”向军事战斗员的“能力健康”转变;军人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由疾病防控和伤病救治向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转变。同时,现代战争中,心理疾病导致非战斗减员比例逐步上升,甚至超过战斗伤亡率。卫勤保障不但要重视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疾病的防治能力。

2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

长期以来,各级坚持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龙头,紧紧围绕提升平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着眼使命谋发展,科学统筹搞建设,凝神聚力抓落实,建立卫勤力量体系更加完备,卫生战备建设扎实推进,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经受考验,学科技术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协调发展、整体跃升的建设局面。但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常态化推进和建设“打仗型”后勤要求看,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还存有不少矛盾问题和短板弱项,影响和制约着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快速跃升。

2.1 部队卫生机构功能发挥及基层卫生工作管理有待增强

主要是医务人员临床实践锻炼机会较少,且进修计划难落实,技术水平提升缓慢,平时技术储备不足,完成本级救治任务的能力较弱。同时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医务人员结构编配不够合理,旅团后勤没有编设卫生科(股),卫勤指挥链条不够顺畅,旅团卫生队不具备机关职能,平时指导营连卫生工作关系不够顺畅、协调有困难,战时旅团救护所无法对营连一线救治实施有效组织指挥。

2.2 卫生战备训练工作和为军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医院工训矛盾突出,存在训练层次不够高,训练针对性不强,训练和任务结合不紧、平时和战时结合不紧、训练与预案结合不紧的现象。在日常医疗服务保障中,有的医院优先制度落实不够好,不能将最好的专家、设备优先服务于部队官兵和老干部,优先不优质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服务质量与上级要求和官兵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反映在服务保障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锻炼和增强。

3 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抓认识转理念,着力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创新思路着眼打仗型后勤建设实际,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打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思想根基。牢固树立“打仗”的观念。以时不我待和打仗的心态抓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破除以“不打仗”心态作打仗准备的消极心态。牢固树立全面过硬的理念。卫勤力量不仅要具备组织指挥、基地保障、机动支援保障、药材保障等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具备大批量伤员救治与后送、高技术和新概念武器新型伤类救治、心理疾病防护干预等专业救护能力,还要具备各种复杂环境下生存能力和战时自我防卫能力,决不是单纯的包扎、固定、搬运、后送和搬箱子、打帐篷等简单动作。牢固树立整体协调的理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卫勤系统也自觉纳入其中,融入实时感知、高效指控、精确打击、快速机动、全维防护、综合保障集成于一体能力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卫勤保障效能。建立指挥机构联合一体、保障力量多元一体、保障内容通专一体、保障空间多维一体,协调一致的卫勤综合保障能力,切实克服就卫勤讲卫勤的单打独斗、军事与卫勤分离的倾向[2]。

3.2 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提高部队建制卫勤保障能力 部队建制卫勤力量是增进官兵健康,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线中坚力量。要加大卫生机构建设力度,配齐卫生装备,更新补充医疗器材。要将医疗用房纳入部队整体规划,逐步解决基础建设滞后问题。加强卫生经费管理,专款专用,重点保障好官兵看病、吃药及卫生防病。发挥现有卫生人员作用,确保在岗在位,推行“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方式,提高保障效能。增强基层医疗救治能力,抓好医院业务帮带帮建基层卫生机构工作落实,支援医疗设备、培训技术骨干,实现“三个完善、四个增强”的目标。部队基层卫生机构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尽快补齐短板,不断提高业务技术,增强服务功能。

3.3 抓重点铸铁拳,着力提高机动卫勤力量保障能力 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打赢”要求,重点抓好战略机动卫勤力量和国家级应急卫勤力量建设。提高卫勤组织指挥能力,分批轮训骨干,提升卫勤指挥员综合素质。提高卫勤应急机动能力,根据担负的任务修订完善预案,进一步搞好战备器材库室建设,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方案演练。提高专业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考、比、拉机制的作用,结合“当能手、树标兵”训练活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增强岗位履职能力。突出现代战伤救治、危重患者抢救,积极开展反恐、处突、救援等卫勤保障训练。搞好任务对接,积极开展联合训练。提高野外生存适应能力,结合执行重大任务,组织野外生存训练,全面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3.4 抓内涵促发展,着力提高后方医院综合保障能力 后方医院是基地保障的中坚力量,是平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依托和支撑。要瞄准战场要求,走医院内涵发展、特色取胜的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保障打赢的综合能力。提高战时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对战时医院工作特点规律的研究,提高大批量伤员救治的组织指挥、医疗后送、支援保障和多方协同能力。建强特色优势学科,加大对全军和军区重点学科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其技术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军事特色,加强对新概念武器致伤机理和救治技术的研究,提高战时伤病员的救治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和落实人才学科建设规划,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协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和鼓励优秀骨干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医疗科研机构进修轮训、访问交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尤其对军人专用诊区、专用检查室、军人及老干部病房等优先配置,优化就医流程,将建设发展成果首先服务于部队官兵和老干部。大力弘扬“忠诚使命、精医厚德、至诚服务、求实创新”医院文化,努力实现军人就医“零自费”、住院“零待床”、检查“零审批”、就诊“零障碍”的目标。

3.5 抓动员聚合力,着力提高军地联合卫勤保障能力 搞好国防卫生动员工作,建立军民一体、联合保障的有效机制,是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战区卫生动员潜力调查,准确掌握卫生资源可动员潜力,摸清战区地方卫生资源情况及可使用程度,逐步完善卫生动员综合数据库。根据军事斗争作战需求和地方卫生资源状况,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组织制订切实可行、完善配套的卫生动员方案,把卫生动员的对象落实到单位、床位和人头,并明确战时动员的方法、步骤及措施。加强对动员卫生力量针对性训练,组织带实战背景的卫生动员演练,练指挥,提高动员组织指挥水平;练协同,提高与地方卫生部门的协调能力;练实兵,检验战时动员方案的可行性;练技能,有计划地对地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现代战伤救治知识和技术,确保能对部队作战实施及时高效支援。

3.6 抓持续谋长远,着力完善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制度机制

要建立完善常态化卫勤建设机制。形成规范的战备方案计划,规范的战备基础建设,规范的战备行动秩序和规范的战备演练训练,始终保持“两个不经”的战备状态,确保平时拥有高质量卫勤保障生成能力,战时保持不间断卫勤保障释放能力[3]。要建立完善作战型卫勤建设机制。将战略机动卫勤分队和国家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纳入作战体系建设,与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同步训练、同步演练、同步考核,形成持续抓、齐头并进的建设格局,打造卫勤保障的拳头力量,始终保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要建立完善精确型卫勤建设机制。根据担负的职能任务和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作战地域、不同军兵种保障特点,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殊保障要求,超前谋划,科学预测,把卫勤保障方案订实订细;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化、医院数字化建设成果,加大卫勤力量信息化建设水平,实时掌握卫勤保障装备、物资器材数量与状态。要建立完善立体型卫勤建设机制。针对未来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勤力量可能随时承担的陆地、空中、海上、水下,以及国际维和、灾害救援、突出事件等多样化立体型卫勤保障任务,卫勤力量都要做好能力储备,关键时刻实施高效保障。

[1]刘 柳,杜国福.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7,41(1):24-25.

[2]曹文献,钟贵陵.论体系作战卫勤保障能力建设[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9,56(3):125-127.

[3]黄成林.论应急作战后勤保障能力[J].后勤学术,2007,379(11):1-3.

猜你喜欢

卫勤卫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卫生与健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卫生歌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