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要点探析
2013-04-02杨玉翠
杨玉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回应“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这种回应要想掷地有声,就必须引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以信仰的追索、尊严的重建为核心思想,以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为主要平台,实现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共融互通。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坚持以“信仰的追索、尊严的重建”为核心思想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解不再囿于教学场所和设施的选择不同,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论引入了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1]。这种界定使得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提升到了学理的层面上,而且也更加符合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
当然,在新的形势下,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理层面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托的可能性,以此回应其他学科教育中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使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向生活世界回归,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化逻辑发生根本转变即由低级规范、范畴、观念向高级规范的逐层演化转变为直接追问教育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如何塑造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67在两位导师看来,生活世界中真正现实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这样的人是肉体的实际存在和历史性存在、从事物资生产劳动与精神创造活动的统一体。马克思特别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2]82信仰是主体精神性存在的重要内容,作为生命价值的最终关照,它决定了主体精神生活的性质和方向,思政课实践活动需要坚持以信仰的追索和尊严的重建为核心,以帮助实践主体绘制“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蓝图为主要目标,让实践主体在生活中感受到“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3]38而不是再依循有由规范、原则引申至理想、信念,由底层价值向高层价值演化的“老路”,实践活动组织者和学生应共同站在价值观的顶点去俯视现实的生活世界,带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人应该如何生活?”“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尊严的?”等终极价值问题去观察、体悟真实的多面的生活世界。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终将得到凸显,由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了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人类“异化”的根源,因此其坚持追求全人类自由解放的政治信仰是对以上价值追问的最直接最科学的回答,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浓厚的人文意蕴,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命题,以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的真理追求为基本线索、以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的实现为感召,既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理想人格设计的思想形成对话,又可以结合西方的文化中的人文传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更能直面我国社会信仰被解构的危机。
一个人追求信仰的过程也是尊严的重建过程,尊严是一种尊贵和威严,是不容亵渎和侵犯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帮助主体获得自我尊重和他人的认可。当前,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之所以必须凸显重建尊严的要求,首先源自于批判社会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在货币化的生活世界中,“由于货币的脱域能力和价值通约能力……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被设定在更为深远的冲突体系之中”[4],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在资本的挤压下,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严峻局面下,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等精神生活需要比生存需要更重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实践形式和内容上应紧扣社会现实,为培养未来劳动者(大学生)的尊严感提供更好的途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以“自豪感”和“独立感”为核心的尊严感的重建不仅来自于正义、仁慈、克己等道德情操的培养,更来自于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来自于以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解放运动。总体而言,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只有秉承信仰的追索、尊严的重建这一核心思想,使实践双方树立或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使其从个人的生活世界中走出来,并适时地将个人生活世界中充溢的“小爱”转变为躬行群体幸福事业的“大爱”,为更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付出努力,实现爱的散播与绵延,才能唤起实践双方的生命尊严感、人格高尚感,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功能,这些基本功能的实现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摆脱“白菜萝卜种植户”、边缘化倾向、重建学科尊严的重要途径。其次,新的教化逻辑强调要真正关注人、重视人的生命存在,联系个体的现实的生活体验、理解、感悟,将教育对象置于生活之中,在实践教学的情境中直接体验丰富多样的生存方式,在对“希望”和“理想”的叩问中发挥自身的道德想象力,形成“过一种更有意义的、有信仰、有尊严的生活”想象,按照这样的想象绘制“高级生活”的蓝图,在“高级生活”的指引下,打造当前的日常生活,最终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状态。再次,新的教育范式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思想修养、道德学习和政治磨砺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过一种“公民化的高级生活”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消除生活对人的思想、德性和政治修养的消极影响,在形成教养、批判生活中的恶和进行反思性选择的基础上生成真实的、整体的思想和政治观念,生成一个“有信仰的人”、“有生命尊严的人”。只有这样,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在丰富有序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成为“我思”的主体,及时准确地提炼出实践教学的新亮点,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
信仰的追索、尊严的重建何以可能?这就要求把马克思“生活世界”理念融汇在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情怀”和“百姓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需要及时有效地引入“行为体验式课型”[5],将“大德育”融汇在“大生活”之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3]96“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正是要把马克思所指谓的“他自己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为“类存在物”——同样是学习主体学习和认识的“对象”。通过这种课型方式尝试将教学场所演绎为实践双方的生活、娱乐场所等,实现“实践主体”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的直接感知。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课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在多种行为体验中加强学生的生命尊严感和幸福感,其实践教学形式应涵盖生活情境模拟、提问式、讨论式、辩论式、现场调查等课堂实践教学形式。诸此种种,都要求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勾连,更要求教师在生活情境的设定、对生活世界的感悟、对教学对象生活环境理解等具有较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置,构建一种“大生活”的教学境遇。
其次,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工作与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积极完善教师进社团尤其是公益性质的学生工作团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标准。从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生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所描绘的生活世界其实就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上存在的世界。因此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这种理念安顿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使其在自己创设的“对象”中,加强对大学生活的自我理解。课堂生活毕竟只是教师和学生个体生活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生活世界的空间与时间的无限本质决定了室内的实践教学工作需要及时转换和拓展,而这种拓展的直接途径就是将课堂实践教学与校内的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等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寻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优势互补。这种优势互补带来的“蝴蝶效应”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自觉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更具有科学化、精细化、亲情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课堂实践教学与校内的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等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会促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活动,在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中,理论研究的视野将不断拓展,新的理论成果也将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理论的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彰显,可以为大学生“三观”的教育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的平台上展开了对话,当教师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网络、深入活动现场,真正参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时,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会获得崭新的生命体验,这也正是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展示“交互主体性”的具体形式。
最后,着重培养每一个参与者的“实践情怀”和“百姓情怀”。“实践情怀”,是一种尊重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破除各种迷信与偏见的情怀。“百姓情怀”,是一种真诚地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自觉尊重维护普通百姓的各种权利,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质量为己任的情怀。马克思主义生存实践论坚持生产实践活动的优先地位,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9从事物质生产的普通群众也由此进入马克思主义者的视野,如牟成文先生所言,“群众”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群众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工具或者手段,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客体,“群众的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者真正关注的世界,以群众路线为要义的“群众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者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6]。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仅要走进个体的生活世界,更要有意识的走出这一世界,关注更大范围的普通劳动群众的生活世界,要有意识的培养实践主体尊重和关注普通群众生活的朴素情感,要有计划的、长期的体验普通劳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要主动寻找实践主体与普通群众同甘共苦的平台。近年来,一些高校建立起的校友志愿工作团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这一团体接受校级或院级团委的直接指导,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机构和人事依托,开设校友论坛、创业讲坛、党校授课和参与校内外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形式搭建学生个体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平台。学会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公众的幸福密切结合起来,将个人对家庭付出的感恩之心提升为对同学、老师、母校和社会的回报之情,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所谓“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要将“大德育”融汇在生活世界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由单纯的课堂德育灌输转向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从而将课堂教学中单纯的“得道”教化转向现实生活中的“施德”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信仰的追索、尊严的重建”的教学核心价值,这就是马克思“生活世界”理念给予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启示。
[1] 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69-7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徐 伟.自由主义 国家主义 共同体主义[J].科学·经济·社会,2013(1):32.
[5] 闫 玉,董丁戈.“行为体验式课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73-75.
[6] 牟成文.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201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