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清真寺之清嘉庆二十二年碑解读

2013-04-06关秀丽

关键词:经堂碑记碑文

关秀丽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大同清真寺碑刻分布

大同清真寺位于大同市城内大西街九楼巷。根据寺内清乾隆七年(1742)的《敕建清真寺碑记》记载,该寺初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重建。大同清真寺内共有碑刻14通,分别为明、清及民国期间所立,分列于南北碑廊。南碑廊有6通石碑,分别为:《敕建清真寺碑记》、《重修礼拜寺碑记有铭》、《清真寺重修碑记》、《推想麻公在生》、《寺中添建并举房产碑》、《盖闻修葺天房者而思造物之源》。北碑廊有6通石碑,分别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碑、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兹将经典碑》、《助资寺中碑文》、《大同旅绥商人募款筹归清真寺碑文》、《捐输碑记》、《创建大同清真女寺碑》。碑廊外还有2通碑:《永垂不朽重修清真寺碑记》、《守先待后建立大学堂碑记》。

二、大同清真寺清嘉庆二十二年碑刻主要内容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碑是大同清真寺南碑廊中最重要的一通。此碑由碑头、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头长82 c m,宽78 c m,厚20 c m。碑身长143 c m,宽74 c m,厚20 c m。碑座高40 c m,长86 c m,厚60 c m。石碑分阴、阳两面,均为右起竖书。

(一)石碑正面——《推想麻公在生》 碑头书《流芳百世》,碑文为右起竖书,共24行,1016个字,是一篇悼念麻桂先生的祭文,主要叙说麻桂先生生前的作为。碑碣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麻桂先生的简历。“麻公□桂,字宋攀,原宦居大同,六十有二岁而终。”

其次,介绍了麻桂先生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对待家人,“冬温夏清犹念劬劳之恩,戏弄有节,进退谦让,书不深读,颇晓仁孝之风”,“父母所亲者而独爱之,父母所尊者而独敬之,五十而居,父丧三年之内,食不甘美,居不求安,继此孤帏。”对待亲朋好友,“忠信交友,宽厚待人,克己存仁”,“敬淑水之欢,□□募之亲友,亦是尽力周济。见仪礼之美事,自必勇礭前为。”真可谓百年盛德之广积。

第三,叙述了麻桂先生对经堂教育的重视。他虽未深读书籍,也未曾多念过经文,但他颇明清真之道,恪守教道。主张修理经堂,重视经堂教育。麻公常与人曰:“前人设立此寺,大为可亲,亦非容□□□世之人,更当修理整齐,而念经学堂,共力公济,不副前人建盖之功也。惟尽教门之道者,自有承继之人也。”

第四,简要介绍了麻桂先生家族的发展谱系。麻公前辈曾祖讳秉诚,皇清诰□赠武国都尉;□□□锦,曾任湖北蕲州营都司;叔祖讳缙,曾任四川叙马营游击;祖父讳縤,守业家传;伯父讳文端,进朝。图力大成基后,大同□□润叔父讳文通,字翰墨,叔父讳文玉德,□遗子;另□门楷父讳文辅,字翰璧,克明大义,子嗣聪贤寿高德厚。皇恩赐为年老德民。□□□□智存荣,吾兴基承业,教子义方。麻公独身,嫡生二子,长名啟运,字盛达;次名啟元,字士达,二人者坦诚立方。孙男有三:一名紵,一名绩,一名纬,均幼。本族弟麻珍、麻□□;□寅族姪麻啟贤、麻啟良、麻啟忠、麻德全、麻啟明、麻啟惠、麻俊、麻顺、麻杰、麻植、麻仁、麻仪、麻永安、麻永清等。

最后,介绍了后人对其的评价:孝友可嘉,端方足式,人望名重,里闾语孝,志洁行芳,敦德守法,其一生的为人处世实令人之雅望。

(二)石碑背面——《送与寺中田舍碑文》 碑头是阿拉伯文,共有25行,981个字,是对麻桂先生生前给清真寺中捐助田地和铁店,以公济学堂油炭,资助外客路费的记载。碑碣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宣扬伊斯兰教教义的重要性。碑文指出:若不深读经典,如何识教道之正理?所以经典“当以深读正理,可宜参悟,况我回回荷蒙。”

其次,介绍了伊斯兰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回教之道,以清静为废,认识为凭,行止端方,心性真诚,不尚存华惟期。”并指出君子不怨天尤人,婚礼应趋于雅静,丧祭崇诸诚实,而日用“皆无越乎至正之理也”。

最后,介绍了麻桂先生为清真寺所做的贡献。麻桂先生十分注重经堂教育,主张深读讲论。同时,他也看到了寺里设施的陈旧,指出“虽有严师教诲,必得赖乎灯油煤炭之资”。于是,他将自家位于宋家庄的十亩粮地、钟楼西街路北两间铺房及铁店一并送归寺中作为教堂所需,一则公济学堂油炭,二则用外客路费。除此之外,麻桂先生还多次为清真寺垫办银钱。

三、清嘉庆二十二年碑的伊斯兰文化内涵

碑刻作为历史文化遗存,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记录了一个个历史事件,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碑刻是大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由《推想麻公在生》(正面)和《送与寺中田舍碑文》(背面)组成的清嘉庆二十二年碑记(以下简称碑记),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伊斯兰文化内涵:

