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分类
2013-04-06李兆前
李兆前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81)
【哲学阐赜】
论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分类
李兆前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 410081)
雷蒙德·威廉斯利用常见的文化三分法,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了分类:从文化本体角度将文化分为理想的、文献的和社会的;从社会-历史角度将文化分为亲历的、记录的和选择的;从政治学角度,根据文化霸权概念,提出了另外两种文化三分法,即文化过程社会释义三分法和文化过程本体三分法。其文化分类说明了文化的多样复杂性:文化既是文本的、社会历史的、动态发展的,更是政治的。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类;文化本体
英国的约翰·汤普森在《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一书中曾概括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对文化的观点说,文化本身是含糊的,是复数的,不同群体、国家和时期的文化各有其特殊特点。[1]本身意义的含糊不定和多样性为文化分类研究提供了可能。不同的领域利用不同的观察视角,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说。齐美尔把文化分为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两种。[2]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虽然将文化的各种概念划分为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物的和生态学的9个大类,但是根据他们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文化分类最多见的还是三分法,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3]在文化研究过程中,威廉斯选择了常见的三分法描述框架对文化进行了多角度分类。
一、文化的本体分类
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威廉斯从文化本体角度提出,任何一种文化必然包含理想的、文献的和社会的三部分内容。[4]41在他看来,“理想文化”是人类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强调文化是永恒的、普世的,是社会完善的试金石。这与阿诺德的“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和利维斯的“少数人文化”是一致的,与艾略特提到的礼仪、学识和智慧、哲学和艺术等文化活动一脉相承。艾丽丝·沃克《外婆的日常家当》中的两床百衲被所象征的美国黑人文化遗产是能作为普世标准的理想文化的。
威廉斯认为,一种文化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文献范畴,有选择地承载人类社会的思想、情感和经历的知性和想象性作品属于这一范畴。这与上面提到的理想文化有部分重叠,因为威廉斯所说的文献文化不仅是阿诺德的诗歌和高雅艺术以及利维斯的文学,更是指所有的印刷作品,相当于特定社会的历史记录。例如,作为现代主义宣言书的T·S·艾略特的诗歌《荒原》在一定层面上记载着世界大战后西方精神支柱坍塌后的人们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经历,同时诗歌也传达出西方社会对重建社会和重建信仰的渴求。
最后,威廉斯提出,要完整地把握一种文化,还需从社会维度定义,即文化描述着“独特的生活方式”[4]41以及社会经历,从而说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例如,20世纪60年代“披头士”乐队的音乐不但成为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商标。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几近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英国青年一代对社会事件、人际交往、家乡、和平友爱、药物体验、性解放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大战之后社会重建期英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对于分析文化必须涵盖三大范畴的言说,威廉斯进一步指出:“任何一个合宜的文化理论都包含这三个范畴的内容,相反,任何排除某一范畴的文化理论都是不恰当的。”[4]43也就是说,文化分析应注重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三者实际上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共同赋予文化意义和价值,赋予文化具体的社会生活内涵。应用威廉斯的文化分析方法,不但能通过文化发现社会的终极理想,而且能辨明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弄清楚具体社会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它们的变迁过程与模式,从而了解千姿百态的文化和社会,把握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文化的社会-历史分类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威廉斯提出“三层级文化”的概念:亲历的文化、记录的文化和选择性的文化传统。[4]48-49
亲历的文化即生存在特定社会历史时间和空间的文化,是实际行为中的文化,是此在的文化,比记录的文化和选择性的文化传统更多样而千变万化,因此更复杂,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完全理解。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人民大众的一系列价值观和实践活动,正是中国亲身经历着的文化氛围,只有生活其中的人才能体味其真正的内涵,其他人最多也只不过是通过阅读各种资料、报道或听别人的口传等了解它。文献资料本身只能承载一定时代的文化理念、社会特性、价值模式以及情感结构等,根本无法穷尽社会文化的全部,任何记录都会带有记录者本人的倾向性以及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痕迹。亲历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当超越一定的时空范围,曾经亲历的文化就会部分消失,部分以文献的形式(记录的文化)或者其他文化形式保留下来,而且这些存活下来的部分文化通常又必定通过历史的不断选择和阐释后,或被淘汰,或保留下来成为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人类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记载下来的文化,即记录文化,是对过去各种亲历文化的提炼和书面记载。相对亲历的文化来说,记录文化不完全是死的纯历史记载,因为从它踏入下一个历史时期起,记录文化就获得了新生,将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换,成为被选择和再选择、被阐释和重新阐释的动态过程。因为时代不同,群体不同,人们对存活下来的同一文献文化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赋予其不同的意义。17世纪上半叶的玄学派诗歌,以别具匠心的妙喻、陌生的悖论和牵强的意象表达文化和神学概念,[5]在当时倍受追捧,但是从17世纪其主要代表诗人相继过世到20世纪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人们对玄学派诗歌的贬斥就多于褒奖。塞谬尔·约翰逊曾贬斥玄学诗歌说:“不同的思想被强行套在一块儿。”“常常为了奇特而不考虑情感的统一。”[6]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玄学派诗歌由于T·S·艾略特以及“新批评派”的大力推崇,被赋予新的意义,因而又获得了新生。
