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口译大赛对高校口译教学的启示

2013-04-07邵春美

关键词:口译大赛课程

邵春美

(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一 全国口译大赛简介

中译杯首届全国口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于2010年4月拉开帷幕,经过初赛、大区复赛以及全国总决赛三个主要环节于2010年10月底顺利结束。大赛设立了英语交替传译、英语同声传译、日语交替传译、日语同声传译及法语交替传译等五个比赛项目,共有来自全国四百多所高校的千逾名选手参加。中译杯第二届全国口译大赛于2012年6月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圆满结束,同样经过了复赛、大区大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这两次比赛为全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检测自己综合口译能力的平台,也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对于高校的广大口译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检验教学成果、弥合差距以及与各高校同行们彼此交流的良机。

大区决赛及全国总决赛的题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英译中段落口译、中译英段落口译及对话互译,均要求选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适当的口译技巧,相对完整地对源语内容进行交替传译。英语交替传译及同声传译考察的主题主要包括世界经济、外交与国际关系、世界局势、对外文化交流及近一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考察参赛选手对基本口译技巧的掌握及运用,如记笔记的能力、信息重组及双语互译等技能。

二 大赛对高校口译教学的启示

1.大赛的评分标准对口译教学评估的启示。

大赛的评分细节(以优秀为例)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质量(50%)(源语的信息完整传达,语气和风格与源语一致),技巧运用(30%)(目标语表达流畅,能够综合运用增、减、转、省等口译技巧,选词贴切,表达符合目标语习惯)以及职业素养(20%)(状态稳健,充分展示职业口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和整体风貌,非言语交流能力强)。该评分细节与英语专业高年级口译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是具体衡量口译教学质量的细化与量化,承担口译课程的教师可在日常口译教学中据此对学生在口译练习与口译工作坊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口译课程对英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颇具挑战性的专业课,因为该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听、说、译三方面的技能,更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在口译教学中可将上述评分细节做为考察学生的评判标准,在教学中有侧重地在这几方面引导学生,比如在课堂练习后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这些标准针对自己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提高和训练。另一方面,“评估目的显然是评估模式的决定因素”,“种类评估目的肯定有不同的侧重点,也就会借助不同的标准权重比例和评估方式。”(蔡小红,2007:27)同样,全国口译大赛的评分细节与口译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译质量做出评估之间存在差异性,前者关注的对象都是较擅长口译的选手,其目的是优中选优,而后者关注的对象是口译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评估的目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并促进教学。因此大赛的评分标准对口译教学的最大启示从宏观上为教师的口译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有利于老师在日常口译教学中发掘在口译方面有潜质的学生。

2.大赛与教学的互动式关系。

除某些已开设口译专业的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在三年级甚至是四年级才开设英语口译课程,虽然大一大二的课程很多都是口译课程的先修课程,但多数学生对如何做好口译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方法,不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高校口译教师如以报告、讲座等形式能够让对口译感兴趣的学生提前获得有效的信息,如怎样进行口译的训练、如何有效地汲取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口译员的素养及身份等,学生对未来的口译课程则会有清晰的脉络并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先期准备及良好的基础既为有效的口译教学提供了保障,也为自身口译能力的提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经常在校内举办口译比赛及模拟会谈口译等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口译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组织一年一度的口译大赛,向全校学生开放,提供面对观众和大型场面的锻炼机会,”(王斌华,2006:73)并将实践观摩做为口译课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同时应鼓励外籍教师加入其中,如陪同外教购物、旅游或去医院等均是良好的锻炼学生口译实战能力的机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均可从口译比赛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教学的成功更有助于口译职业化的发展,反之亦然,口译教学的提高必然带来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口译比赛中。

3.大赛对口译教学内容的启示。

第一,初赛和各大区决赛的口译内容涉及的全部是社会热点问题,虽然覆盖面较广,具体涉及到了政治、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等方面,但却是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时事内容。比如第二届大赛决赛部分中译英段落的主题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领导就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答记者问”。比赛的题目对口译教学的最大启示就是不能拘泥于书上的内容,口译教师应做到紧抓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并选取难度适中的材料进行课堂上的操练。口译教材上的练习内容对于口译技巧及语言能力的提升的确有所助益,但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及时更新。口译课程是一门技能型课程,不同于知识型课程,所以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并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口译资料无处不在,教师更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起步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要演示口译技巧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第二,多元化的听力训练也极为重要,不但体现在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不同上,而且应注意汉语中不同地区的发音。比如在首届大区决赛中汉英段落口译的题目是关于国际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该段文字是真实的材料,但发言人的汉语发音并不标准,所以出现了部分选手未译完即离场的情况。究其原因,不标准的普通话对听力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口译笔记环节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导致最终译入语转换极为困难的情形。平时口译教学中多数教师会注重让学生听不同国家如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英语语音,但存在部分或完全忽视了汉语也存在不同腔调和口音的事实,因此在以后的口译教学中也应涉及汉语不同口音的听音转换练习,这样会让学生在遇到此种情形时不慌乱,从而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处理。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提高现场应变能力。比如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较难应对的场景和口译任务,让学生在学会处理问题的同时渐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唯其如此,学生在参加口译比赛及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才能胜任与口译相关的工作。“完美的口译效果就是端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行为表现以及熟练的语言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三个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杨玮斌,2012:52)这种完美的口译效果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应变能力才能达成,因此教师在口译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场合的口译困难做出良好的示范,并尽可能多地设计实战口译为学生提高该方面的能力提供机会。

4.大赛对加强口译师资队伍的启示。

“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全国总决赛的举行定于第八届全国口译大会/国际研讨会结束之后,这为来自全国的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提供了绝佳的交流机会,同时也为前来参加口译大会的专业人士提供了观看口译赛事的良机。口译大会召开前举行了“第六届全国翻译专业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第二届口译大赛也得到了中国翻译出版集团的冠名,这些均表明翻译界权威给予了全国口译大赛应有的重视。口译师资的壮大有赖于翻译界的重视,高校口译教师如能充分把握参会与指导学生的机会,多与外校同行进行交流,势必会对自我发展和提升有很大的助益作用。参加学术研讨会特别是国际性的研讨会能够拓宽视野辨清方向,同时为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找到新的思路;另一方面,观摩赛事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目前高校学生口译的实际水平,从而有利于弥合教学中的差距,更好地服务于口译教学。“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偏重科研的特点会促使众多同时从事口译教学与实践的教师将教学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任文等,2011:32)教学与科研的良好结合有利于推动口译教学向更深入、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只有口译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在提升口译比赛质量的同时使口译教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 结语

“口译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口译教学的性质。”(刘和平,2005:100)口译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多方面的力量,而全国性的口译比赛对口译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口译比赛有助于拓宽口译教学的思路,完善口译教学中涉及的教材、师资、学生和评估等各方面。全国口译大赛预计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且与多语种的口译大赛分开举办,更有利于高校口译教学对口译人才的选拔,对口译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各高校口译教师应顺应这一形势,在原有口译授课的模式中开拓新的思路,使得口译教学与人才培养和口译的职业化相得益彰。

[1]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2]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任文,杨平.迈向国际化:中国口译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第八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述评[J].中国翻译,2011(1):29-32.

[4]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杨玮斌.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J].上海翻译,2012(2):51-55.

猜你喜欢

口译大赛课程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