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传媒的网络化发展现状研究
2013-04-02刘伟
刘 伟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传播媒体面对大量的信息狂潮,已经有点应接不暇.而在这其中大量信息的时效性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体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媒体出来弥补媒体的不足之处.而视频传媒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发展并一步步走向成熟.
过去的百年世界传媒业,基于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播的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事实,可以用“百年激荡”来形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媒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电影,网络为统称的四大媒体,20世纪末发展迅速的后起之秀手机短信又成为第五媒体.这五大媒体如何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在新世纪里进一步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每一位业内人士面前的问题.而在这五大媒体中视频传媒的发展又一枝独秀.视频传媒的高速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网络化的进程.
视频传媒做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浩大声势向传统媒体发出了挑战,新媒体的声音也在渗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说,传统媒体代表的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教化”声音的话,视频就是一场自下而上发起于普罗大众的“草根革命”,这场草根革命在今年已经可以嗅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的味道,新媒体的行动也已不再是停留在实验和研究等表面文章上,而是已经拉起了大旗,搭起了戏台准备或者是正在轰轰烈烈地颠覆着我们的视听甚至是生活.网络视频(无论是电视还是短片还是广告)已经做为一种新的赢利方式和新的媒体出现,它的自由度更高,成本更低廉,传播范围更广,也更容易被最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所以,自google之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都成立了自己的视频网站,提供自己免费或付费的上传/下载服务.上网看电视无疑是这一年中发展最快的事件之一,而且在以后几年中,它的发展还将更加迅速.
当然,我们讨论新媒体的目的是论研究如何发展传统媒体.新的形势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作为面向市场锐意开拓进取的传统媒体,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和挑战呢?
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视频传媒由于发展过快存在着的一些弱点.首先,视频传媒由于自由度很高,受众面庞大,导致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第二,视频传媒由于传播网络和传播方式的局限,使它的制作水平略显粗糙,并没有传统媒体功力深厚,制作精良.第三,视频传媒所能够盈利的方式并不明朗,盈利手段相对单薄.第四:视频传媒相对于传统媒体会给人一种“低端”的印象,因而会局限它在某些高端领域的扩展.这些问题都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存在的,同时对于传统媒体自身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面对视频传媒的挑战,传统的传播媒体的态度也无非两种.一种是战斗,另一种就是妥协.所谓战斗,就是在现有的行业内部挖潜,利用自身的传统优势,再结合一些外部的新的宣传方式开展新的业务,以一种依托于传统媒体但是又与新的宣传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来开拓市场,设立项目.在电视领域,这一方面的成功案例就是湖南电视台.《超级女生》胜在创意,但是仔细分析整个节目的策划、宣传和制作,就会发现它的经营模式就是我们提到的以传统媒体为主,辅以多种创新宣传的方法.这就像是做网络宣传,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步骤.线上便是电视播出的赛事和节目的具体内容,线下就是各种短信投票和组织策划的各项活动.当选择可发一个新项目时,必需采取多种手段,达到多种目的,而这多种手段就是要接种新媒体传播迅速,成本低廉,受众面广泛的特点.
而所谓的妥协,则同样是要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上开展项目和业务.这就要求构建一种全新的产品,提供更新更自由的传播方式.结合现在进行的一些项目,我们可以发现公交电视、手机电视和电子杂志正是这样一种“妥协”的产物.这几种新的产品已经给了我们特别的启示,也为我们提供了传统媒体在新的时期面临新的形势时所做出改变的样本.
通过上述的这些分析,已经可以从中看到未来的媒体所应该具有的职能,也是可以持续盈利的一个途径.这个职能,就是搭建平台.中国直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生产的大国,纵观整个历史,我们并没有缺过劳动力,也从来没有缺过资本.在古代我们缺的是商人,因为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在现代,我们缺的是平台,这也是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环境所决定的.市场是广阔的,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了那么长的时间,实力也是相当的雄厚.前一段时间我们发展三产,导致了现在文化、教育、旅游这些产业成为现在经济发展的热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正是在为日后搭建平台经济构筑基础.平台经济这种现在还没有被正式提出的新经济模式其实从很久以前开始就一直存在了,但是由于传播手段的局限,一直无法有资本可以正式介入.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一直以来对民间平台经济的限制,相对自由的平台经济时代才正式开始到来.目前,平台经济已近很多元化了,现在有成熟的策展机构、论坛策划机构、搜集新闻的门户网站.而视频网站、博客、播客等的出现,更是拓展了平台经济的范围和可能性.所以,只要存在市场,就一定需要平台,这种平台一旦出现,肯定就会获得不错的回报.
