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媒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02赵玉桥
张 吕,宋 莉,赵玉桥
(长沙大学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湖南 长沙 410003)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三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集中处理,制作出符合各种媒介传播的产品,是现代媒体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新旧媒介的优势互补,给信息内容的创意、采集、制作和传播路径都提供了广阔的施展场域,同时也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和传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的传媒类专业或与之相关专业的大学教育怎样创新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融媒体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媒介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类平台课程的构建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过分强调专业细分的传统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复合型媒体人才的需求。对此我们在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们根据已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统专业的优势,申报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特别强调专业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应对新媒体人才需求的综合平台课程,一是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文化底蕴与能说会写能力的训练的优势;二是强化新闻专业的媒体意识与新闻意识;三是重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编写、策划与节目制作能力;四是注重播音与主持专业表演能力与口头语言能力。在各专业各具特色、又互为融合的基础上设置大类培养的平台课程。前期设置文学、艺术、语言以及媒介基本知识类课程,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文化素养与现代媒体意识;中期增加现代媒体技术操作的训练、实现技能复合,熟练掌握美编、网页制作、版面设计、动漫制作、FLASH、视频、音频剪辑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动手能力;后期选修有兴趣或有可能从事媒介工作的相关领域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鼓励学生获取第二学位。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创意,能说会写,有制作能力与较强适应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课堂教学,构建边学边练的开放式模式
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封闭式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意味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理念的转变。开放的内容、方法和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比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每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名。根据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个总体要求,然后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中期的拍摄,再到后期制作,整套程序均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这种做法既解放了教师的思维,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课内外相结合,丰富了课堂的生动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纷纷反映“好像进行了一次模拟的岗前培训”。
与现场感较强的新闻采写相比,新闻评论课程相对枯燥抽象,学生容易产生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为了培养学生的评论思维,养成每天看评论的习惯,促成学生主动思考新闻现象,理性表达独立观点,任课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突出文本分析和经典实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15分钟的“一周评论”环节,让学生们在网络上浏览一周内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依此自设主题展开评论,分组上台发表见解,学生们表现十分踊跃,课堂互动更为活跃,评论兴趣日益浓厚,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撰写评论向媒体投稿。为了更好地与新闻评论实践环境对接,任课教师还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参加了由长沙晚报理论评论部、网易新闻论坛、星辰在线、星沙之声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名评论专栏《你说话吧》的现场活动,激励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观点意见,与资深评论员进行思想碰撞,既丰富了评论经验,又锻炼了口才。
(三)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
为加强课外活动指导,构建第二课堂平台,我系设置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小组,指派专门老师指导。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编导,自己摄录和制作的节目频频出彩。一档校园视频栏目《我的大学》取得了轰动效应。主创人员包括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以及学校其他专业一批勇于创新的学子。《我的大学》致力于挖掘校园榜样,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同龄人的奋斗经历带给大家启迪和思考。如第一期节目嘉宾来自旅管系知名模特贺靓,通过探讨贺靓的专业模特奋斗之路构建了“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的主题,每期节目都成为校园电视点播热点,在校园电视网络中循环播出。该栏目还获得了长沙晚报杯“十佳校园媒体”称号。
校园剧《那年花落》是由我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湖南省第一部校园原创励志电影。该剧从剧本的撰写、演员的选择到拉赞助、拍摄、后期制作,均由学生完成,并在学校进行了公映,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正是因为有了在制作该节目中积累的经验,许多同学在毕业找工作时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而且入职后上手很快,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如今,第二课堂的开展已形成良好的传统与氛围,学生活动热情甚高。2011级学生自发组织了《绿皮火车》课外实训小组,在系部支持下,开展“微电影”自创、自演、自拍活动,已有良好的开端。“长大吧”的课外实训活动也在积极进行中。而且,我们还在全校组织了首届“DV大赛”评奖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评奖活动中营造氛围,鼓励创新,发现人才,增加影响力,使学生的媒体实践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
