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2013-04-06牛晨光喻冰清
牛晨光, 黄 欢, 喻冰清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据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 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 867万人;乡村人口65 656万人,减少了12 585万人。[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国家统计年鉴.2012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生活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居民也用上了手机、电脑等以前只有城市居民才能用的物品,有些农民离开了故土进入城市,住进了高楼大厦,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伴随着农民生活的城市化,他们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也为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推动城乡二元化的转变提供了保证。对城镇化与农民生活方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农民形成科学、民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我国城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与限制,新中国成立前根本谈不上城镇化发展,只是少数城市的畸形繁荣。按照国内外对城镇化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应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恢复与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1949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了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据统计,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6%。1957年末,城市已发展到176个,比1949年增长了33.3%;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 4%,比1949年增加了4.8%。1949—1957年,除1955年城镇化率低于上年0.2%外,其余年份城镇化率均比上年有所增长。[2]
1.2 波动和缓慢发展阶段(1958-1965年)
在这不到十年时间,由于对经济发展的形势估计错误,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1959年全国总人口比1958年增加了1 213万,而市镇人口却增加了1 650万; 1958—1959年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6.2%飙升至18.4%。1957—1960年市镇人口由9 949万猛增到13 073万,增加了3 124万,增长了31.4%,平均每年增加1 041万人,年递增率达到9.53%,特别是1959年比1958年猛增1 650万人,增长率达到15.3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的一年[3]。
1.3 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的文化大革命,不仅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也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在这一阶段,城镇化率在小幅度波动,农村城镇人口虽然有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农村人口也呈现出同样的增长趋势而导致农村城镇化水平停滞不前。
1.4 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良好的经济、教育、就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1978—1992年,全国总人口由96 259万增加到117 171万,年均增长1.5%,城镇人口由17 245万增加到32 175万,年均增长4.9%,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27.5%,年均增长3.4%,年均提高0.74%。1993—2009年,城镇人口由33 173万增加到62 186万,年均增长4. 3%,城镇化率由28.0%提高到46.6%,年均增长3.5%,年均提高1.24%。[4]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5]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城镇化是具有科学规划、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等特点的,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有利于我国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需求和城市承载力弱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生产条件;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化的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差距大的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
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课题,并在当代世界范围内形成研究热潮。二战后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研究,然后延伸到前苏联及东欧,继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受到学者的关注。“生活方式”一词最早来源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学。马克思、恩格思在早期的著作中,对生活方式的理论范畴作了科学、严谨的阐述,为生活方式研究的科学化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之后的学者大都是延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路在探讨生活方式的内涵并进行相关研究。西方社会学中,马克斯·韦伯认为生活方式只是一个次要的概念,不需要予以单独的解释,但他已经开始从消费方式的角度来认识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个涵义颇为广泛的系统概念,对其具体内容的划分,学者们的意见不尽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划分方式有:有学者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把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四个方面为依据,主要从劳动生活方式、物质资料的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来划分社会生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基本穷尽了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所有活动,但由于各部分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此分类基础上做的研究难免会有所遗漏。通过对主体多元化的划分划分,可以从社会、群体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生活方式进行分类研究;从人类社会相继演进的社会形态角度可分为原始社会生活方式、农业社会生活方式和工业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从人的生命周期角度可以分为少年儿童生活方式、青年生活方式、中年生活方式和老年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按人类生活的社区和聚集体角度可以分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等。还可以从微观层面、多角度的分类,包括分析性别、民族特点、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具体研究的时候,研究领域包括劳动、居住、消费、休闲、社会交往、婚姻家庭以及各种细微的领域和特定的形式表现方面,如生活风格和时尚和隐私等。虽然现有的分类视角和方法居多,但是只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范畴选取适当的分类方式,就会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3 城镇化进程使农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1 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从2001年实行的税费改革,到2006年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的取消,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 355亿元。与此同时,政府对农业补贴政策也逐步落实,仅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费用就超过过去5年累计。在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各种税费的减免和补贴中,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 140元,比5年前增加67.2%。2008年,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达到4 761元,比去年增加621元。农民收入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为农民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经济基础。[6]
