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规模化栽培常见的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2013-04-07闫新发白明峰
闫新发 白明峰
(1.西峡县神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4500;2.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河南 西峡 474500)
食用菌规模化栽培常见的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闫新发1白明峰2
(1.西峡县神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4500;2.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河南 西峡 474500)
食用菌;规模化栽培;管理人员;素质
众所周知,一个食用菌规模化企业的理想技术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而且要具备产业化管理所需的文化知识、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其中,基本技能与责任感是给公司带来效益的重要基础。仅经过短时间专业技术培训,或有一两年的试验性小模式栽培经历或多年家庭式栽培经历的人员都是难以胜任的。
如何选择和利用技术依托,解决、完善及应用尚不成熟、没有完全把握的技术问题,规避风险,稳步实现计划目标,是每一个规模企业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1 食用菌规模化栽培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许多食用菌品种如香菇、木耳、猴头菇、灵芝、金针菇、真姬菇、茶树菇、秀珍菇、白玉菇、杏鲍菇、白灵菇、榆黄菇、滑子菇、双孢蘑菇等在国内已形成较大规模栽培。几十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的政策性推动、科研单位和商业经营部门的应用性推广,使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不断进步,许多品种都由家庭式栽培,逐步转向适度规模栽培和工厂化模式栽培。而规模化、工厂化栽培,不仅需要有行政管理和商业化经营的职业性高等人才的组织领导,而且需要具有食用菌产业系统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的协同与配合。
(1)缺乏“无菌化”生产理念。无杂菌干扰的接种程序及洁净的菌棒培养环境是食用菌稳定生产的基本条件。有的技术员,对什么是“无菌小环境”,为什么会产生杂菌污染,以及怎么做到“无菌化”等知识不甚了解,这是导致生产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于技术员缺乏“无菌化”生产认识而出现较大问题的典型例子有:①河南省开封市一企业2000—2003年连续4年生产的菌棒染杂率都在27%~63%,且在遇到35 ℃以上高温天气时,全部软腐;②杭州市一机械化示范基地工厂化栽培秀珍菇、姬菇,接种成功率最高为85%左右,2005年出菇期出现大面积绿霉感染,导致生产管理失控;③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香菇示范场1998年整个菇场数万棒菌棒出现严重失水和杂菌污染,导致不出菇。
(2)不熟悉品种生物学特性。不同食用菌品种具有不同的种性,熟悉掌握一个食(药)用菌品种(菌株)的适宜栽培季节、栽培模式与管理方法,至少需要3个栽培周期以上的潜心研究与探索。如果仅将单一品种单一模式的自然季节栽培经验应用于规模化或工厂化生产管理,而不具备规模化生产的生产计划制定、程序管理设计、人员班组调配、生产技术培训、各环节的监督把关等相关经验或能力,就会出现生产环节的失控,轻则影响生产进程,重则影响投资效益,乃至造成严重损失。这是影响食用菌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技术员必须熟悉栽培品种(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其他品种(菌株)技术参数的差别,了解改变栽培环境或培养基条件等对栽培品种产生的影响。由于不同品种或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技术参数的要求不同,需多次(季或年的周期)反复验证才能明确。未经试验性栽培,难以有稳定的规模化栽培效果。
由于不了解品种特性而出现较大问题的实例有:①河南省灵宝市一企业2008年秋引进香菇868菌株,于9月下旬栽培,到第二年3月下旬才开始出菇,比原产地70天的菌龄延长一倍多,变成了150天以上;②新疆阿克苏建设兵团退休老干部米磐石的福利香菇厂,曾于1996年前聘请中外合资公司的技术员指导,结果连续三年不见出菇;③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曾于1994年聘用福建省香菇技术员栽培袋料香菇,同期引进11个菌株,栽培180万袋,其中只有一个菌株在冬春季节正常出菇;④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一家专业户2010年春从外地盲目购买香菇菌种,投资20多万元栽培5万袋,出菇季节不出菇。
(3)缺乏规模化管理经验。由于食用菌规模化管理对象是活的生物,不能靠单纯的技术和简单的生产运行程序管理,而要根据食用菌生长规律和特点调配安排人员采取应对措施。而分管人员的文化程度、思想意识、基本技能等差别较大,要使他们按照生产和技术要求完成任务,就需要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分配、指挥、指导和监督执行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管理态度,懂得一定的管理艺术与方法(规范制度),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生产目标。
2 应对措施
食用菌栽培无论规模大小,首先考虑品种(菌株)选用及投产后的效益;而后要面对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最敏感、最突出的是菌棒(菌包)的接种成功率,10%的菌包染杂,即意味着要损失20%以上的经济效益。
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如菌种的质量保障,菌棒(菌包)接种,菌棒培养过程的安全管理,出菇过程的杂菌抑制和产量保障等一旦出现异常问题,都需要合理妥善解决,须有简单又安全有效的应对措施,即使是成熟的经验,也须根据现场情况及品种特性灵活变通。特别是对杂菌感染类问题,所用方法和所使用原料(或药品)的实际效果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反复验证。同样,引进的外地品种(菌株)可能会发生生物学特性的改变,需要有2~3个栽培周期固定栽培模式的试验性应用过程,在准确掌握其技术参数情况下,才能应用于产业化生产。
例如,用于工厂化菌种生产的液体深层发酵设备,近几年来出现不少被闲置的现象,根据对生产现场的调查及对液体菌种生产工艺资料的分析,液体菌种生产出现杂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设计存在隐患,不能保障用户生产出合格菌种;二是制种人员对液体菌种“无菌化”操作认识不足,缺乏防止杂菌污染的有效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职责与效果挂钩。对中长期规划、生产计划及生产中的突发性问题,实行集体研究讨论制度,正确认识和研究外部经验,对于经验不足的处理措施,必须先行试验后,方可用于规模化管理程序,如消毒杀菌药品的实际效果,培养基配方对产量的影响等。
对于工厂化新品种引进及多品种开发,只有遵循“先经过小规模反复实验,参数基本确定,再进入规模生产”的规则,才能产生稳定的效益。
闫新发(1951— ),食用菌高级工程师。自1976年开始,从事西峡县的规模化食用菌技术推广和样板示范菇场管理工作,发表食用菌育种、液体菌种、规模管理经验等技术论文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