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的护理

2013-04-07杜艳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抗结核结核脊柱

杜艳红

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首位,其中以腰椎结核多见,其次为胸椎结核、颈椎结核。2009—02—2011—11笔者所在科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椎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2~67岁。胸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6例,胸腰椎结核2例;其中入院时已伴有完全截瘫2例,不全截瘫3例。所有2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其中1例截瘫患者能下床行走。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胸腰椎结核患者经济情况多数较差,且常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和经济的主要来源者;而相应的手术、麻醉及内固定器材费用相对较高,几次手术不愈合后,更是悲观绝望;同时该病病程较长,抗结核药使用时间长达1~2年,用药过程中可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护士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患者以关心、理解和安慰,通过与患者沟通,向患者提供现身说法的范例,请成功做过同类手术的患者讲述亲身感受,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顾虑,以积极配合手术;详细向患者讲解术前各项准备的重要性及配合方法,简要介绍手术过程,对于症状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上给予关怀照顾,使他们振奋精神,增加信心。通过以上宣教,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高治疗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提高手术耐受性 卧床休息,减少负重,降低机体代谢和消耗,增加体重,有利于体质恢复和全身状况的改善,加强合理营养摄入,确保足够的蛋白质,防止营养不良,可提高抗结核药物效果,应保证术前血红蛋白>100 g/L,白蛋白>50 g/L。

2.1.3 抗结核药物治疗 胸腰椎结核术前要求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很多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急于手术,认为经手术后疾病方可治愈。针对这种患者,护士必须认真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详细给患者解释清楚,以免引起医患纠纷,能够使患者主动自觉服用抗结核药物。并认真观察和询问用药后反应,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更换其它药物。并应向患者说明有些药物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师,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2.1.4 加强营养 胸腰椎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加强营养支持对手术的耐受及疾病的恢复都至关重要。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鱼类、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形等,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保证养分的供给和吸收。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术后组织修复能力。全身消耗较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新鲜全血、白蛋白,以改善贫血状况,增强机体素质。

2.1.5 术前常规准备 查看患者各种辅助检查是否完备;严格术区备皮;药物过敏试验;术前备血;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术晨常规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手术医师;术前留置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及全身护理 妥善安置好患者,置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去枕平卧4~6 h,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床旁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避免痰液阻塞气管,发生肺炎。搬运时勿使患者脊柱扭曲,尽量维持在中立位卧于硬板床上。对于伴有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常采取被动体位。部分患者因害怕切口疼痛而拒绝翻身或不愿配合翻身,需向患者及家属讲清翻身的意义,以取得配合。一般翻身1次/2 h,翻身时保持头、颈及肩一致,用力均匀,各段脊柱水平一起,避免脊柱弯曲。

2.2.2 引流管护理 脊柱结核术后,为防止手术创面渗血及渗液,预防感染,常规置引流管。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若引流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多,色鲜红,考虑为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引流管长短要适宜,如过短翻身时可能不慎将管子拉出,过长则易扭曲、压迫,造成引流不畅。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1次/1~2 h,将引流管远端折曲,挤压引流管近端,以防止凝固血块堵塞引流管。

2.2.3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患者主要的不适感觉。首先向患者说明疼痛机理,减轻患者紧张心理,调整体位使患者卧位舒适。检查引流袋是否受到过度牵拉,检查镇痛装置是否通畅,然后通过聊天、看书及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2.2.4 腹胀、腹痛的护理 由于麻醉或手术后胃肠功能抑制,手术牵拉或术中损伤迷走神经、腹膜后血肿抑制了胃肠蠕动功能,及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等原因,多数患者出现腹痛腹胀,需要细心观察和精心指导。术后6 h后可进流食,避免牛奶、高糖食品,可以预防性的腹部热敷和按摩;摄入粗纤维食物,如香蕉、韭菜、芹菜等促进排便。便秘时可用开塞露塞肛或灌肠处理,定期检测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低血钾,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禁食等处理。

2.3 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①术后第1天,帮助患者做被动的直腿抬高练习,预防神经根粘连;②术后第2天,做主动的直腿抬高和膝、髋关节的伸屈活动练习,截瘫患者做相应的被动练习;③术后第2周在医师的指导下做腰背肌锻炼;④术后第3周,指导患者可以带支具下床不负重行走,但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⑤术后第4周可以在床旁进行负重的抬腿及屈膝、屈髋运动、下蹲运动和缓慢行走,但一定要保持脊柱直立,腰背部不能过度前屈、后伸、旋转;运动量由小到大,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度。

2.4 出院指导 由于脊柱结核患者治疗时间长,且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彻底治愈。因此,必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重视与配合,出院指导尤为主要。①继续适度功能锻炼以促进肌力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②适当休息,合理调节饮食,保证营养供给;③规范服用抗结核药物,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沉、肝功能和听力等,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④定期门诊随访,观察植骨块融合情况。

猜你喜欢

抗结核结核脊柱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