记录文化常常有选择性地记录下特定的鲜活的文化,在某一历史时期其意义与当时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且相对稳定。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反对、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中,没有被历史淘汰的记录文化的内涵意义将不断增加,形成意义之流。这样,不同时代或同时代而不同种类存活下来的记录文化以及以传统生活方式、传统制度等方式存活下来的文化形式共同形成了动态的文化传统。这是不断被选择的传统文化变体汇成的文化长河,也就是威廉斯所说的文化分析需包含的第三个社会历史层级:选择性(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不是通常理解的传统文化,不是“社会结构中无生命的历史化了的板块”,[7]115而是有生命的、积极参与社会形构处于激活状态的文化历史元素组成的连续体,是不断更新的生长体。文化传统是各种各样的亲历文化经由具体社会各要素相互协商、选择和确定下来并开始传承,形成的新的传统文化的综合体。新的、旧的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被重新阐释、重新选择,或被淘汰,或获得新的意义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共同汇集成广为认可的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之流,即文化传统。威廉斯认为,文化传统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起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注入选择性过程。当然,选择性文化传统的形成不但与文化艺术运动和倾向(即文化形态)紧密相关,同时依赖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机构和制度。近现代英国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文学艺术运动首先在当时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和机构排斥、拒绝、监督和协助下发生、发展和成熟,经过进一步淘洗和选择分别成功融入英国文化传统之河,成为英国文化传统的有机节点,在一定时期内左右着艺术文化传统的发展方向。
选择性(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文化分析的一个层级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折射出威廉斯的整个文化理念,由此可以推导出他有关文化本质、文化历史和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看法和观点。选择性文化传统阐明文化反映一定社会的情感结构,并大多以文献、民俗和社会制度等文化形式生产和保存下来,展示了人类成长的基本轮廓,[4]49-59构成人类生活和成长的必定部分,因而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再者,文化传统的各因子各自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情感结构,社会历史的发展使其内容持续更新,容量持续扩大;同时,不同历史时期对各传统文化因子的重新选择和阐释,促使文化自身的意义内涵随历史而变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就是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发展史就是社会发展史。文化也好,文化史也好,都是人类能动的产物,文化历史实际是文化传统的发展史,是人类发展史的写照。人类的能动性使得文化传统必定得经受人类自身的精挑细选和千琢百磨,因此,文化传统是以选择和再选择为源泉和动力的生长体。
随着文化研究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关注、研究和传播,文化不是纯粹植物般的“有规律和自发的生长”,[4]51虽然众多因素决定着文化传统的选择,但威廉斯以及之后的众多文化批评家都认为,文化的选择更多是由居主流地位的集团决定,选择性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主流集团的利益和价值观。因此,文化是“一个冲突因素的竞技场”,[8]是意识形态的,是政治的。[9]
三、文化的政治学分类
除了“理想的、文献的和社会的”文化本体三分法以及“亲历的文化、记录的文化和选择的文化”社会-历史三分法外,威廉斯还根据文化霸权的概念,即文化权力在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分布关系,提出另外两种文化三分法:文化过程社会释义三分法,即文化传统、文化制度和文化形态;[7]115文化过程本体三分法,即残存的、主流的和新兴的。[7]121-127
首先,威廉斯认为,文化霸权把在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秩序中具有独立意义、价值的文化实践活动的不同层面组织和联合起来,形成社会文化整体,其中主要的运作机制就是“收编”,即“社会、意识形态和话语力量的协商操弄,从而维系和争夺权力”。[10]为了更好地揭示文化霸权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作,他将文化过程切割成文化传统、文化制度和文化形态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三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而把三者有机联系起来的是隐藏在文化过程中的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支配关系以及潜在的“收编”关系。
