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失败者
——《嘉莉妹妹》的存在主义解读
2013-04-07张晓琳
张晓琳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州 福建 350015)
成功的失败者
——《嘉莉妹妹》的存在主义解读
张晓琳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州 福建 350015)
《嘉莉妹妹》中嘉莉为了极力摆脱物质的贫困,只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嘉莉只顾自己的感受,从不理会别人以及社会,为了获得物质快乐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最终成为一个追求物质成功却精神孤独的失败者。拟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试图分析嘉莉最终取得成功事实上是孤独悲剧的原因。
嘉莉妹妹;萨特存在主义;物质成功;精神失败
西奥多·德莱塞,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是与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大巨头之一。德莱赛出生于一个移民家庭,少年生活贫穷,常遭邻居歧视,这在他以后的作品中留下很深的烙印。他酷爱读书,23岁成为一名报社记者,29岁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姑娘嘉莉,她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残酷的社会现实击碎了她心中的美梦,伴随她的只有失业和病痛。为摆脱贫困,她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杜洛埃和酒店经理赫斯沃同居。与赫斯沃私奔后,在纽约由于偶然的机会她成了走红一时的歌星,挤入了上流社会,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物质财富。但是,那所谓的“上流社会”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呢?小说的结尾说到她感到无比地空虚,体会不到生活真正的意义,在寂寞和凄凉中,她坐在那摇椅里梦想着那渴望而不可求的幸福,孤独终老。作者巧妙地运用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使作品具有极强的社会表现力。如今重读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不难发现,嘉莉获得的物质成功,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她精神孤独的悲剧,嘉莉是个名副其实的“成功的失败者”。
萨特是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他独具特色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由”、“选择”和“责任”被赋予了独特的涵义。自由思想贯穿其著作中,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而支撑他自由思想成为体系的是他的行动、选择和责任观。[1]萨特首先肯定“个体的存在与自由”;其次, 自由就意味着选择,而选择后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再者,萨特也强调在自由选择的道路上,“个体与他者”的关系,人一旦做了某种基于自由的选择之后,不仅是在塑造自我,而且也是在影响他人。[1]而《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最终命运的形成与萨特存在主义的这三个方面是不谋而合的。
一 个体的存在和自由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强调自由。存在主义其实是一种“关于自由的学说”,存在即自由。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将存在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即“自在的存在”(being-in-itself)和“自为的存在”(being-for-itself)。前者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是物质的存在;后者是个体在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欲望来塑造自己时所获得的一种存在。[1]个体按照自己的欲望来塑造自己,实际上就是自由选择,追求真实的自我。人注定是自由的,注定了必须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意义体现于人的自由之中。
嘉莉有向往大都市繁华的自由,离家时虽然有点依依不舍,但是在她看来“家乡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2]她就像是个“装备不全的小骑士,正冒险出发去侦察神秘的大城市,梦想着某个遥远的将来她将征服这新世界,让那大城市俯首称臣,诚惶诚恐,跪倒在她的脚下。”[2]这正是存在主义追求个人自由的体现,深深地反映了存在主义个体的存在和自由的理念。
二 自我选择与社会责任
萨特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3]也就是说要进行自我选择。面对家中的贫困,嘉莉做出了自我的选择:只身一人到大城市芝加哥谋发展,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贞节和感情,她选择了与杜洛埃同居,而后又与赫斯沃私奔,最后如愿以偿地过上了她所希望的物质财富生活。嘉莉选择的道路为其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存在主义认为,人在进行自我选择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负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4]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中理想的“个人”应该是在进行自我选择的同时就必须得要担负起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
嘉莉初到芝加哥找工作谋生时处处碰壁,勉强接受了周薪4块半的工作,由于寒流生病,丢了工作,正在为生计发愁时,遇上了杜洛埃。一边是一直催促自己回家乡的姐姐和姐夫,“……脑子里想着留她住在这里是个负担。她得回家去,就是这么回事。这次走了,明年开春她就不会再来了。”[2]一边是不断劝自己不要回家另租房间的杜洛埃,“那里(嘉莉老家)什么也没有。芝加哥才是大有可为的地方。你在这里可以找个好房间住下来,买点衣服,然后可以找个事做做。”[2]嘉莉看着窗外繁华的马路。外面就是令人惊叹的大城市,只要有钱,一切是多么美好,她选择了鼓励她留在芝加哥发展并给予自己物质支持的杜洛埃的建议,搬离姐姐家,另谋发展。
