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根菇仿野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13-04-07吴春玲甘庆军鲍文辉黄卫华
吴春玲 甘庆军 鲍文辉 黄卫华 陈 丽
(1.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2.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 庆元 323800;3.浙江省丽水食用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浙江 庆元 323800)
长根菇又名长根金钱菌、长根奥德蘑、露水鸡枞等。其子实体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近几年驯化栽培成功的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为了提高长根菇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长根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长根菇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
1 栽培季节
根据长根菇出菇对温度的要求,其出菇期在每年的4~10月份,因海拔高度不同,出菇期有较大差异,在低海拔地区,出菇期较长,反之则较短。长根菇属菌丝长满后不会立即出菇的菌类,一般要求有 60天以上的养分积累期,因此栽培接种期应提前,以每年的 10~11月为佳,最迟可到翌年3月份。
2 栽培原料及培养料配方
栽培长根菇的主要原料为杂木屑和棉籽壳,添加麸皮、细米糠、碳酸钙、糖等辅料。随着栽培研究的深入,可用于栽培长根菇的农林产品下脚料种类不断增加。目前栽培主要采用以下培养料配方:①杂木屑39%,棉籽壳39%,麦麸20%,石膏1%,红糖1%,料水比1︰1.2~1.3,pH值自然;②杂木屑37.5%,棉籽壳40%,麦麸10%,玉米粉10%,石膏1.5%,红糖1%,料水比1︰1.2。
3 栽培场地选择
长根菇目前主要采用袋式覆土栽培,栽培袋规格有17×33(厘米)和15×55(厘米)两种。
3.1 发菌场所 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生产时,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菇棚就地发菌就地出菇;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
3.2 出菇场地 出菇场地是培养子实体的场所,必须具备子实体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具体地说,出菇场地要清洁,有散射光线,能保湿、保温,空气流通。塑料遮荫大棚是最为理想的出菇场地,具有保湿性能好、通风性优良等特点。
4 仿野生栽培技术
4.1 菌袋制作 长根菇栽培的菌袋制作与香菇生产的菌袋制作方法完全相同,包括配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拌料前棉籽壳必须先预湿,以确保灭菌彻底。
4.2 培菌管理 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培养室进行培菌管理,培养室要求通风,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温度过低时应加温,温度过高时则必须加强通风、洒水降温,以免烧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全袋,继续培养至60天以上,菌丝达到生理成熟,遇适温时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4.3 出菇管理 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袋内培养基的表面就会开始出现黑褐色的小菇蕾,此时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1)出菇场地的选择及整理。可选择塑料遮荫大棚作为出菇场地,也可利用林下的空地出菇。出菇前应做好菇棚整理工作,将菇棚平整成宽1~1.2米的畦,两边留足操作道,操作道稍低,以利排水。畦面中央下凹10~15厘米,用于排放菌袋,畦两边各留5厘米宽道,并撒少许石灰粉。
(2)割袋覆土。将有黑色菇蕾的菌袋割开,去掉塑料袋,平行排放于畦面上,菌袋与菌袋之间留2~3厘米的空隙。菌袋排好后,选择疏松,颗粒较细,保水性好,不易结块的山表土进行覆盖,覆土厚4~6厘米。
(3)温湿度管理。覆土后,上盖拱圆形塑料薄膜以利保温保湿,在7~10天内不喷水,一般保持土表湿润即可。在此期间栽培袋表面会在土壤中转为红褐色,这类似于香菇的转色,是长根菇出菇前为适应于土壤中的不利环境所必须经历的生长阶段。在此期间,遇低温时多盖膜,遇高温则要加强通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约经 25天,长根菇的子实体即可陆续长出,当菇蕾长出后,要增加喷水次数,以细喷多次为原则,且宜在早晚喷。菇蕾继续生长5~10天即可采收。
5 采收与加工
5.1 采收 长根菇子实体菌盖长至八分开伞时就可采收,采收时将长根菇轻轻拔起,用剪刀剪去带泥土的柄基或用清水洗净。长根菇的子实体生长成熟很快,在气温较高时一般应每天采收两次。不可等到白色孢子大量飞散、子实体倒下、菌褶变黄时才采收。
5.2 加工销售 长根菇宜鲜售,鲜食脆、滑;也可以晒干或烘干后分级包装,其干品香味较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