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两型产业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2013-04-02周丽,陈艳
周 丽,陈 艳
(长沙大学,湖南 长沙410003)
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两型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必然要依赖大量两型产业人才。但两型产业人才并不是原生劳动力,而是需要人类主动开发后生成的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必然也是两型产业人才开发的主力军。因此,要满足湖南两型产业人才需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必然要做相应调整。
一 湖南两型产业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之间的矛盾
(一)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难以满足两型产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湖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有所调整,经管法、理学等招生数呈下降趋势,文史哲、工学、医学等招生数呈上升趋势[1]。但总体上讲,湖南现有的科类结构与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两型产业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一是农学发展缓慢与两型产业对农业产业升级的要求不相符。二是金融、国际贸易等经济管理人才、及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发展滞后,与两型产业发展对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及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不相符。三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缓慢与当前强调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的宏观背景相悖,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培养,与两型产业对人才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需求也不相符。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难以满足两型产业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就人才总量而言,湖南高校毕业生数在理论上应该能满足本省产业发展需要,但统计发现湖南毕业生出省就业的比率较高,区域流动方向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前几年湖南高校毕业生出省就业的比例平均为48%,省外生源仅为23%,出省就业人数是省外生源数的两倍以上,其中到广东就业的占出省就业人数的49%,而广东省生源仅占湖南毕业生总数的2%[2]。毕业生流出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湖南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看重的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价值预期,结果导致急需人才的中部地区在为经济发达地区培养人才。
从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及质量看,亦无法满足两型产业人才的需求。一是研究型高校的扩招带来的研究型人才质量的普遍降低满足不了两型产业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二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重心明显偏高,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两型产业对能够将新技术进行创造性应用和扩散的人才要求。需求量最大、实用性最强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受到普遍的忽视,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成为“本科压缩”、“专科翻版”。三是毕业生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趋同,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提高普遍跟不上国民经济的技术提升,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较低。
(三)高等教育形式结构难以满足两型产业发展对终身学习体系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自学考试等形式组成。我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中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其他形式发展缓慢。各类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共享、生源互争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普通高校为获取招生效益,竞相举办成人学院进行招生,各成人教育机构则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或以“专升本”形式扩大接受学历教育学生的规模。这些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高校在招生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招生对象基本上都是连续就学群体,适合就业者的教育形式非常少,尤其是农民、工人受到普遍的忽略。但知识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快,工作范围的扩大和工作内容的丰富也越来越显著,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两型产业发展对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民得不到有效的继续教育,农业的产业升级就缺乏有力的执行者;工人不能获得持续培训,工业的新技术应用就会遭遇瓶颈。其他形式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使得湖南难以形成各种形式协调发展、具有弹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能满足湖南两型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持续提升所需要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要求。
(四)高等教育地域结构难以满足两型产业对人才储备的需求
我省普通高校的空间分布中,长株潭地区约占全省的64.6%,湘北、湘西、湘南地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长株潭三市集中了全省人才总数的1/3,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才相当缺乏,如湘西地区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的1/8[3]。就全省范围而言,作为人才高地的长株潭地区很可能成为人才孤地。一般来说,省会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因地域环境、视野范围、学校层次等的影响,大多倾向于省际流动,而地市高校毕业生倾向于流向省会及周边城市。因此,高校布局过度集中于长株潭地区,一方面不利于全省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其他地区难以发展成为长株潭地区的人才储备基地,会给两型产业的人才环境优化和储量扩大造成一定困难。
二 湖南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促进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调整
科类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学科专业的增减和调整,针对我省高校科类结构与两型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应采取适应性对策。一是对数学、物理学、哲学、农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及经济学等热门后饱和专业要进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内涵调整。如我省要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集约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因此以农林为特色的高校要加强农林类专业的内涵发展,使该类毕业生能进行农林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二是对具有地方资源、产业资源等经济力量优势的专业要立足地方,办出特色。如湘西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高校的科类调整提供了参考条件。应积极拓展特色专业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是对紧缺专业和应用型专业要大力发展。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要加大装备制造、卷烟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人才开发力度,因此要优先发展上述高新科技发展所需专业。
此外,还应加强科类结构的弹性设置。上世纪80年代初,高校专业的科类曾随着职业种类的剧增而越来越多,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数曾猛增到1300多个,当时的大学理念是社会需要什么职业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大学不可能一应俱全地直接为社会的每一种职业设置一种专业,职业的多样性与多变性迫使大学最终无法应付。而且这种简单的对应设置,使学生在职业的不断变换更新中缺乏职业转换弹性和再学习能力。因此,要理解大科学时代知识交叉融合的特点,弱化与社会职业的直接“对口性”,将专业目录转为设置知识和能力模块,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行设置组合,增强学生职业发展弹性,为两型产业发展提供宽口径人才。
(二)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引导各类高校有序竞争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一种纵向结构,主要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次。我省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约占总数的31.6%,其中培养研究生的高校约占总数的11.1%,进行专科教育的高职高专院校约占总数的68.4%。我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一方面要纵深发展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本科院校。高精尖人才培养主要由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完成,但是目前我省高校普遍追求规模大、人数多,研究生扩招速度较快,大量的学生分享有限的资源,势必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因此,我省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必须保持适度规模,深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要大规模发展以专科教育为主体的高职高专院校。我国高等教育重心偏高,全社会的关注点都在本科以上,高职高专教育备受冷落,严重的生源问题直接影响了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这就导致能将创新技术加以应用和推广的技能型人才存在结构型短缺的问题,有高水平技术也难造出高质量产品。要摆脱困境,必须依靠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大批新型技术工人。但是我省现有专科院校大多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而来的,对人才的培养尚未跟上产业调整需要,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达不到两型产业的要求。因此,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从提高教育质量着手,培养能够扩散新技术的生力军。
(三)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构建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不同形式高校之间互相争夺生源的主要原因是生源定位单一,都以低年龄群体的职前学历教育为主,未能根据自身基本职能开发合适的教育类型。一般来说,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职能分工和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培养,按学科设置专业,以全日制学习并获取学历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成人高等教育侧重于岗位培训,以业余学习与非学历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按岗位设置专业,强调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性、操作性,以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自学考试则不受国家计划限制,学费低,学习形式灵活且不受地域限制。因此,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要理顺关系,各司其职,形成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要从内涵和质量上加强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继续教育政策,鼓励在职成人参加继续教育。
(四)优化高校地域结构:推进全省高校共同发展
我省高等教育布局过于集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他地区的高校发展不够。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省会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以211工程大学为龙头,加大几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长株潭作为全省智力中心的地位发挥向全省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湘西、湘南、湘北地区高校的发展力度,尤其是提升教育质量,结合本地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特色条件,在现有高校中开设两型产业发展所需的新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等相关的专业,或建立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院校,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实用人才,为当地弱势群体子女提供就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本地居民的人力资本存量。
[1]唐敏.湖南经济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相关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2]谢新吾.出新招,出实招,出奇招——湖南各级党政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业[N].湖南日报,2009-04-29.
[3]湖南省:人才发展呈现9大特点[EB/OL].新华网,200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