(一)修身济世:麻桂先生的做人准则 从碑记叙述的麻桂先生生平行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修身济世的做人准则。概括起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修身立人。麻桂先生生前始终将修身立人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能谦让、行礼节、守信用、敬长辈、懂仁孝、知进取、无私心是他一生践行的原则。由于他“孝友可嘉,端方足式,人望名重,里同孝语,志杰行芳,敦德守法”,故“其行可表,令人雅望。”最终,在修身立人上,为麻氏家族和大同回民作出了表率。二是治家有方。由于麻桂先生身体力行,遵规守德,教育有方,他的两个儿子也坦诚立方,积极支持父亲的作为。次子麻培元,是清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科武举,任河保营把总。他与宗族和睦相处,懂得孝敬长辈,感恩他人。三是内睦宗族,外和乡里。麻桂先生始终秉承“庭幢致和,永和三代之□庆”,践行忠信交友、宽厚待人、进退谦让、周济乡邻的睦邻原则,不仅凝聚了相邻,而且也壮大了大同伊斯兰教,为一方人民的和谐相处,乃至民族融合作出了突出贡献。四是重教育、重慈善,回馈社会。麻桂先生善经营,家殷富,不守财,喜资助。为大清真寺捐赠宋家庄粮地计十亩,钟楼西街路北铺房一所计两间,现开铁店一并送寺中作为义田。他不仅开创了大清真寺经堂教育先河,资助了大批家贫有志者接受良好教育,而且也使无数陷入困顿窘迫的回民家庭得到救助。五是遵教道,重发展。心性真诚的麻桂先生视伊斯兰教为最高信仰,行止端雅,效法前贤,积极参加礼仪,恪尽遵守伊斯兰教的教道,为伊斯兰教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重视经堂教育,注重育人 经堂教育也被称为清真寺教育,是中国穆斯林创办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形式。它对于培养经学方面的人才及宗教教职人员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同的穆斯林也非常注重经堂教育。据清真寺《送与寺中田舍碑文》记载:“粤考道教之源者,推□□经典之理也,若不深读经典,何以识教道之正理乎,固经典当以深读正理可宜参悟,况我回回荷蒙。”并在碑文中指出“申之以孝悌,明之以大道,皆在深读讲论之间耳,孰如我寺中念经学堂。”“惟尽教门之道者,自有承继之人也。”碑文中反复提到,只有深读经典,才能认识到教道的正理所在,才能推断教道的根源。可以说,这是以麻桂先生为代表的穆斯林特别重视经堂教育的真实反映。

此外,麻家作为清代伊斯兰教回族的名门望族,在重视经堂教育上所作出的贡献,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寺中添建并举房产碑》、清道光九年(1829年)《盖闻修葺天房者而思造物之源》、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守先待后建立大学堂碑誌》、民国4年(1915年)《助资寺中碑文》和民国6年(1917年)《大同旅绥商人募款筹归清真寺碑文》等碑文中都有记述,可见麻氏为公济学堂而捐助,为传承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弘扬伊斯兰教精神,重视经堂教育,注重育人育才的典范至今永存。

(三)善经营,振家业,活跃地方经济 明隆庆五年(1571),明朝封蒙古右翼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弟、子以及各部头目都授以都督、指挥、千百户等官;并开放了大同、宣府等处的互市。以大同得胜堡为主的十几处场市,常年活跃着大批回族商人。市场密集的大同城西南边隅是大同回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区,其中包含着一大批经商之人。从清代中期开始,大同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批回族人垄断经营的行业,如清真饮食业、清真肉食品业、清真面点业、医药业、土产茶业、马帮驼队运输业、皮毛业、铜锡加工业等。其中在马帮驼队运输业中首领与脚夫、保镖之间逐渐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形成了大同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据大同清真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的《送于寺中田舍碑文》记载:“和兴荣”的经营者麻桂先生,“家资雄厚,世产不菲”,置得到城西南宋家庄十亩粮地,在钟楼西街路北设两间铺面,并有铁店四个。其实,“和兴荣”商号是当时大同较有实力的老字号之一,它囊括了种养基地、加工能力、销售渠道等行业,真可谓“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麻桂先生作为一个较有实力的经商者,他本着“诚实信用,童臾无欺,忠信交友”的经营理念,赢得良好的市场声誉。麻桂先生的经营理念,既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商人,也促成了众多回族老字号的诞生,更使回族的商业经营向外延生,并扩展到晋冀蒙等周边地区。

(四)一心报国,志在为民 据说大同麻氏穆斯林家族发达以后,在大同城西南地域建造了规模庞大的院落和家族清真寺。寺院邦克楼高大醒目,被时人称之为“麻回阁”。通观麻氏家族的发展史,麻氏一族始终以大清真寺为精神圣坛,以报国安民为理想境界,为国征战,勇于献身,绝不从事分裂国家、危害民生的宗教活动的高尚品德,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1]黎中辅(清).道光大同县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高树林.明朝隆庆年间与蒙古右翼的封贡互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1):33-36.

[3]志 钢.得胜堡——曾改变了历史的一段长城[J].旅游,1998(06):27-29.

[4]葛 钢.隆庆和议与大同马市[J].沧桑,2009(06):16-17.

猜你喜欢

经堂碑记碑文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重修建立玉皇庙记》碑
做了即完成
做了即完成
重修龙泉寺碑记所见明代寺院经济
工布江达县“万善同归”碑文考释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的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