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院校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和对策
2013-04-06马银戌
马银戌
(河北经贸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给本科生配备导师,并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质、专业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该制度使牛津大学获得了优异的教研效果,蜚声国际学界,其后本科生导师制在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中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始于1938年的浙江大学,由时任该校校长的竺可桢先生首先倡导并在浙江大学实施,教书育人效果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本科生扩招和大学规模的扩大,为了有效缓解因扩招带来的育人质量下降问题,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导师制引入本科教学管理中,2002年,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浙江大学则在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此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本科生导师制方案纷纷出台并实施。河北经贸大学2005年出台了《河北经贸大学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提出“自2005级全日制本科生起实行导师制”,并明确指出“导师制以因材施教,调动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旨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教师在育人和专业辅导上的优势,建立起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实行导师制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共性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对于二类院校而言,多数是本科教育规模较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在教研管理中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尤为重要。
(一)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方式
应试教育制度使得我国大部分中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都是由学校老师安排,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学校有老师盯着,回家有家长盯着,学生们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大学本科阶段是以宽口径、厚基础的素质教育为主,在课程学习上是“教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自主性学习方法,与学生们从小到大一直循规蹈矩的学习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大学的各种组织、各种协会及其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令学生们目不暇接,跃跃欲试,这些课外活动比课程学习更具有吸引力。因而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不能较快适应这一变化,觉得自由了但也茫然了,不知道该怎样学,学什么,怎样提高自己。若有本科生导师及时与学生交流,对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行正确指导,对学生的心里问题及时疏解,就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有利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尤其是以教学为主的二类高校对本科生的教育采取的多是根据教学大纲和题库考试要求,按部就班、整齐划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忽视了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针对不同个体的兴趣和特长,积极引导其参与各种兴趣小组和专业活动,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帮助本科生实现个人学习规划和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才愿望。
(三)有利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施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让专业基础深厚、学术造诣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专职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本科生进行选课、实习和课外学习,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提升能力的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等,申报学校或其他组织专门为本科生设置的科研项目,鼓励和指导本科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有利于引导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尊师重教
实施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将会对导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导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从学术和人格各方面全方位提升导师素质。实行导师制使得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单纯的课堂课程教学,而是集讲课、为学生做专业指导、课外科研活动指导、专业实习指导、考研和就业指导等多种职责于一身,既教书又育人。但真正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则需要导师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追踪学科前沿,把握时代脉搏。导师的水平提升,有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并能赢得学生的尊重,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学生重新赢得全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多数高校已实施多年,但由于师资不足、经费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激励机制缺失等原因,许多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存在种种问题,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学校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名存实亡。
(一)高校扩招,导师资源不足
充足的导师资源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条件,只有导师充足,才能使得每个本科生都能有适合的导师,反过来,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在自己学术、身体和时间允许的合理范围内,才能担负起导师的责任。但是,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的本科生人数高速增长,而教师队伍的增长缓慢。目前全国高校的专职教师师生比平均将近1∶20,有些热门专业的师生比甚至高达1∶40,对很多导师来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已不胜疲惫,再加上大量的学生需要指导,那么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常少了,这样就导致导师和学生的见面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无法保证,直接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二)经费匮乏,激励机制缺失
由于二类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因此多数二类院校导师的费用主要用于研究生导师,而对本科生导师只是象征性地支付微薄报酬,与导师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对学校做出的贡献极不对称,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生导师只安排额外的指导工作而不付报酬,这与“按劳分配”的制度不吻合,客观上也打击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大多数学校并未将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成效纳入学校正常的考评机制,即导师做得多和做得少一个样,做和不做一个样,如此,没有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就不能正确评价导师在本科生指导工作中做出的成绩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高等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此外,一个合格的本科生导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但许多学校本科生导师的付出没有得到学校的肯定,在职称评定、评优争先工作中未加考虑,甚至未曾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中,其结果严重挫伤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一些导师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指导质量下降,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认识不足,职责不明
