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2013-04-07王
王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王姣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的关注,展现了中国各地美食和中国文化。从西方修辞学中的诉诸情感的角度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希望能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一些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西方修辞学;诉诸情感;受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重播以后仍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关注。下面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简要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 西方修辞学与修辞学的三种诉诸模式
西方古典修辞学来源于法庭演说,是一门如何进行演说和论辩的艺术。二战以后,西方修辞学充分利用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门有效地使用话语的综合性语言理论”。[1]
不管如何发展,西方修辞学中关于如何说服人、劝服人和打动人的研究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焦点。西方古典修辞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修辞学》中提出了三种修辞术,有人称之为诉诸模式,即诉诸逻辑、诉诸气质和诉诸情感。诉诸逻辑是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等进行的推理论证来说服听者,诉诸气质指依靠演说者的性格的说服手段,诉诸情感指依靠使听众处于某种心情来进行劝服的手段。亚里士多德认为,懂得听众心理的演说者能够激发或控制听众的情感,所以是否诉诸情感也影响着演说的成败。[2]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往往能够把握受众心理,诉诸情感打动观众,感染观众,《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如此。本文尝试从西方修辞学三诉诸中的诉诸情感的角度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希望能对其他纪录片的制作有所启示。
二 情感诉诸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运用
具体地说,《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以下情感的表现来打动观众: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和感恩;辛苦劳作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丰富的生存智慧;对故乡的怀念以及与家人、朋友之间割不断的深厚感情。
1.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和感恩。
(1)传统古老的仪式。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了不少人们的祭拜活动,如吉林查干湖的渔民在快过年的时候有一次祭湖祭鱼的活动;在西藏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人们世代种植青稞,每在青稞成熟之前他们都要举行古老的仪式,在望果节上转地头以表达对自然恩赐的敬畏和感恩;浙江绍兴立冬的早晨,酿酒师傅在酒厂的老车间里恭恭敬敬地准备祭祀用的贡品、点蜡烛、放鞭炮,做这些都是为了请酒神,也是他们对自然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是如此,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再丰富的劳作经验也要靠自然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表达对于自然的尊重与敬畏的仪式也必不可少了。
(2)“猎杀不绝”。
由于自然的馈赠,人们得以生存下来,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自觉保护自然,做到“猎杀不绝”,如生活在云南香格里拉的卓玛以捡拾松茸、卖松茸为生,在挖出松茸以后,她会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埋好以保护菌丝,才能使新的松茸长出来,不只卓玛,村民们都会这样做;查干湖渔民拉上来的渔网中没有一条小鱼,因为他们的渔网网眼稀疏,只能捕获到5年以上的大鱼,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而这是渔民们口耳相传的严格规定。
2.中国人做人处事的态度及生存、生活智慧。
(1)勤劳坚韧、踏实积极的生活态度。
许多食材的获取都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尽管如此,王书辉、王德峰师徒仍努力地在黑乎乎、洋流活跃的海底捕捞海参、鲍鱼和海胆,因为他们知道环境越恶劣,回报越丰厚;在澳门以做陈皮鸭为生的阿伦每天都很辛苦,但他却因为获得认同而有一种满足感,同时他相信“苦尽甘来”这样一种在逆境中习惯坚持的信念;以晒盐为主要谋生方式的阿刘依然坚守在村里,他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虽然收入微薄,但他不怕辛苦,因为他知道只有辛苦劳作才会有所收获;阿添腊味店的腊肠远近闻名,依然是纯手工制作,虽然辛苦,阿添愿意守在腊肠店里,因为他知道多花一些心思,一定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这些无不表现了中国人勤劳坚韧、踏实积极的生活态度。
(2)顺应自然的生存、生活智慧。
