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2013-04-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现实道德

刘 波

(1.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2.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网络扩展生活场域的同时也改变着生活方式,生活网络化普遍显现.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使生活获得改造又诱发了新的生活问题.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网络道德、网络安全和网络成瘾等多种问题.这里主要是说关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1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的概念源自于人们对传统道德的理解.道德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及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简单说是约束人在社会交往中言行举止的基准.网络是另一个人类社会交往的空间,所以说在这个空间里也有着对其言行举止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的准则,即“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道德与传统的道德的区别在于,传统道德是靠舆论来约束、规范个人的行为,而网络道德是以网民自身的素质为特征的道德自律.”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做为网络使用者的主力军,他们出现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足以成为当前社会中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代表,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网络价值偏移.重虚幻,轻现实,迷恋网络世界,逃避现实社会,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等行为活动中,拿网络交往代替现实交往,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力极度缺失,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二是网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网络交往和网络购物等互动活动中以虚假信息瞒骗他人进行欺骗、诈骗等违法行为;三是网络侵权严重.主要表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著作权,以及恶意盗取他人账号密码、传播病毒用以攻击门户网站及他人电脑等行为.四是网络语言不堪.主要表现为网络交往中通过污秽、粗俗的语言相互谩骂、诋毁他人声誉,在各种网络论坛中散播虚假消息或不文明语言发表言论等;五是网络色情泛滥.主要表现在黄色网站的浏览、色情图片和视频的传播、网上色情服务的提供等低俗行为.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形成原因

这些网络道德失范现在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虽然受到高等教育但网络环境等外界的负面影响仍旧可以影响其出现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发现象.对形成这类失范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2.1 社会环境的因素

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身处一个公开的环境,人际交往简单且熟悉,在熟悉的环境作用下,他们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在道德、法律的标准下进行,尊重社会传统的要求.相反在网络中则不同,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社会公德心缺失、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多种现象被大学生通过翻新带入到网络这个空间社会中,而这个空间社会中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缺陷,这就让大学生感到轻松,从而失去了外部刚性约束,在这里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会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的制约,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空间.这对于现今缺乏网络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对自己的道德约束松懈,削减道德责任感,从而导致各种不良行为现象的出现.

2.2.2 教育体制的因素

长久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重视从对抽象的道德原则和社会准则进行学习,对人格素质的培养和道德习惯的培养稍有忽略,使得基础性的品德教育出现空白,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学校教育活动无法与时代变迁同步,严重滞后,教育的内容方式一成不变,没有与时俱进,缺乏主动性和先进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一直也在加强,但在网络道德教育方面还稍显薄弱,对学生的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力度较弱甚至缺乏,导致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知识的不了解甚至空白,更加缺少正面的引导,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无法正确处理,从而出现网络道德问题.

2.2.3 网络自身特性的因素

第一,网络环境和其自身的特性容易诱发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的产生.网络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等既增加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对网络道德行为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个人发生的任何行为几乎都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便有某些不道德的行为发生了也不会对自己产生大的的影响,故此大学生开始滥用自己的网络权力,肆无忌惮的在网络上使用资源、传播资源、发布信息等行为,最后就会带来网络环境的混乱,对其他人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甚至伤害别人.

第二,网络世界本身的法制缺陷为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创造了机会.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时间不算太长,很多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盲区,初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还不成熟,也缺乏对网络行为的监控管理,网络安全问题也相对比较严重,这就给部分追逐个人利益的大学生钻法律空隙的机会,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2.2.4 个人自身的因素

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3岁之间,这个时期是个人思想、品格等开始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但自身心理、思想的不成熟性是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内在原因.生理方面的成熟,不能代表其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成熟,往往这两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同步的.他们对道德的认知、情感的认识、自我意志等方面,都处在未完全成熟的时期,所以对新事物和新思想都特别的敏感,有着较强的学习性和接受性,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容易出现走极端,极易受错误观念的影响.此外,大学生的品格道德结构也处于发展过程中,因人而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限制让其自由发挥,这里没有了老师家长的说教,没有了现实的管束,满足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让其品格道德结构的不足之处没法得到弥补和修正,使得问题更加扩大化,从而导致最后的网络道德问题.

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应对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变化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针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网络给工作带来的新变化,要与时俱进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教育者自身开始提高网络素养.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积极适应当前变化条件下教育者要求的角色转变,从自身素质的培养做起,进行网络知识的学习,提高网络教育能力等.网络教育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选择网络资源,引导他们将网络兴趣放在学习上,对他们的网络生活进行科学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要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者,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第二,加强网络道德、网络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网络观念.

学校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法制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个性教育上,定期开展网络道德、网络法制方面的教育培训,针对对于网络道德意识淡薄、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就要强化其法律意识,让其尽快认识到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的重要性,要遵纪守法的使用网络,坚决不参与网络犯罪的任何行为.学校教育学生要依法合理使用网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第三,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落到实处.

网络道德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加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教育学生正确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正确处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学校教育工作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与教育目标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落实到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让大学生从心理上意识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让他们知道自身存在对社会、家庭的重要意义和在现实中的价值,通过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让大学生认清网络并非生活的全部,现实的美好更是奋斗的目标,要热爱生活,为自己的高尚人生目标而奋斗.

第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生的闲暇时间

学校的学生工作除了日常事物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和特点开展丰富的各类有益活动,包括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参与各类科技活动、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励志性活动,从学校方面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教导学生从意识上树立科学的闲暇意识好和态度,通过各项有益活动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充实自我的闲暇时间.

4 结语

网络道德问题是通过虚拟的计算机网络表现出来,但其根源仍在现实社会.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但其根源却仍脱离不了现实社会道德准则的标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受到当下社会道德滑坡的影响,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关注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引起了高校和个人的关注,更要引起了社会方面的关注,学校方面和个人自身方面的教育固然重要,也不能忽略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普及社会道德教育、加强高校德育教育、针对个性德行教育,三管齐下让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现实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漫画:现实背后(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