科教水平的提高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60. 5%,为32 166万,农村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也在迅速增加。在此发展过程中,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思想保障。
闲暇时间增加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闲暇活动与为了自身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必需活动(如劳动、工作、吃饭、睡眠等)不同,它是为了满足人们自己的享受、娱乐、交际、发展等身心层次的高级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如娱乐、交际、学习等),它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中自由决定进行的休闲活动。城镇化增加了农村居民闲暇活动的内容和时间。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改变了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方式,农业生产机械化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就有更丰富的业余时间可以用来休闲娱乐,另外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尤其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有效保障。农民闲暇活动日益多样化,由过去的看电视,逐渐发展成为读书看报、听广播、上网冲浪、旅游运动等。
3.2 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失地人口生产、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生活的散漫性和无序性转变为有节奏性和条理性、生产的季节性观念转变为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交往转变为以业缘为主的人际交往、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性转变为职业角色的易变性等。[7]
劳动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进行劳动生产,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一定的物质财富,劳动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为谋生进行的经常性的、相对固定的活动方式[8]。在传统的农村生活中,农民从事简单的、自主的农业劳动,通过在土地上耕种来获得收入,以维持其基本生活。但是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原有的在地农民变为失地农民,这样就改变了原有的劳动生活方式,农民结束了传统的日出而出日落人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从事非农生产。但由于农民所受教育的限制,导致了其在从事非农生产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对他们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工作。
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生活方式是指维持个人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内容、结构和行为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消费的结构和水平,是反映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基本的指标。[9]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衣食住行等消费问题。在有土地的时候,他们从事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当其失去土地之后,就意味着失去了职业,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收入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从而带来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的改变。
交往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情感、审美等多个方面,是社会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0]农民在没有受到城镇化影响以前,由于社会交往的范围比较小,且极少流动,其交往仅局限在乡里乡亲;但由于中国人安土重迁和对血缘关系的重视,所有社会交往的圈子也就比较单一和固定,因此,社会交往往往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当农民失去土地之后,他们的交往范围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交往的手段由单一的串门聊天逐渐向电话、网络等新媒体发展。
政治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个人素质的提高,尤其在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人们不仅关注经济生活方式,而且也关注政治和文化生活方式。传统的农民一般是不关心政治生活的,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开始逐渐地关注政治,参与政治生活,但是这种参与极大程度上表现为利益驱动性的政治参与。
4 总结
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城镇化是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演进、城乡融合的有效保证。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结构变迁,有利于促进生活方式的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 是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演进、实现城乡融合的有效保证。但另一方面,生活方式落后是阻碍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生活方式,导致城乡生活习惯、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虽然发生身份的转变,但是仍然保留了原来的生活方式,阻碍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根据以上得出的相关性,如何来协调好农民的生活方式与城镇化进程保持一致性?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协调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重点扶持和壮大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提高农民的水平,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尤其要对那些失地农民提供一系列就业安置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工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就业提供可靠保障。
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要进一步强化自我认同感。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身尽快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农民只有转变自身观念,定位自身角色才不会处在一种“非农不农、非工不工”的状态”,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是城市的一员。
整个社会要创造一个宽容、博爱、祥和的氛围来接纳城市新成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城市化使得众多农民离开故土,他们对陌生的城市缺乏一种归属感,整个社会,尤其是社区要以宽容的心态迎接他们,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来促进新老市民之间的隔阂,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国家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杨 风,陶斯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特点与趋势[J].兰州学刊,2010(6):75-78.
[3] 袁永熙.中国人口·总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 24.
[4] 杨 风.陶斯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特点与趋势[J].兰州学刊,2010(6):75-78
[5] 胡锦涛. 十八大报告[EB/OL]. [2013-05-08].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6] 张晓静, 焦 文. 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3):9-11.
[7] 刘先莉,蒋志强,张雪梅,等.失地农民市民化中角色转换问题的思考[J].南方农业,2008(2):87-89.
[8] 康秀云.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解读[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7-30.
[9] 阎占定,向夏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变化特点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6) : 81-84.
[10]高成新.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交往方式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5( 8) : 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