生活在贵州的壮族人潘银少和黄兰荣将枫树叶子蒸煮后溶解出来的黄绿色的溶液为糯米染色,这种用植物给食物上色的智慧满足了人们对色彩的渴望,也保护了食物天然的品质;陡峭的大山里人们为了生存发明了梯田;在水稻里同时还养着鸭子和鲤鱼,不仅鸭子、鲤鱼肥美,还能促进稻禾的生长,因为鸭子和鱼的粪便可以为稻禾提供充足的养分,还可以清除虫害;由于蟹季短,价格昂贵,河蟹的美味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但是聪明的中国人却用极其普通的食材发明出一道味道与螃蟹味道十分相似的菜“赛螃蟹”;在山西,山多川少,蔬菜品种少,在副食上无法增加花样的主妇们为了提高食欲,在面食上花心思,一样面食百样吃,做出各种形状出来,这需要聪明睿智的想象力。
3.对故乡的怀念以及与家人、朋友之间割不断的深厚感情。
(1)对故土的坚守。
住在兴化的夏俊台和王元凤依然坚守在乡村,安享乡村生活,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平淡,给芋头浇水、施肥,午餐就是湖里的野生鱼和芋头红烧肉,菜的制作方法简单朴素,却也十分美味;同样的,住在黄土高原的老黄和老伴以卖黄馍馍为生,他们从凌晨三点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九点,虽然他们的孩子已经在城里安家,但老黄不愿意离开,过着自足而踏实的生活。
(2)离家的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金顺姬来说,故乡就是泡菜的味道,对泡菜的喜爱就是对家乡的不舍与眷恋;带着阿婆做的年糕,孩子们回到了城市,年糕成为延续对故乡情感和家人的怀念的一个载体;对于生活在北京的白波,母亲做的焖面做法简单,但因为是母亲做的,所以觉得焖面好吃,对焖面有特别的感情。
(3)家人、朋友团聚的幸福和喜悦。
美食也成为家人或朋友团聚的一条纽带。潘银少居住的下尧村举行长街宴,这不仅是分享美食的盛会,更是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对于潮汕的阿鸿来说,一家人团圆时吃糖葱,为团聚增加了一份甜蜜的味道。周赛群的女儿为家人下厨,厨师妈妈和外婆都为她打下手,虽然手法不熟练,口感也比不上专业的妈妈,但是注入在饭菜里的爱意是浓浓的;象征着团圆的食物还有饺子,对于白波一家人来说吃什么不重要,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观念随着饺子等美食代代相传。
三 情感诉诸成功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中情感的表现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原因就是创作者能真正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现状。
1.“家”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少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家庭的团聚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然而,许多人为了生计、为了理想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团聚成为一件难得的事情,但是美食却将家与游子联系起来,成为思乡的一个载体。
2.“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这始终贯穿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摄像机里记录的人们的生活无不是围绕着“食物”的,比如为家里人准备饭菜,采摘食物以此为生,或者是制作美味敬老、爱老,以及回家团聚等等。
3.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迅速,许多人远离乡村,远离自然,高楼大厦越建越高,但是离自然的淳朴却越来越远,城市环境随着车辆和人口的增多也变得恶劣,《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为切入点,探讨食材的选用与运用,而这些食材的采摘大多都是在乡间进行,都是由一些居住在乡间的普通人完成的,他们的快乐和艰辛都被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些无疑唤起了人们尤其是城市里居住的人对乡间、对自然的记忆。
4.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少动植物灭绝,而还有一些人“猎杀不绝”,为子孙后代延续自然的馈赠,这样做自然会得到人们的赞同与认可。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充分运用了诉诸情感的修辞术的结果,这说明纪录片要打动人需要从对情感的表现入手,而对情感的表现来源于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晓之以情”。
[1]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亚里斯多德.修辞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ClassNo.:H03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ntheSuccessofABiteofChinainTermsofWesternrhetoric
Wang Jiao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A Bite of China is a kind of documentary concerned with food, which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from audience. It shows Chinese foods and culture. The essay analyses the documentary through the view of pathos in western rhetoric to enlighten the producer of documentaries.
A Bite of China; western rhetoric; pathos; audience
王姣,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1672-6758(2013)12-0147-2
H0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