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于阗早期佛教造像特征

2013-04-02徐玉琼

昌吉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佛像菩萨佛教

徐玉琼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新疆于阗早期佛教造像特征

徐玉琼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古称西域的新疆,古于阗因是新疆境内距印度较近,也是最早信奉佛教的区域,沿袭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同时也结合本土文化艺术的特色,从佛像、菩萨及天人等各式佛教造像的体貌特征到佛衣样式,在漫长的流转、演变中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于阗佛教造像艺术,并伴随着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对中国中原地域的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疆;于阗;佛教造像;特征

佛教大约于公元前6世纪末形成于古代印度,佛教艺术的产生则晚于佛教的出现约6个世纪左右。早期佛教是禁止偶像崇拜,只是用菩提树、法轮、台座及佛足迹等象征物寓示佛陀的存在,后为了方便崇拜者的信仰与参拜,而产生了佛像。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沿丝绸之路传播到古称西域的新疆,经南北两道分别形成了于阗、龟兹、高昌三个佛教重心,并与当地本土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各式独具一格的佛教造像艺术。新疆地处中国西部、位居东西方陆路交通要冲,是佛教及佛教艺术东传至我国中原等地区的中转站,其承袭或再创造的佛教艺术对中原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现有的遗存实物来看,亦可窥见其佛教造像艺术的流转、演变的概况。

一、新疆于阗早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

于阗是新疆较早接受佛教及发展佛教艺术的地区。佛教遗存多为塔和寺院,石窟较少,塔的形制及寺院布局与印度犍陀罗多有相似之处,根据本地域的特点,佛教造像多使用泥塑或模制,再彩绘妆饰。现发现的造像多为佛、菩萨、天人、飞天等,佛本生、佛传及因缘故事画较少。[1]早期造像受犍陀罗或秣菟罗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

于阗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古代于阗,主要是指今和田地区。是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古于阗可以说是新疆境内距印度最近的地区,佛教传入新疆应该首先传至该地区。”[2]是最早信奉佛教的地域,约在公元前后,开始推崇建立佛教寺院,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公元5世纪初,著名高僧法显西行至于阗,目睹其佛教盛况,描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法乐相以娱。众僧乃数万,多大乘学,皆有众食。”于阗现遗存的佛教造像多为佛、菩萨、天人等。

(一)新疆于阗早期佛像的基本特征

拉瓦克佛寺的泥塑佛头像,面部长圆饱满,波状发,双目微睁,鼻挺,嘴角下凹含笑。相似的还有同在拉瓦克佛寺出土的浮雕化佛像,佛头长圆,波状发,肉髻较小,弯眉直鼻,嘴角上扬带有微笑。不同的是此佛像双目圆睁,脸庞较为高凸,手心向外,从佛衣左右两端相交的缝隙中伸出,在脖颈部展开,手印笨拙,似施无畏印。眉间无白毫。身着通肩式袈裟,袈裟一角搭敷在左肩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衣纹边缘处理成波浪式褶襞,造像整体较稚拙,是早期的造像作品。