嘉莉毕生只注重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没有担负起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萨特存在主义理想中的人,不仅要面对自身所处的境地作出选择,而且强调责任,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人就不可能成为理想中的人,就会遭受痛苦和迷茫。因此,造成嘉莉孤独悲剧的原因之一是她只注重自我选择,在进行自我选择时没有承担起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
三 个体与他者
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谈论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时,认为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4]萨特也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出发来看待他人及周围的事物的,总是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对象,即每个人都力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都企图占有他人。用萨特的话概括为“他人就是地狱”,即他者总是一个人在实现真实的自我过程中与之发生冲突并且必须克服的障碍。以上这些论述,都表明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对个体和他者之间关系的共同思考,即两者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立和冲突。
回到小说中,嘉莉与他人的关系便是“地狱式”的形象表现,为了生存来到芝加哥,投奔其在芝加哥的姐姐,但其姐姐和姐夫也在生活的困境中勉强自救。嘉莉好容易找了一份工作,但由于感冒而又将其丢了,于是嘉莉由于无法交给姐姐姐夫每周4元的生活费而受冷落。嘉莉长得漂亮,同时也爱慕虚荣,喜欢新衣服、向往好的生活环境,完全不甘于做一个清苦的小工。这时,她又遇见了来芝加哥途中火车上遇见的一个男人,嘉莉离开姐姐家,与这个男人——杜洛埃同居了。后来嘉莉遇见了这个男人的一个朋友——赫斯渥。嘉莉深深地被这个男人的魅力所吸引,于是他们之间有了一些微妙的关系,但很快被嘉莉的男人和赫斯渥的老婆同时发现。赫斯渥此时又无意中发现了他所为别人经营的酒馆里的10000多元的现金,他偷了现金又骗了嘉莉与其私奔到了加拿大,之后又跑到了纽约。由于经营不善,他丢了投资的事业,他们的钱渐渐地被花光,他们开始争吵,相互攻击。赫斯渥开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天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了以前作经理时的种种风情。终于他们不得不为生计而思考的时候,赫斯渥依旧得过且过,嘉莉便开始找工作,她当了临时演员,并慢慢走红,于是她越来越看不惯他了,她搬了出来与同事一起住。后来,她在好来坞大红大紫了,他却不得不为每天1角5分钱的住宿费而去要饭。
嘉莉一心向往大城市的繁华,怀着美好的梦想投靠姐姐一家,残酷的现实让嘉莉不得不离开姐姐家自谋生路,恰巧遇上了愿意给她提供物质需求的杜洛埃,原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定格了,没想到又被杜洛埃的朋友——赫斯渥身上的气度深深着迷,她背着杜洛埃跟赫斯渥私奔到纽约,现实的窘迫让嘉莉对赫斯渥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地转变,嘉莉离开他,成名后也不再理那个曾经深深让她着迷,现在却变得穷困潦倒的赫斯渥了。小说中描写的嘉莉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正是存在主义的理念,即两者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立和冲突。
德莱赛笔下的嘉莉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物欲熏心的“成功者”,但最终却是一个孤独者,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气息。可以看出:小说主人公嘉莉为了物质需要,选择了人生道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跟他人产生“地狱式”不同寻常的关系,却没有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最终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物质享受,却永远地失去了最平常的幸福,注定孤苦一生,在她那摇椅上渴望着从没有得到过的幸福。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嘉莉妹妹的结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她注定是个成功的失败者。
[1]陆春花.浅析萨特的责任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3).
[2]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M].徐菊,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6.
[3]黄忠晶,黄巍,编译.萨特思想小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ClassNo.:H106.4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yofSisterCarrieFromthePerspectiveofExistentialism
Zhang Xiaolin
(Sunshine College,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15,China)
Carrie is, to some extent, a cold-blooded and hard-hearted girl. She tries her best to pursue her dreaming life, but lost herself under the temptation of gorgeous material things.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Carrie becomes a successful woman who owns everything, but she is a loser spiritu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rtre's Extentialism, this paper intends to illustrate that her success in material life can be seen as a tragedy in spirit one.
Sister Carrie; Extentialism; material success; spiritual loser
张晓琳,讲师,硕士,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1672-6758(2013)11-0104-2
I10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