“传统”通常被简单理解为代代相传的承载着特定历史意义的人类的智慧结晶,是清晰而确定的,这种看法显然忽略了随着历史变迁传统意义和价值的起起落落以及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的创造和超越,“传统变成了传统主义”。[11]更重要的是,静态的“传统主义”忽略了隐藏在这一变迁过程背后的人为权力操作。针对“传统主义”的传统观,威廉斯提出,传统不是死的,是活的,是“选择性的传统”,[7]115是社会不同团体对传统进行主动有意的选择、阐释和利用,再选择、再阐释(再创造)和再利用的循环反复过程。因此传统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被选择和重建的连续体。传统过程不是自发的,更不是“无邪”的实践、创造和积累过程,而是拥有统治地位的社会群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收编和阐释传统的过程,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群体选择性利用传统价值观证明自己当前霸权行为以及与之对应的社会秩序的合法性的过程。当然,“哪里有统治和被统治,哪里就有反抗和颠覆倾向”,有意和有益的选择行为总会被反霸权团体发觉和揭露,如果反霸权取得成功,由于统治团体地位的变更,先前的传统可能被再度主流化,也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弃。总而言之,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隐含着社会各团体之间的权力之争,能服务于当前的传统才是合法的,相对也有更强的生命力。选择性文化传统潜藏着占主流或霸权地位的文化的强制性和局限性,说明文化霸权具有强大的社会现实操纵性和收编能力。
收编的过程就是文化的社会化过程,是主流群体通过家庭、教育机构、工作单位、教会和传播系统等市民社会组织和社团,把他们认可的文化价值、意义和实践等有意地、有选择性地灌输给接受者,以左右大众思想意识,把他们纳入自己的支持者阵容。要收编异己,有效统一的正规文化体制必不可少。文化体制包括文化的“决策、管理、评判、监督等各个环节”,[12]以及“其所遵循的法规”,“文化体制涉及的范围,包括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等各个方面”。[13]根据威廉斯的观点,教堂、各行各业的协会和工作团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体制范围。统一的文化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化传统的有效确立”,[7]117-118影响着文化过程、文化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发展方向,当然,这并不否认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制度的作用。虽说统治者能通过文化霸权领导和支配他者,但是接受者并不是被动的,而是有一定的能动性,对外界输入不一定全盘接受,往往会进行一些反抗性选择,因而与主流文化产生冲突。作为有效的主流或霸权文化制度应该总是能够通过协商,使反方主动认可他们的文化形式,即通过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使其他社会群体内化主流文化,变被支配为主动接受和认可。即使不能使其社会化过程内化,也应该让大众认为是不可避免或必需的而主动接受收编。文化在选择、收编和协商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威廉斯把这种多样性、动态性和等级性的“文化霸权”形成过程称为“有机霸权”,因为各种文化与自然有机体一样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只不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各文化团体主动地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文化,使其不断成长。但是,有生长就可能发生变异,甚至是突变,而文化的变异或者突变很多时候是自觉的,霸权文化随时有可能被其它文化颠覆或取而代之。文化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不断斗争的过程。
威廉斯文化过程分析的另一方面是与文化传统、文化制度和机构紧密相连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指自觉的文学、艺术、哲学或者科学运动和倾向。[7]119例如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运动,以及滥觞于19世纪下半叶而盛行于20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等。新古典主义是理性对感性的过度反动,而女权主义是女权对男权的反动。因此,文化形态是历史的,在“社会阶级斗争”过程中萌发和成形,[14]当把各种文化形态还原于它所发生发展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社会物质进程),不难发现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往往是对既有正统的文化体制衍生的文化形态的反动。正统文化形态的霸权与新兴文化形态的反霸权并不是非得你死我活,它们往往互相吸收、互相收编,构成多样复杂的社会文化形态活动图景。
从威廉斯对社会文化过程的剖析可知,社会文化过程不是自发的运动和倾向,而是拥有主流文化即霸权文化的群体的自觉建构。社会主流群体往往选择与他们倡导的意义、价值和实践相吻合的传统文化因子,占据主导地位的正统文化制度理所当然充当选择文化传统的重要角色。正统文化体制下的文化形态肯定不能穷尽社会经验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结构,各种替代性的、甚至是对抗性的文化形态似乎总是以反动者的身份同时在场,因此,文化形态包含主流的、替代性的和对抗性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管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如何强大,工人阶级文化依然“经常处于分离和不可渗透的状态”,表现出自己应有的对抗姿态和替代性可能。
最能阐明威廉斯文化霸权理论的是他对一个实际文化过程本体内部动态关系的剖析。根据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他把文化过程分割为残留的、主流的和新兴的三部分或者节段。[7]121-127这种分割法既是共时的,也是历时的。无论是残留的还是新兴的,都是相对主流而言;三者始终处于动态和辩证的关系变换之中。主流的就是暂时处于霸权地位的,残留的和新兴的可能被主流的收编,成为主流的一部分;主流的也可能逐渐边缘化,成为残留的;新兴的和残留的均有可能击败主流的,成为新一代主流。同时,三者本身也是独立的文化形态,自身也在不断更新,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威廉斯所谓“残留的”不是指陈旧的,而是指过去的但依然活在现在,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传统文化。以各种方式存活下来的传统文化常常部分地被主流文化重新阐释、淡化、投射、选择或收编,融入主流文化,成为文化传统长河中新的浪花。换句话说,统治阶级有目的地激活、拔高或修正一定的传统文化充当他们的统治工具,利用文化效度为其统治提供合理和合法性证明。能融入主流文化的残留文化毕竟有限,大部分常被作为主流文化的替代或对抗面而存在。