2006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中国正式开始碰撞的一年,创意产业开始大规模推广的一年,新的经济平台蜂拥出现的一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只有在这关键年的年末殚心思考,仔细研究,准备充分的企业,才能在即将来到的08年取得成就,在奥运年走向新的更加广阔的市场.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本生的特性,而同传递的具体内容无关,把文字写在上面的物体比文字本身更重要.这就是说新媒体一旦出现,无论它将传递什么样的具体内容,这样媒体本身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某种变革.视频传媒区别与传统的单向的信息交流,出现了双向的信息流.双向信息流使大众和媒体形成互动,随着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向信息交流将成为媒体发展趋势.
视频传媒的出现,综合第一、二、三媒体于一体.它是否就能取代传统的媒体?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副主任、人民网负责人何加正认为,视频传媒是不会代替传统媒体的,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们之间目前还不存在取代性.他指出,视频传媒产生于传统媒体母体之中,是传统媒体事业扩大的一部分,传统媒体的业务可以直接延伸到网络上来,两者之间不是截然断开的.另外可以看到视频传媒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有和电视一样不能随身携带等缺点.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在续两次网络浪潮之后,互联网又将迎来第3次网络浪潮.而在这之前,现有的网络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的视频传媒的发展速度.视频传媒的发展需要更加广阔的网络空间.而第3次网络浪潮将给我们带来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简单地讲,网格是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传媒要大量地收集和传播他们的信息,那么借助网格是必然趋势.传媒业的控制和管理,在网格技术应用中能高效进行.因为网格将组建的是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的全面共享.
e—Science一词最早在英国提出,其意义被解释为“在重要的科学领域中的全球合作,以及使这种合作成为可能的下一代基础设施”.中科院江绵恒副院长认为,e—Science的实质就是“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中科学研究环境和科学研究活动的典型体现.e—Science给科学研究所带来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全球性的、跨学科的、大规模的科研合作,跨越时间、空间、物理障碍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从江副院长的提示下,本文作者提出了e—media的说法.就是指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将传媒信息化.并将以往的传统方式获取信息转变成信息技术方式下获取信息,从而使信息获取的劳动成本下降,并且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以此来促进社会信息化,使信息最大化流通和传播,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21世纪,人们更倾向于以非线性、非直接因果式、多元式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自身.这使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发生值得注意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媒业的版图.这种改变是持续而剧烈的.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传播方式,降低我们的传播成本;另一方面却有可能使我们失去最宝贵的自由.如何有效、合理地运用技术的进步,是我们每一个传媒人和信息行业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未来的信息和传媒的必然向高科技发展.我们应该放亮自己的眼睛,敏捷地观察社会动向,以最快最好最科学的方法以提供人们最理想化的生活.这一切需要从信息和传播媒体做起.
说到视频传媒在网络中的影响,就不能不提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越来越完善,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同时这也为传媒在网络中提供了必要的群众基础.而做为传媒业中的新媒体,视频传媒又因为它的直观性、互动性等特点,传播面很广,而且十分快速.已经在网络中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网络技术经过长期发展,越来越注重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和促进.网络广告也因此更加注重文字、声音、图像的充分融合和全面利用.而这些都推动了视频传媒的快速发展.
早在几年前,视频传媒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只是限于网络速度的原因,在音色等方面的冲击力一直逊色于电视广告,才导致吸引力不足.如今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视频传媒最终发展成为主流.根据Arbitron公司及Edison媒体调查公司发布的报告,在美国,每周约有2000万的互联网用户点击视频广告并观看其内容.这一作为电视传媒延伸的视频传媒必将在网络广告市场上占据更大的比重.伴随网络视频广告增长的,是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进一步融合,彼此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
视频传媒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体在网络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的网络技术又限制了视频传媒的进一步发展.在网络化的大量信息面前,传统媒体也越来越注重和新媒体的相互融化和促进.这些都将伴随视频传媒一步步走向成熟.
〔1〕杜跃进.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传统媒体.国际新闻界,1996(3):41-44.
〔2〕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2):34—37.
〔3〕吕西安·斯费兹.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2.
〔4〕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8,89.
〔5〕岳剑波.信息环境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45.
〔6〕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123.
〔7〕伯杰,李德刚,何玉.媒介分析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