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刀治疗子宫肌瘤60例
2013-04-07张保燕
张 华,张保燕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临床逐渐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黏膜下肌瘤的微创治疗。现将2007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子宫肌瘤60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B超诊断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治疗适应证:①瘤体位于宫腔内(有蒂)、黏膜下(内突),或肌璧间靠近黏膜有压腔;②除外恶性病变、全身性疾病等;③肌瘤大小不限。其中有蒂肌瘤12例,突入宫腔和压腔的壁见肌瘤48例;肌瘤直径1.3~7.8 cm;年龄31~52岁。所有患者均有月经增多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等。合并重度贫血患者3例,中度贫血患者13例,轻度贫血15例。术前常规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血糖检查。
1.2 治疗方法 使用消融刀为半边天BBT-RF-E型多功能妇科治疗仪。选择月经干净后或经量减少后实施手术。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膀胱适当充盈,将电极板置于患者臀部,术前外阴、阴道消毒、铺巾,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固定,将消融刀沿阴道、宫颈进入宫腔,由有经验的B超医师确定进刀的部位和方向,在B超严密监测下将刀尖缓慢进入肌瘤中心,B超纵切及横切观察确定刀尖在肌瘤内部,预设功率30 W,按压刀柄上的开关开始工作,直至自动报警,治疗过程中B超可观察到消融刀附近肌瘤组织回声逐渐增强,位置不变上下左右旋转刀尖的方向直至该处组织完全凝固。如肌瘤较大,1次凝固不充分,需在B超引导下将刀尖进入肌瘤内部回声低的部位再次电凝,直至全部或2/3以上的瘤体在超声下呈现强回声光团为止。对12例有蒂的黏膜下肌瘤,在B超监测下用消融刀探及瘤蒂并沿瘤蒂行环形电凝、直至瘤蒂断离,钳夹取出肌瘤。术后门诊观察2 h,抗生素预防感染3~5 d。
1.3 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术后2、6、12、24个月随访至今,并由做手术的同一超声医师做超声检查,了解患者症状改善、肌瘤大小改变及贫血纠正情况。
2 结 果
2.1 术中情况 所有手术均在门诊完成,治疗时间5~52 min,平均27 min,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中无不适,阴道流血10~50 ml,平均32 ml,术中无子宫穿孔、大出血、肠管及膀胱损伤等并发症。
2.2 术后随访 部分患者术后2~3 d有轻微的下腹胀痛,全部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阴道排液,术后2个月随访月经明显改善,贫血症状纠正,12例带蒂肌瘤患者术中即取出肌瘤;余48例中,18例2个月复查时肌瘤已自行排出,21例术后2个月在B超引导下行诊断性刮宫取出肌瘤,另有9例因肌瘤较大(>5 cm),术后2个月仍不能取出则在B超引导下再次消融,间隔1~2个月再次取瘤。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肌瘤全部消失,治愈率100%。随访至今其中5例术后妊娠,3例因无生育指标行人工流产,1例自然分娩,1例因有剖宫产史者再次行剖宫产分娩。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妇女的20%~30%,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约占10%~15%,因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月经量增多的临床症状出现早且较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严重的贫血等并发症。以往的治疗往往是行子宫切除,不仅破坏了生殖系统的完整性,影响卵巢功能,同时给患者造成身心的伤害,近几年常普遍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治疗,但要求操作技术较高,难度大,风险高,需住院观察。
射频消融治疗原理是利用射频电极发出的高频率射频波激发组织细胞中的离子运动,离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至70℃以上时,可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溶解、机化、脱落等,从而达到介入治疗肿瘤的目的。
本组患者子宫肌瘤在宫腔内(带蒂)或突向宫腔(包括部分突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消融刀在宫腔内或近宫腔操作,不易发生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而且肌瘤经凝固、坏死后可经宫腔、阴道排出,具有穿刺简单、定位准确、疗效确切等优点,是射频消融治疗的最佳适应征,本组无一例发生出血、感染、副损伤等并发症,治愈率100%,手术经生理通道操作,几乎无创,患者恢复快、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也不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可门诊治疗,必要时可重复治疗,易于被患者接受。
消融刀治疗子宫肌瘤常见的并发症是副损伤,因射频产生热效应,如穿透子宫壁可造成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如肠穿孔等,因此要求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浆膜下肌瘤或靠近浆膜外突明显的壁间肌瘤不适合做消融刀治疗,还要求B超医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在治疗过程中B超始终动态观察,准确显示刀尖在瘤体内的位置,同时需要治疗医师与超生医师密切配合,控制好刀柄,穿刺力度不能过大,进刀速度不能过快,防止穿透子宫造成副损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因孕晚期有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不提倡应用该方法治疗。对于接受该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应详细评估,排除肌瘤恶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