威廉斯所说的一个文化过程的另一个部分是指新兴的文化。新兴的也就是“不断地正在被创造的新的意义、价值、实践、关系和关系类型”。[7]123它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指作为主流文化对抗面的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全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指主流文化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实际上,当新的文化涌现时,很难区分是主流文化的新阶段,还是作为主流文化的替代或对抗的新兴文化。威廉斯曾说,“没有任何生产方式,没有任何一种主流社会秩序、没有任何一种主流文化实际上能穷尽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力量和意图”,[7]125因而新兴文化通常形态多样。一定社会新兴阶级带来的新兴文化是众多新兴文化中的一种,是一种相对来说容易觉察的文化,从而也是统治阶级下大力气进行收编的文化,相反。其他更多新兴社会意识和文化实践活动往往不被觉察,直到形成一种稳固的文化形式,于是联合部分残存文化与主流文化进入显性的收编与反收编、霸权与反霸权的拉锯战。还有,随着主流文化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收编新兴文化,后者也在不断地重复、更新和反收编的过程中确立其应有地位,或融入主流,或成为文化传统中的一枝,或走向死亡。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社会秩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总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主流文化得以更新,社会体验、实践和意义价值得以更新,于是必定又会出现新兴文化形式,如此反复,变数无穷。
综观威廉斯的文化分类,首先,他采取了一种全景式的分类法,即把文化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或从文化本体,或从社会学,或从历史学,或从政治学等角度把文化整体分别切割成互为依赖的形态各异的三个板块。他的文化分类说明了文化的多样复杂,既是文本的、社会-历史的、动态发展的,更是政治的。他的文化分类和阐释模式,不但为文化研究及其他人文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如何有效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
[1][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39.
[2]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Chengcheng Books,1999:449.
[3]Kroeber A L,Clyde Kluckhohn.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Cambridge(Mass):The Peabody Museum,1952:97.
[4]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1.
[5]Chris Baldick.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0:134.
[6]Vincent B Leitch,William E Cain,Laurie A Finke,et al.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C].New York:W W Norton&Company,2001:481.
[7]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8][英]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M].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
[9]Terry Eagleton.The Idea of Culture[M].Oxford:Blackwell,2000:4.
[10]Peter Brooker.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142.
[11]George F McLean.Tradition,Harmony and Transcendence[M].Washington D C: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Philosophy,1994:10.
[12]田丰.文化进步论:对全球进程中的文化的哲学思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3.
[13]马闪龙.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
[14]Tony Bennett,Lawrence Grossberg,Meaghan Morris.New Keywords: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USA,UK and Australia:Blackwell Publishing,2005:41.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 Proposed by Raymond W illiams
LIZhao-qian
(Foreign Studies Colleg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Raymond Williams classifies cultur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s.From the ontological perspective,cul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ideal culture,documentary culture and social culture.From the social-historical perspective,cul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lived culture,recorded culture and culture of selective tradition.From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another two cultural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cept cultural hegemony:one is traditions,institutions,and formations which are operativ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efinition,and the other is the dominant,the residual,and the emergent of any internal cultural process.His classifications of cultures indicate cultural variety and complexity.Meanwhile,culture presents its textual,social-historical,dynamic,and political nature.
Raymond Williams;culture classification;hegemony
G02
:A
:1672-3910(2013)03-0038-05
2013-01-02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7YBB124)
李兆前(1970-),女,湖南常德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西方文论研究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