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乡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
2013-04-07刘娜
刘 娜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湘乡市地处湖南省中部,东临湘潭市,西靠娄底市,南接双峰县,北连宁乡县和韶山市。湘方言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言,它分成五片:长益片、娄邵片、衡州片、辰淑片、永全片。[1]湘乡方言属于湘方言中的娄邵片,是“老湘语”的代表语种之一。
汉语形容词大多有程度高低的变化。在普通话中,不但可以通过形容词本身的生动化形式来表示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在形容词的前面增加修饰性成分或者在它的后面增加补充性成分来表示。[2]湘乡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与普通话同中有异。下面对湘乡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中有方言特色的XA式状态形容词和形容词重叠式加以详细分析。
一 XA式状态形容词
普通话的单音节形容词,若要加以强化,一般只需在单音节形容词前面加程度副词“很”,构成偏正式词组即可,如“很白、很香、很胖”。湘乡方言则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直接用双音节状态形容词来表达,如“刮嫩”“拉粗”“滚壮”等(为方便称说,将这类状态形容词表示为XA式)。湘乡方言中的XA式状态形容词与普通话中的“很”加单音节形容词的格式语义相同,但是构词形式不同。[3]下面分别从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效果三方面对XA式状态形容词进行深入探讨。
1.XA式的语义特征。
根据XA式中的第一个音节语素“X”词性的不同,XA式状态形容词可分为如下的情况。
(1)“X”是名词性的。
A:笔陡(很陡)冰冷(很冷)墨黑(很黑)蜡软(很软)
B:梆硬(很硬)桕酸(很酸)梆紧(很紧)贡绿(很绿)
这种类型的A组,前一音节均可独立,后一音节有些可以独立,有些不大单用。前者是名词作修饰成分,后者大多数是可独立的形容词。B组中第一音节不能独立,整个词不能够扩展。
普通话里也有这样一些形容词,如“冰冷、雪白”,但普通话中的这些词和湘乡话中的这类形容词有很大的差别。一个最根本的不同是:普通话中的这些形容词,有的第一音节虽然也含有“很”的意思,但主要侧重形象化和性质特征方面,有的完全没有“很”的意思;湘乡话中的这类双音节形容词的“X”,不管是否具有形象性和性质特征,都含“很”的意思,而且主要侧重于“很”的意思。[4]尽管两者有些词字面意思完全相同,说出来的含义却不完全相同。
(2)“X”是形容词性的。
a:稀乱(很乱)稀碎(很碎)稀烂(很烂)稀散(很散)
b:焦干(很干)焦湿(很湿)焦青(很青)焦生(很生)
这一类的A组,第一音节“稀”能和不少形容词性的词素结合,但不能扩展,而且它已经虚化。B组中的第一音节“焦”极少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普通话中也有类似的词,例如:碧绿、绯红、清凉、闷热。这些词都是并列结构。因为“碧”也是“绿”,“绯”也是“红”,“清凉”含“清爽、凉快”之意,“闷热”是又闷又热,“清凉”“闷热”这类词所表达的,已经不仅仅是“凉”“热”或“很凉”“很热”的意思了。这和湘乡方言中的这类形容词是偏正结构,且“X”含有“很”的意思,根本是两回事。
(3)“X”是动词性的。
溜滑(很滑)溜圆(很圆)刮瘦(很瘦)刮老(很老)
拍饱(很饱)喷臭(很臭)绷紧(很紧)飞嫩(很嫩)
这种类型的词,不能扩展,第一音节的意义基本上都虚化了,除了标音外,只含有“很”的意思。
普通话中也有类似的词,如“滚热、沉闷、透亮”。但普通话中的这类词,第一音节用的多半是本义或引申义,并没有虚化。湘乡方言与之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总的说来,XA式状态形容词的前加修饰成分“X”,无论它是名词性的,还是形容词性的,还是动词性的,一经与单音节形容词结合成双音节形容词,就变成了副词性质的修饰性成分,它都含有“很”的意思。[5]XA式状态形容词表示很A的意思,比如“锋快”形容很快,“拉粗”形容很粗。
2.XA式的句法功能。
(1)XA式作谓语。
XA式状态形容词主要用作谓语,而且可以自由地充当句子的谓语。例如(本文例句来自笔者对湘乡话的实地调查和核对):
①那只西瓜溜圆咯。(那个西瓜非常圆。)
②弯豆绷硬咯,奶奶咬不动。(豌豆很硬,奶奶咬不动。)
(2)XA式作补语。
XA式可以放在“V得”后作补语,表状态。例如:
③狗肉炖得喷香咯,最好吃哩。(狗肉炖得很香,最好吃了。)
④他的脸晒得墨黑咯。(他的脸被晒得很黑。)
(3)XA式作定语。
XA式作定语时,它同中心语之间必须有结构助词连接。例如:
⑤我屋里养哩只滚壮的狗。(我家养了一只很肥的狗。)
⑥她拿哩只清甜的苹果给我。(她拿了一个很甜的苹果给我。)
(4)XA式作状语。
XA式作状语的能力较弱,只有极少数能够充当,如“飞快”“笔直”。XA式作状语时可以带结构助词,也可以不带结构助词。例如:
⑦汽车飞快地开起行嘎哩。(汽车很快开走了。)
⑧你往头前笔直走,一下几就到嘎哩。(你朝前面笔直走,不久就到了。)
3.XA式的语用效果。
XA式是附加式状态形容词,无论“X”原来的词汇意义是怎样的,与A的关系如何,一旦进入了XA式,它的本义便被忽略,只表示程度加深的抽象语法意义。而且X经常被重读和拖长,如果读得越重,音节拖得越长,表程度的意味也就越浓。这些都是表达程度的语用需求,湘乡方言采用XA式,主要是为了突出性质“A”程度很高,达到强调程度高的语用效果。
二 形容词重叠式
形容词重叠式在普通话和各大方言中都有分布,它是一种表达程度的重要手段。湘乡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能表示程度的格式主要有ABB式、AABB式、BA巴A式等等。[6]其中ABB式与普通话基本相同,AABB式与普通话同中有异,BA巴A式与普通话相比,极具方言特色。下面也分别从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效果三方面对形容词重叠式进行深入探讨。
