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内涵初探

2013-04-06石裕东邢起龙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界定文化

石裕东, 邢起龙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随着3G移动通信网络的推广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个人互联设备的迅猛普及,以2009年微博在国内的兴起和快速普及为标志,又一个新的时代——微文化时代到来了。微文化不仅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观念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而且给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微文化这一新兴文化样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目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是研究探讨的基础。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微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前已经有学者从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学术探讨,但是,对于“微文化”概念的内涵,迄今还没有一个比较正式的、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界定。笔者尝试对微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微文化的产生

微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微文化的产生是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及相应的硬件设备制造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普及化到为一般社会大众接受、应用的基础之上的。

2 微文化内涵的界定

2.1 关于微文化的两种论述

百度百科“微文化”词条认为,微文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者是当时的微乐队主唱麦子,因为他在1997年7月组建了一支名为“微”的摇滚乐队。这支乐队在北京当地酒吧演出,传播自己最初的微文化理念。2006年麦子在新浪开通的名为“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的博客,不断地向外界加深“微文化”理念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2008年麦子还出版了5万字的专著《微的哲学》(号称中国第三大哲学体系)。该词条还给“微文化”做了这样一个界定:“它是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却改变了人民的生活”。

互动百科“微文化”词条指出,“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并提供了一个“提示性释义”: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

上述两种说法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这两个词条的界定都没有遵从严格的逻辑规范,所以并不能系统深入地揭示出其内涵,不能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而且,从当前我们所感受到的微文化现象来看,这里所讲的微文化与歌手麦子所提的微文化显然不是一回事。我们所感受到的以“微博”为代表,包括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支付、微频道等不断出现的以“微”打头的新概念为内容的微文化,其产生的基础就在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类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获取与发布的方式、速度与原来相比有了质的飞跃,给每个人带来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巨大影响;而现代人生活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快节奏性又催生了空闲时间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大部分人很难拥有一段完整的较长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某种文化,“微文化”的“微”正好与之契合;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个体性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需要一定的文化形态去满足。百度百科关于微文化的界定虽然说出了微文化的某些特性,但这种说法太虚化,未能揭示其根本。相比较而言,互动百科的说法则更符合实际,也能给我们深入、系统地界定“微文化”提供指导。

2.2 文化的涵义

从逻辑关系来说,微文化从属于文化。所以要对微文化进行界定,必须先清楚“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一个人人经常挂在嘴边却又很难讲清楚的一个概念,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首章所发的感叹:“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地加以定义及完备地加以叙述则是不容易的事。”有人统计,目前关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已超过了 200 种,其中很难说哪种定义准确无误地表达了文化的全部内涵。

尽管对“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理解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的。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人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文化”的涵义。

第一,文化指的就是知识。比如我们的日常话语“某人有文化(没文化、文化水平高)”,这里的“文化”就是“知识”。这是最狭义也是最日常的理解。

《标准化法》第25条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对于此条应当如何抽象界定主旨、如何进行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释义》(以下简称《标准化法释义》)的回答极为有趣且简短,不妨照录如下:

第二,文化就是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这是对“文化”的广义理解。这种理解将文化与“自然”对立起来:凡没有人的活动参与、没有打上人类印记的东西,是“自然的”或者说“质朴的”;而经过人类的创造、打上人类活动和精神印记的东西,都是“文化的”。按照这种理解,人类创造的全部成果,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大类。

第三,文化就是精神文化,是精神价值和思想观念的集合,同政治、经济并列。 “文化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获得并积淀在特定民族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情感、信仰、习俗等行为方式和规范模式,以及观念意识等生存样式的系统。”[4]这是狭义的文化。

第四,文化是由指一定的习俗、观念和规范所形成的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如大陆文化、港台文化、乡村文化、市民文化等。这主要是 “文化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理解。

第五,文化指的是一种价值观,是“人化”和“化人”统一。一方面,“人化”是将文化看作是由人所创造的一切东西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化人”是指文化的最主要功能在于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这是从文化的起源和功能角度所进行的理解。

上述关于文化的五种理解,目前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接受的主要是第二种和第三种,也就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文化。

2.3 微文化的界定

根据前述关于“文化”的理解,结合微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及其现实影响,“微文化”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微文化”指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微文化的物质文化由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3G)和个人移动互联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构成,这是微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一种关注个体、注重发挥个体力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其制度文化主要指的是与微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如微博、微电影、微公益等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其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在移动个人互联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实际行为。

从狭义的角度看,“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

3 微文化的特点分析

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微文化与传统文化一样,既是由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个人;另一方面,微文化与传统文化又有诸多的不同,从而呈现出自己的特有属性。

1)微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紧密相随。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早已阐明。同样,微文化的产生与飞速发展也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致的,包括信息的数字化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个人移动互联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微文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可行性),另一方面也给微文化的产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必要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微文化还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广泛地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思想观念。

2)微文化中信息的传播更方便、快捷。微文化是基于个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个人只要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个人移动互联设备就可以发布、接收和转发信息。教育的实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由教育者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垄断的地位,受教育者主要依靠教育者来获取信息。而进入微文化时代则改变了这一传统模式。微文化的这个特点,对传统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微文化中信息的内容更简洁。“微文化”之“微”主要就体现在其内容的简洁性上,呈“碎片化”。如,微博有字数的限制(140字以内),微电影有时间的限制(30秒~300秒)。信息内容简洁便于当今快节奏下的受众接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来接受信息。

4)微文化中信息的交流、人与人的互动更灵活。例如在微博中采取独特的“背对脸”交互方式,不需要征得对方同意,用户就可以通过添加关注成为对方的关注者,使对方发布的信息同步出现在自己的页面上。看到对方发布的新信息后,用户可实时转发或者加以评论后发布,这种单向的跟随关系能够使一个单独的“点”与互联网上的无数个点相连接,从而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各种灵活的交流方式。又如在网络上观看的“微电影”,观众可以随意在评论栏中进行评论、跟帖和互动。

5)微文化特别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平等性和独立性。如前所述,微文化的兴起得益于个人互联网技术。一个人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如何、地位高低,在网上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与别人平等的发言权。在这种环境之下,个人也更加看重自己的主体地位,更愿意彰显自己的主体性。

6)微文化既强调个人的“微小”,也凸显群体的力量“巨大”,是个人与群体的辩证统一。微文化之“微”一方面在于其内容简洁,另一方面是因为参与主体为个人。个人的力量虽微小,但是通过网络的群集关注,马上就可以体现出群体力量的巨大。正如网络名言“围观也是一种力量”。一条微博,经过转发或评论后转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引来众人的关注,引发社会舆论的狂潮。这种力量在当今开放的社会是无比巨大的。一次“微公益”,也许参与的每个人所捐献的金额不多,但一旦参与规模上去了,其积聚的公益金额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其正能量的传递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力量宏大。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文化[EB/OL].[2013-03-30]http://baike.baidu.com/view/3309749.htm.

[2] 互动百科.微文化[EB/OL].[2013-03-30]http://www.baike.com/wiki/%E5%BE%AE%E6%96%87%E5%8C%96.

[3]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16

[4] 林 喆.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生存的可能性[J].云南社会科学,1988(4):64.

猜你喜欢

界定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谁远谁近?
高血压界定范围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安全软件变更的测试范围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