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2013-04-03王立锁陕西省三原县人民医院陕西三原713800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胞嘧啶两性霉素鞘内

王 莹,王立锁 (陕西省三原县人民医院,陕西 三原 713800)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的一种严重颅内感染性疾病,少数由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严重可造成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1]。目前指南推荐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抗细菌治疗,但是对于鞘内注射能否提高疗效,目前观点不统一[2-3]。笔者通过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鞘内注射与非鞘内注射治疗的疗效,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平均胎龄(38.29±1.88)周,平均出生体重(30.29±0.60)kg,平均发病日龄(11.75±7.73)d。临床表现以发热(46例)、少吃少哭少动(21例)多见,其他包括反应低下14例,肌张力增强11例。合并症:败血症3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2例,肺炎5例,其头颅血肿伴感染4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小儿的一般资料对比类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规范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联合5-氟胞嘧啶2.5 g静脉滴注,2次/d,并在两性霉素B逐渐加量未达到有效剂量期间,加用氟康唑0.2~0.4 g静脉滴注,1次/d抗真菌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开始剂量为0.1mg,以后每次增加0.1mg,渐增加剂量至每次1 mg为上限。两组都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疗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无明显下降;进步: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白细胞计数或蛋白下降50%;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白细胞计数与蛋白均复常[4]。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指标比较:经过观察,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围手术指标对比(±s,d)

表1 两组小儿围手术指标对比(±s,d)

?

2.2 疗效比较:经过治疗后无死亡小儿,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疗效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因此至今仍然是小儿死亡或者出现后遗症的主要疾病之一[5]。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少吃少哭少动多见,近期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出血、脑脓肿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耳聋、癫痫、瘫痪、智力低下等。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治疗,监控疾病的发展,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积极干预,才能有效减少预后不良情况。

在治疗中,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传统治疗方案中是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联合5-氟胞嘧啶静脉滴注,但是存在疗效不高等问题。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作为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起始比较早,但是由于患者的依从性、操作的复杂性和大约只有60%的患者治疗有效等方面的因素,限制了他的应用。本文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无死亡小儿,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通常鞘内注射者为难治或危重患者,疗效本身不会太好,同时鉴于本组研究病例数有限,扩大样本量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比静脉滴注治疗能提高治疗疗效,也有利于小儿的机体恢复。

[1] 金汉珍.实用小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49-354.

[2] 廖清奎,贾苍松.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输注在儿科常见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12(4):199.

[3] 翁心华,朱利平.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近况[J].临床内科杂志,2011,18(10):248.

[4] 郭爱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8):478.

[5] 姚能云,徐 平,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9):155.

猜你喜欢

胞嘧啶两性霉素鞘内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IDH突变胶质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低剂量维生素C或可把癌细胞“变好”
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曲霉菌致肝损伤及影响因素分析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遗传密码知多少?
质子化胞嘧啶碰撞诱导解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