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02何玉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何玉莲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设计心理学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中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设计思想,为今后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其实质是产品的创造过程。在当前的工业设计领域,相关学者和设计师们总是在探讨“人性化的产品设计”,显然,产品设计最终的目的是能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设计艺术的相关技能之外,还需要在正确的设计理念和科学的设计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通过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力求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现代理念和科学方法,使其树立“设计 = 科学+艺术”的观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心理学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更好地认识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起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作用,还要增强学生对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能力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能轻理论

很多学生思想上并不重视设计心理学课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是因为设计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重器轻道”的现象。多年以来,工业设计教育一直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更关注技法知识的学习,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排斥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源于技能性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表现的差异。学习技能性课程是外在表现性的设计能力的提高过程,其学习效果具有易感知性,且短期效果明显。如学习设计效果图技法的课程,学生可以明显看到自己效果图水平的提高过程。而理论的学习是内在设计素质提升的培养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也许未必有明显可见的效果表征,而需要在后期的设计实践中逐步反映出来,其学习效果不易被感知。所以,在与学生交流时,笔者发现只有个别学生认为学习理论课有收获,大部分学生感觉收获甚微,甚至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困惑:“大一到现在上了这么多课,感觉做了好多作业,但是并没有觉得学到了什么。”可见,在课程学习中缺乏收获感,也是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重要原因。

(二)重讲授轻运用

设计心理学的课程内容特点和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认知,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设计心理学教学中重讲授轻运用的问题。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基本原理与相关理论知识需要讲解,确实需要讲授的环节。从知识运用来看,设计心理学知识点的运用需要借助具体的产品设计课题来进行,其知识点的运用涉及到产品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课题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运用。在有限的课时内,这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正是“重讲授轻运用”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学生而言,相对于技能课以“做”为主的方式,对于设计心理学这样的理论基础课,学生习惯了“听”的学习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重讲授轻运用的观念。

(三)重考核轻过程

一直以来,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对于理论课程更是如此,设计心理学课程也不例外。由此,相对于平时积累性的课程学习,学生更重视课程考核,把考核当作了课程学习的目标。以至课程上完,知识学习的价值也许最后仅仅停留在了课程考试中。“重考核轻过程”已经成为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这很不利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多年的设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基于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笔者根据学生特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以及自身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对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梳理专业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定位

在多年的设计心理学授课过程中,笔者通过几届学生的对比发现,第一堂课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环节。基于学生对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不重视心理,笔者在授课之初,与学生一起梳理专业学习的整个课程体系。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与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关系,与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的关系,与产品设计实践性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等等;另一方面是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心理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而在这个梳理和沟通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案例进行解说,分析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经验教训及各类知识的运用情况。相对于选择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案例,选择学长们的设计作为示范案例会让学生感觉到更实际,不会产生“空中楼阁”之感,能让学生更有切身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结合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

设计心理学教材的编写一般是按照理论体系特点进行编排,但是作为课程学习,还是要根据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重构。设计心理学教学的目的不是局限于理论本身,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重视设计的可用性,关注设计的审美情感以及设计师创造的潜在动因,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科学的设计方法、科学的设计思维、科学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工业设计的专业特点,根据产品设计流程,对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根据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不同设计阶段所涉及的设计心理学知识对内容进行优化与重构。如在设计调研阶段,可以着重于用户模型、感知觉原理、感性工学等内容的学习;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可以从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两个黑箱——用户和设计师黑箱、信息加工理论——可用性设计、感觉体验——情感设计等相关知识点展开,引导学生在设计构思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探究;在设计评估和检验时,可以引导学生着重解读诺曼等学者提出的可用性原则,等等。基于产品设计流程的课程内容的优化重构,有利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兼顾讲授环节与运用训练环节,有助于解决“重讲授轻运用”问题。

(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加强知识运用

基于课程内容的优化与重构,使课程内容的学习紧密联系专业特点。工业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实践能力,设计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点的记忆,更多的是对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设计问题的一种科学的引导。正如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意为“(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点的讲解外,还要重视学生对设计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基于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以课后作业或课堂训练的方式,把课程中的知识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知识,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的限制,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无法遍及每一个知识点,主要在于加强学生对课程中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四)采用情景启发式教学,加深知识理解

设计心理学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是抽象的,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理解。同时,工业设计的对象——产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在使用和感知的设计。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情景启发的教学方式,即以产品实物为情景道具,并设定使用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加强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产品设计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设计,所以在教学时很容易获得情景启发式教学所需要的道具,也许上课的教室里就有可以借用的道具,如教室里的电风扇、多媒体设备、课桌椅,甚至是学生的学习用品和随身物品。当然,在上课前,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准备好道具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如笔者在讲解可用性设计的相关知识时,会选择操作性较强的产品作为情景道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操作,进而观察分析,而后结合知识点,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解析;在讲授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知识时,则会选择富有趣味性或富含情感性的产品作为道具,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设计中所包含的情感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和理解知识,将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重视交流、沟通与反馈

相对于课程最后的考核,笔者更重视课程过程中的课后作业和课堂训练,因为通过几届学生的比较,发现平时的作业任务是师生之间非常重要的沟通平台,而对学生作业的及时反馈,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一方面通过平时的作业,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评阅时可以反馈一些信息或问题给学生,以督促学生温习和再思考。同时,每完成一次作业,可以进行全班范围的点评与讨论,相当于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与温习,从而加强学生的收获感。另一方面,老师真诚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可以让学生产生被尊重感,可以激发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勇气和激情,这样,作业不再是程式化的内容,而是一种交流、沟通与反馈,老师可以更好地去了解学生,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笔者曾经在给某个班教授设计心理学课程时,第一次作业,明显感觉到是学生从网上搜集整理的资料,缺乏自己的思考,显得很程式化。但是,笔者还是在每一份作业上写下了评阅意见,并用“思想不存在对与错”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次作业时,笔者看到了许多真实的表达,有的同学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在了作业中,有的同学选择了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有的同学还把设计的思想运用到了作业版式中,甚至还有同学采用了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还有的同学则把希望老师解答的问题也写在了作业中。可见,学生的平时作业也可以成为授课效果的重要反馈途径。因此,在设计心理学的授课过程中,重视师生间平时的交流、沟通与反馈,有利于学生“轻过程重考核”观念的改变。

当然,社会在发展,学生特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设计心理学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在发展。因此,设计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也需要随着学生特点、学科特点、专业培养模式特点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以寻求最合理、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吴翔.边缘与突破[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3]张宇红.浅谈对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2010(22):439.

[4]王翔宇.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研[J].大家,2012(17):109-110.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心理学知识点
智能产品设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冷·暖》
《教堂之夜》
关于G20 的知识点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