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耦合关系探析

2013-04-02崔宝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管理

崔宝华

(辽宁师范大学 学生处,辽宁 大连 11602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信仰缺失、道德滑坡、食品安全、贪污腐败、仇富仇官、群体事件等社会问题.这一切都给政府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提出了挑战.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也有政策、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缺欠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完全地同步,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和薄弱,使一些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意识、社会心态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有效的社会管理对文化建设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入研究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这对于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指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1].

1.2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2].

1.3 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耦合关系

耦合本来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3].随着耦合概念的不断扩展,其应用逐渐渗透到环境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本文把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通过各自的活动要素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定义为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耦合关系.

2 文化建设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1 引领社会思潮,化解社会矛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4]加强文化建设要在全体人民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和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每个社会成员的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支配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访的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只有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才会有较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只要人们思想统一了,治理也不难.”[5]邓小平所说的10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实质上就是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方面还是很薄弱、很欠缺的,忽视了对国民的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思潮引导也很不够.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社会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自由化、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一些社会思潮.由于当时没有很好的文化建设环境和氛围,没能及时地引领社会思潮,很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一度出现严重的混乱.所以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坚持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引导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2 提高国民素质,加强道德建设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国民的素质和道德水平.通过文化建设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我国有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道德文化的力量.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主张,其实就是培育社会成员的素质,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最终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转,进而实现社会成员的自我管理.社会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正实现社会成员的自觉、自省的自我管理.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教育国民自觉地遵纪守法,自觉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还能使每个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其实针对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没有涉及,违法乱纪的人也不是不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关键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出现了问题,是由于一段时期以来文化建设出现缺失、不到位、不持久造成的.为了杜绝这些现象,除了需要有效地严厉地打击外,必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就提出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就是说:“严刑只能使百姓因害怕而不敢做坏事,但不能使人们自觉知耻而守法;相反,以道德治理国家,以礼乐教化人民,则可使百姓自觉知耻,自我规范,自我约束.”[6]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这将是个长期的任务和实践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就像中医治病一样,需要长期的调理才能标本兼治.

2.3 丰富文化生活,培养社会心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报告还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这里提到的“五位一体”就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五个方面就像奥林匹克标志五个环一样,相互连接、相互嵌套、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因此必须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文化建设是灵魂,是“五环”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彰显力量,发挥其积极作用.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把能有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尽早地建设起来.文化建设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积极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普遍欢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文化建设活动中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在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老百姓不经意间就能受到科学健康文化的熏陶,能够自觉抵制低俗丑陋的社会行为.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丰富了,有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这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能对社会管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使社会管理更加有效.

2.4 提升“软实力”,促进全面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映像一种思考力、思想力和竞争力.文化超越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差异,超越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差异,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软实力.纵观中国的近代史,中华民族历经沧伤、饱受磨难,而能依然生生不息、延绵不绝.是什么力量唤醒了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前仆后继、驱除外辱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有着共同的民族血脉,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哪个国家文化建设得好,传播得快,普及得广,这个国家的世界影响力就强,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就强,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强.文化建设从大的方面讲,可以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如今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而淡化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笔者以为这并不值得提倡.我们更应该大力地向全世界推广我们的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自然就会使“软实力”得到了提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也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必须从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切实加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3 社会管理对文化建设的影响

3.1 健全体制机制,促进文化建设

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政策、制度和法规,来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团体的事务和行为,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团体提供公共服务和制度保障,这样社会管理就对文化建设施加了有效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各地争先恐后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现象,这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行为,对文化遗产保护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有许多旅游景区通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景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和代替的,它不仅属于我们,更是全人类的财富.政府部门要不断地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法规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管理,有效利用和科学开发文化遗产,完善各项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的质量和水平.可见社会管理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充分行使自身的管理职能,不仅会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会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团体提供良好的服务,进而促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3.2 保证资金投入,完善服务体系

通过社会管理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文化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通过社会管理的活动和过程将社会资源投入到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管理会使投入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并真正发挥其效能.文化建设需要的载体和平台建设,文化场馆和设施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4]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逐步提高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使各项文化惠民建设在基层得到落实,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方面发展的成果.

3.3 严厉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

文化建设领域涉及到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个行业.这些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中明确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一大批法律法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更加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完善鼓励文化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7]而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正是社会管理的职能,政府通过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组织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对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严厉打击.打击盗版不仅关系到保护权利主体的著作权、知识产权,同时也关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应充分认识侵权盗版对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带来的危害,通过社会管理来健全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法律和政策,通过社会管理来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全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3.4 防范敌对势力,弘扬中华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4]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的分裂、渗透和颠覆活动.西方敌对势力以资产阶级人权、民主、自由等意识形态对我国施加影响,旨在动摇和摧毁国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渗透往往披着学术交流、慈善等外衣,让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因此要加强社会管理,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取缔非法网站,打击邪教组织,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国民的头脑.不断提高国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防范和抵御渗透、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西方敌对势力分裂、渗透、颠覆的图谋彻底破产,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4 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耦合关系综合分析

一方面,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表现形式,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包含了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文化对社会成员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加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弘扬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化解社会矛盾,也可以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加强文化建设还可以提升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国家的“软实力”,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内心形成的价值观等直接影响了其日常的行为规范,加强文化建设更有利于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

另一方面,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里,社会管理的任务尤为艰巨和繁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文化建设而言,完善的社会管理必然会使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文化建设的资金更有保障,文化服务平台更加完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市场更加有序,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必然会推动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总之,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了耦合关系.明确了二者之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的耦合关系,提示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1〕百度百科.文化建设[EB/OL].[2012-11-29].http://baike.baidu.com/view/618258.htm.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

〔3〕王忠栋.城市化与耕地资源耦合模式分析[J].现代物业,2012(6):1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8-18.

〔5〕齐淑萍.走进道德根文化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引发的思考[J].网络财富,2010(16):11.

〔6〕王伟光.持久地践行雷锋精神,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EB/OL].[2012-05-14].中国社会科学网.

〔7〕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将更加注重文化科技领域立法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制度 [EB/OL].[2011-10-29].国家知识产权局网.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