1.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特征。
(1)ABB式。
在普通话中,ABB式比较多,如“红通通、亮晶晶、绿油油”。湘乡方言里,ABB式没有普通话那么多。例如:
矮驼驼短促促光闹闹细精精气鼓鼓
嫩霍霍风嗖嗖凉沁沁轻摸摸长先先
这类格式中的“A”是单音节形容词,“B”是重叠的成分,主要用来加深程度。在ABB式中,形容词重叠后表示的程度比单音节形容词深,ABB式表示非常A的意思。例如,“矮驼驼”形容身高非常矮,“轻摸摸”则形容动作非常轻巧。
(2)AABB式。
在湘乡方言中,这类格式使用得比较普遍,根据AB组合的不同可以将它细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a.由一个双音节词重叠而成,AB成词。这种重叠形式与普通话相同。例如:
高挑—高高挑挑亲热—亲亲热热稳重—稳稳重重紧板—紧紧板板
光亮—光光亮亮干脆—干干脆脆矮小—矮矮小小利索—利利索索
b.由两个意义相关的词重叠而成,AB不成词。普通话里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慢慢细细晕晕沉沉弯弯扭扭花花绿绿婆婆妈妈
轻轻摸摸严严难难喊喊叫叫摸摸算算密密麻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湘乡方言AABB重叠式有自己的特点。普通话的AABB式中的“AB”是一个词,但是湘乡方言中有些AABB式中的“AB”不是一个词,是不能独立的。但是这类重叠词在表达作用上与普通话是基本相同的,即通过重叠来表示某种程度的加深。例如,“慢慢细细”形容动作不紧不慢,“轻轻摸摸”则表示动作很轻。
(3)BA巴A式。
好远巴远多高巴高好细巴细多重巴重好丑巴丑
多长巴长滚壮巴壮清臭巴臭清甜巴甜溜滑巴滑
这类格式中的“A”是单音节形容词,在重叠式中是可重叠项,“B”是形容词或程度词,“巴”是中缀,是这一格式中的固定语言形式,BA巴A式表达程度的加深。例如,“好远巴远”表示非常远,“多长巴长”表示非常长。
2.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1)形容词重叠式作谓语。
形容词重叠式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湘乡方言中,ABB式、AABB式和A巴A式都经常用作谓语。例如:
⑨咯只妹唧高高挑挑,真的是招人喜欢!(这个女孩很高,真的是招人喜欢!)
⑩地下焦湿巴湿,你要好点行。(地下很湿,你要小心点儿走。)
(2)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
形容词重叠式具有很强的描状性,因此也经常作状语。湘乡方言中,ABB式和AABB式经常作状语,BA巴A式作状语的情况不多见。例如:
(3)形容词重叠式作补语。
形容词重叠式可以放在“V得”的后面作补语,表状态。湘乡方言中,BA巴 A式经常作补语,ABB式和AABB式作补语的情况不多见。例如:
(4)形容词重叠式作定语。
形容词重叠式作定语时,与中心语之间必须有结构助词连接。湘乡方言中,ABB式、AABB式和A巴A式都能作定语。例如:
3.形容词重叠式的语用效果。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结构不仅具有抽象的任意性,而且还广泛地体现认知的类像性。语言的类像性是指语言符号及其结构和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内容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相似性。[7]湘乡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与非重叠式相比较而言,它的构成元素更多,长度更长,因而它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就比非重叠式更复杂。形容词重叠式能表达程度的增加,增强描述性以及强调主观情感。例如,“BA巴A”形式上比“A”多三个音节,构成元素除“A”重复一次之外,还增加了“B”和“巴”,因此它所表达的程度肯定比“A”的程度要高,描状性也比“A”要强。
三 小结
在普通话里,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有多种方式,主要有程度副词修饰法,生动形式以及XA构造等。[8]湘乡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尽管离不开这些方式,但有其特色的表达方式,如XA式状态形容词以及形容词重叠式中的BA巴A式。
[1]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4):273-276.
[2]蔡丽.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6.
[3]易亚新.常德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6:110.
[4]李永明.长沙方言[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12:513.
[5]沈红宇.长沙方言状态形容词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5):57-60.
[6]李雨梅,曾常红.湘乡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J].文史博览,2007(1):21-22.
[7]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2):37-45.
[8]刘坚.乐平方言形容词“量”的表达式[J].语言研究,1993(2):1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