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工作视角下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2013-04-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办学教育学生

张 瑜

(山东大学 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和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1]所以高校便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使命.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本文就从学生工作的视角研究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1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创新人才.1999年6月18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创新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全国上下开始探索创新教育之路、素质教育之法.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1 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改革

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已取得了共识.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并指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各高校都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1.2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广泛交叉,既高度分化又趋于综合的趋势,很多高校加强了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加强文、理、工、医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通识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基础性学科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培养、健全人格的熏陶以及一些非专业性实际能力的培养.[2]教师也可以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或社会人才需求增开选修课程.课程设置的改革,为培养学生兴趣、涉猎各类知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3 设立综合实验班

综合实验班是在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背景下,探索的一种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近几年的连续扩招,高校生源数量逐年递增.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能力和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突发性短缺,不可能适应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要求,高校创新教育的方式、手段和力度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部分高校另辟蹊径设立了一批综合实验班,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例如: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山东大学的“泰山学堂”等.这些实验班选拔一批基础知识扎实、有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进行单独、有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1.4 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高校还加大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验计划、挑战杯等竞赛项目.以竞赛为依托,培养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不断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2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解主要强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智力因素.对人才的兴趣、情感、意志、动机、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关注不够.目前,各类型的高校几乎都以成为大而全的综合性研究性大学为目标,这种趋势导致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趋于同质化,因此形成了各高校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3]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独立自主性,实行共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实践证明,个性能力越强,创新能力也就越强.中国的高校应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挖掘自身的特色,探索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共性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学生为本”是高校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在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中,学生扮演的都是受体的角色.我国很多高校教师上课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与学相分离,认为教是老师的事情,学是学生的事情.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课堂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绝对客体,阻碍了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

2.3 教师教学与科研相分离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必须从事的两项重要活动.目前许多从事教学的教师无暇顾及搞科研,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状态.对高校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只有将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时地通过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才能调动学生钻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以考试制度,特别是以笔试成绩作为选拔和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考题基本上都是配有标准答案的书本上的知识,笔试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考试制度以及所强化的标准答案使学生信奉权威、依赖书本知识,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精神.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计划办学,国家包揽了全部的办学权力、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影响了地方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办学的积极性.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若高校没有相对独立的办学自由权,就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办学模式.[3]因此,政府要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治相结合的办学制度.学校应承担办学的责任,根据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根据学校自己的特色创新办学模式.政府应扩大教育供给,解决公共资源不足的问题,保证高校多样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3.2 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全域性的大学管理理念和方法,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创新人才培养包括了从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发展指导等各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利措施.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运转良好的系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3.3 改革创新教育评价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教育评价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背景下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改革现行的评价方式.采用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平常提交的小论文、阶段测试、专题讨论等应用过程.取消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制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应该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

3.4 重视创新型人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往往比智力因素更大一些.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时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校在进行共性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多,对学生的个性比较了解.在日常的思想指导、工作学习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自我激励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必须将学生未来发展与现实社会需要联系起来.[5]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局面,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创新人格不是理论知识,不能由教师直接传授,只能通过长期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实践锻炼内化而成.

3.5 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首先,要有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教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对创新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和精心指导.所以,高校教师要深入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自身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创新的教育氛围.

其次,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核心,它既有自身发展的前瞻性、也带有鲜明的独特性.办学理念是大学标志性的东西,能够深化到学生内心的一种思想情感.例如哈佛大学多年来坚持“培养领袖型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不仅造就了多位国家总统、诺贝尔获得者,还培养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金融家等.他们身上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和领袖气质使其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

另外,良好的人文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校园学术交流,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企业家讲坛、校友交流会等,相互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与思想.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论文评选、课外作品展等竞赛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团队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1〕齐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燕山大学,2005.

〔2〕杨六栓.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0(5):140-142.

〔3〕王乐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54-57.

〔4〕张国忠.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发展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110-111.

〔5〕樊泽恒,陈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0(1):79-81.

猜你喜欢

办学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