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康肾口服液治疗慢性肾炎的对比观察

2013-10-17赵京生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血尿口服液

赵京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简称慢性肾炎,其病程长,病情迁延,可有肾功能进行性减退,预后差异很大,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1]。1999 ̄02—2009 ̄03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自制康肾口服液治疗慢性肾炎40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80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制定的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中医症候群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的慢性肾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合并有严重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康肾口服液治疗组400例,男 258例,女 142例;年龄 18~60岁,中位年龄 36岁;平均病程(6.3±2.5)年。 对照组 400例,男250例,女 150例;年龄 18~65 岁,中位年龄 32 岁;平均病程(7.2±3.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ACEI、糖皮质激素、抗凝及西药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肾口服液(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生产,主要成分为人参、黄芪、白术、芡实、淫羊藿、茯苓)10 ml,口服,3次/d。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及酸腐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谨防淋雨、受凉。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血压、水肿等症状,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 按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制定的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中规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腰脊酸痛、疲乏无力、面浮肿胀症状消失,血尿、蛋白尿减少≥70%,或血尿、蛋白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下降≥70%,或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腰脊酸痛、疲乏无力、面浮肿胀症状减轻,血尿、蛋白尿减少≥30%,血压下降≥30%,血肌酐/尿素氮下降≥30%。无效:腰脊酸痛、疲乏无力、面浮肿胀症状无减轻,血尿、蛋白尿减少<30%,甚至更多,血压下降<30%,或升高,血肌酐/尿素氮下降<30%,或肾功能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χ2=35.526,P<0.01),表明肾康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表 1 两组慢性肾炎治疗效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均有减少(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肾康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在降低尿蛋白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见图1。

图 1 两组慢性肾炎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

3 讨 论

慢性肾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肾脏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病因,其病因复杂至今未明,是国内外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2]。对症支持联合延缓肾功能减退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策略,其中定期随访、合理血压控制、对24 h蛋白定量超过1 g患者应用RAS抑制剂被证实确切有效,已在临床广为推广[3]。虽然西医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仍不可避免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是慢性肾炎传统治疗方法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动物实验表明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如大黄、冬虫夏草等具有活血、抗纤维化等作用,但其疗效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深入研究中药对肾脏病的作用并探明其机制,可能为慢性肾脏病防治提供更多有效方法。

慢性肾炎归属于中医学“水肿、腰痛、尿血和虚劳”范畴。其病变涉及肺脾肾三脏,重在脾肾,其病理机制为病延日久,脾肾虚损,兼夹瘀血。盖脾虚则生化乏源,统摄无权,肾虚则封藏失职,下之失其固摄而蛋白之外精徽外泄于尿,如此反复不已,终成顽疾。笔者针对病机,采用黄芪、人参为君药补肾固脾,固摄益精;淮山药、白术等健脾生精化源,淫羊藿、芡实、金樱子温阳固本升清;地龙、红花化瘀血通经活络。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方中黄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肾脏血流灌注,改善肾脏微循环和消除过氧化脂质,抗氧化自由基,保护肾组织细胞,同时还有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4],其与人参都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红花、地龙等又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栓等功能[5],黄芪、白术等还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如此组方缘于补肾健脾、固本补虚、化瘀行水之理,切合病机,故对慢性肾炎(脾肾两虚型)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51.

[2]Chadben SJ,Atkins RC.Glomerulonephritis[J].Lancet,2005,365(9473):1797-1806.

[3]GISEN Group.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of ramipril on decline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risk of terminal renal failure in proteinuric,non-diabetic nephropathy[J].Lancet,1997,349(9069):1857-1863.

[4]彭卫华.黄芪治疗肾脏病的现代药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10):614.

[5]单 彪,武金霞,张瑞英,等.地龙的药理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6(26):77-80.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血尿口服液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