由于许多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宣传,一些领导、导师和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制度认识不足,导致领导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导师不情愿,怕指导本科生给自己增加负担;学生不主动,不愿和导师多联系,结果让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由于认识不足,还导致了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定位不明确、不恰当,没有将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有效区分开来,结果使各方产生职责纠结,不能形成协同效应。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从学校领导至各级管理部门包括学院、教务处、科研处等,必须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尤其在二类本科院校,本科生规模大、人数多,应将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提升到事关高等教育质量的高度来,做到校级领导有主管,院系领导有主抓,层层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办法,包括:第一,实行本科生导师遴选制度。对于本科生导师也需要正式遴选,规定合理的遴选标准,一方面可严把导师水平关,另一方面也使本科生导师有一定的荣誉感。第二,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给本科生导师支付适当的劳动报酬,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三,实行优秀本科生导师评选制度,可建立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导师自我评价和领导评价的多元评价主体和包括导师工作态度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成效评价的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对评选出的优秀本科生导师,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在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和定岗定编中予以倾斜,优先考虑。
(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导师资源
高校导师资源不足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通过引进、招聘等手段增加师资,二是通过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导师资源,并将导师制和辅导员制、班主任制有机结合起来,既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对于本科生而言,大学四年需要“全程指导”,只有这样,导师制才落到了实处;对于导师而言,由于数量有限,一对一的“全程指导”可能无法实现。这正是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瓶颈”,要缓解这一“瓶颈”,必须创新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推行不同模式。以统计学专业为例,对大一的学生可指定少数导师,导师的工作以班为单位,要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协调起来,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进行班集体指导,工作内容以指导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为主,同时向学生阐述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方向。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为每一学生指定一个导师,也可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此阶段的指导工作以组为单位,即每位导师指导一组学生,主要指导学生合理选课,为专业学习打基础;同时可指导学生专业素质养成方面的工作,比如如何搜集文献资料,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如何查阅统计年鉴等;在上述工作的指导中,同时培养该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大三的学生,导师可对一组的学生再分小组指导,个别突出的学生可进行一对一指导。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已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想法,此时,导师要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先把一组本科生分为考研和不考研两个小组,对两个小组分别指导。对考研的学生着重进行考研专业方向和科研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设计、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来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能力,坚定考研的信念;对不考研的学生着重通过指导专业实习、岗位实训等进行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大四的学生,导师则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内容主要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就业求职。通过指导毕业论文,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利用统计方法搜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研究数据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为学生就业求职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高质量就业。上述分年级、分阶段的导师制模式,对每个本科生而言仍是“全程指导”,即从入学至毕业的大学四年中自始至终有导师(大一和后面的三年不一定是同一导师,大二以后是同一导师);而对导师来说,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工作的内容不同,轻重程度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导师的负担,保证导师精力充沛投入工作;不同年级投入的导师数量不同,即保证低年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共性需求,又可保证高年级学生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同时又可缓解高校导师不足的压力。
(三)明确导师职责,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只有导师职责明确,才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导师不同于家长,不能对学生大包大揽,导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导”,即对学生起导向作用、指导作用;但导师的职责也不同于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抓学生的行政管理、生活管理、人际关系和思想工作,属于事务性管理;而导师对专业的整体性把握较强,主要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知识能力进行指导。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明确为以下几点:其一,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明确专业学习方向,系统规划本科阶段的学习。导师可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本科生传授学习方法,引导督促学生自主性学习;可结合导师的研究专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学习建议和学习发展规划。其二,本科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指导学生合理选课、正确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帮助选择考研专业方向等。其三,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其四,指导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训及就业指导,通过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实践基础。其五,指导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是一项综合性训练,是对学生整个本科阶段所学全部知识及对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四)全面提升导师素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导师是实施导师制的先决条件,而导师的水平和素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导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至关重要,会深刻地影响一届又一届学生。因此,必须全面提升导师素质,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导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终生学习,与时俱进,为人师表,堪为楷模。第二,加强导师对学生工作的了解,提高工作技巧,改进工作方法,知晓与学生专业学习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能够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第三,作为导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成长指导,充分运用课堂授课、社会实践、课堂讨论以及面对面交谈等各种途径将专业知识、理想信念、为人处世方法传授给学生,做到即教书又育人。
[1]谢应东、陈丽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
[2]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3][5]余安喜,等.本科生导师制试行效果分析与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
[4]李浩君.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与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1,(4).
[6]单中元.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7]王岩.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自主研学双轨并行的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
[8]郭春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困境及对策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1,(6).
[9]陈博.对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