(四)引进媒介专业人才授课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发展,我们认为在教师的安排上,应该让更多富有专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媒体工作者加盟媒体教育,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媒界人士引入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课堂,尤其是担任实践课程的授课,以保证将媒体的最新经验、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使实践课程既能够得到来自媒体一线的媒体人士的智慧滋养,也不失技术体系的缜密和教育进程的严谨。正是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聘请媒界人士到课堂上上课,并给本科生开办各种专题讲座。我系先后邀请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时事访谈节目《今日话题》主持人兼制片人杨锐,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经营管理部部长、高级编辑张效雄等分别作了“用英文解读中国 ,用中文解读世界”、“报业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等既有学界前瞻性又富业界全球视野的高端讲座,开拓了媒体专业师生的视野。
二 融媒体时代关于媒体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
在媒界新形势下,高校媒体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精神的核心目标之下,凸现其应有的实践品格,使学生从事融媒体实务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培养融媒体时代,既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媒体知识,又有现代媒体意识与操作能力,并适应文化企业与企业文化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建立一支由“实务型”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媒体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应强化从事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师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建构,能力再造以适应现代融媒体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其次,要提升媒体教育者的实践品格,克服媒体人才教育中“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积弊;再者,应逐步引进一批有媒体从业背景的教师,聘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业界精英担任客座教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到媒体第一线,以鲜活生动的实战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媒体工作者的重任。
(二)拓展现场实地教学,建设校园一体化媒体实践平台
所谓一体化媒体实践平台是指服务于媒体实践课程和校园节目制作的系级或校级媒体构建的综合性平台。美国新闻实践培养往往依托校园媒体进行,其校园媒体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学校一般都办有自己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建有较完整发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摄录、编采齐全的实验室,有的学校甚至还拥有几家大通讯社的供稿专线,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校园媒体的工作得到充分锻炼。由于办学环境不同,我国在短期内很难普遍地建立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但却可以借鉴美国校园媒体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模式,在校内建设一体化的媒体实践平台,把实践训练纳入课程管理。校园实践平台不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室和实习平台,而且应该具备包括日常教学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服务目标的校园媒体。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平台可以成为媒体人才教育依托的基础。目前我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校内媒体,有志于媒体事业的学生将成为其中最活跃的生力军。
(三)加强与业界联动,改革媒体实务教学体系
2011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中心《文化中国》栏目湖南基地正式落户长沙大学。为了配合运筹《文化中国》栏目以及相关杂志、网络、培训教育基地、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相关学术与文化产业的落户工作,我系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和实验室配套设备,在已有的“电视节目制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以专业人士与优秀教师做指导,并挑选优秀学生参与相关工作。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汉本、新闻、播音与主持艺术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各专业学生的优势,从点子的提出到节目前期策划,从节目的现场拍摄到节目的后期制作,以及优秀栏目的品牌资源拓展,涉及到网络杂志等各相关领域,全面参与,精心打磨。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本系各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与实习基地。我们还拟在系部网站设置学生文字、视频作品发表与评价平台,使学生的习作能及时面世,以增强其学生动手的兴趣,并能在受众的检验中不断提升自己。
(四)与企业联姻培养目标人才
随着中国企业从初期规模型生产向创意型、品牌型、高端型产品生产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打造亦进入重要日程,需要大量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媒体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媒体人才。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专设了媒介公关、企业宣传、新闻发言人、文案策划、网络编辑、网刊编辑、内刊采编、影视编导等岗位,对媒体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存量空间;而且随着竞争的激烈,传统的媒体如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与出版集团则对人才的水准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潇湘晨报》等传统纸媒甚至对媒体类专业实习的门槛都提升到了“985”或“211”学校。这就意味着高校媒体人才培养的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元化社会、融媒体时代对高品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挑战。因此,高校媒体人才的培养在充分发挥传统理论教学优势的同时,更加重视与企业联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实现目标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