喀拉墩遗址的佛坐像壁画,绘制有头光、身光,面圆眉弯鼻高,双目微睁下视,头部略偏于右侧,有白毫,身着通肩袈裟,双手交叠于腹前作禅定印,交脚坐于莲座上。尼雅93A35号遗址的佛像壁画,头部轮廓及面部神情与前期相似,不同的是,白毫居于双眉之间,且唇上有八字髭,体形健壮,双肩宽厚,身着田相通肩袈裟。因壁画残损严重,目前仅可见头光。发与喀拉墩遗址的壁画佛坐像相似呈墨黑,不见涡旋及波形。出土于策勒县丹丹乌里克Ⅱ号寺院的一尊坐佛,头部、双手均已损毁,佛身形较为纤巧,宽肩细腰,外着右袒式佛衣,内着裙,衣纹在躯体的主要转折及结构上阴刻。出土于于阗的泥塑莲花形佛坐像,面部已无法辨识,头部较圆,身着通肩佛衣,衣纹呈阴刻的细衣褶,较为厚重,手持禅定印,衣角在双脚之间呈现出弧状,这种特征可在犍陀罗晚期造像中见到。相似的弧状衣角还有在出土疏勒图木休克的佛坐像上可窥见。不同的是图木休克出土的佛坐像,头微低下视,身着的通肩佛衣呈薄衣贴体式,胸部微起,脐窝深陷,衣纹不作过多修饰,仅仅在领口、袖口等处简单雕刻,应是受萨尔那特的笈多样式影响。佛坐像背后的莲花形制在拉瓦克佛寺出土约5-6世纪的佛背光的影塑化佛中也得以体现。此佛像坐在莲花内,头呈长圆,有头光、身光。头光内刻划有两层光环线,身光边缘饰有火焰纹,佛身披右袒式佛衣,左脚覆于佛衣下,右脚置上,双手在胸前似持说法印。衣纹聚集于左肩及左上臂,为阴刻线。佛衣虽表现较为厚重,但搭敷于左肩的佛衣,雕琢得似有飘动感,应是受到印度秣菟罗佛造像艺术的影响。佛造像中运用火焰纹样的还有拉瓦克佛寺5-6世纪的佛坐像,有头光,与佛背光中的影塑化佛相同,刻划两层光环线,头部较圆,双耳下垂及肩,身着佛衣样式及坐姿,均与泥塑莲花形佛坐像相似。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火焰纹不是用于背光边缘,而是在佛像的右肩上,呈现出小翼状形,佛像中出现火焰状特征应是受到迦毕试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

佛立像有出土于于阗附近的一身木雕佛立像,有圆形头光及桃形身光,均呈放射形纹样,佛身着薄衣贴体式袈裟,能清晰的看出袈裟下躯体的起伏。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层袈裟与裙之间存在着“又一层袈裟”[3],应是受犍陀罗晚期造像的影响。除此,此佛衣样式在克孜尔石窟绘于木板上的佛立像及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第6龛无量寿佛中均有表现。出土于和田县买力克阿瓦提的影塑佛立像,身躯比例稍短,着通肩式佛衣,较厚重,褶襞在双腿间呈“U”状平行,左臂下垂握衣角,右臂屈曲上举,作无畏印,有头光。体貌特征与犍陀罗造像相似,不同的是,佛像肉髻较大,额宽,两颊饱满,具有于阗人的面部特征。另一尊佛立像是出土于墨玉县库木拉巴特,其头部、足部残缺,身披通肩式佛衣,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握佛衣衣角,衣纹刻画细腻,凸起并随身旋转,佛衣较为贴身,可见佛衣下的宽肩、细腰及修长的双腿。

(二)新疆于阗早期菩萨及天人造像的基本特征

于阗早期菩萨造像有出土于拉瓦克佛寺约5-6世纪的浮雕菩萨像,面长圆,双目微睁下视,嘴角含笑。体型优美,宽肩细腰,衣纹凸起,褶襞流畅,菩萨通身装饰华美,尤其是头部后硕大,纹样繁复的头光,极具有装饰性。与菩萨的“湿衣透体”式佛衣一同,推测是受到印度笈多时期佛教造像特征的影响。另一尊是坐在莲花内的影塑菩萨,有头光,头光装饰简单,仅在内部刻画两层光环线,凸显出外部夸张的莲花花瓣。菩萨头部方圆,宽肩细腰,下结长,衣纹汇集在腿部及膝盖处,头戴髻珠宝冠,两侧宝缯垂肩,颈佩有项圈、璎珞;臂部、腕部饰有钏、镯等,双臂弯曲,双手在腹前相叠,持禅定印,交脚坐于莲花内。

于阗早期造像中的天人像有出土于墨玉县库木拉巴特约5-6世纪的影塑天人像,头部饱满长圆,有头光,下身隐在莲花中,上身着红色天衣,双臂上举持璎珞供养,相似的造像还有出土于牛头山寺附近约5-6世纪的影塑天人,虽面部损毁,仍可看出脸庞的高凸,与于阗其他地区出

土的同类造像相似。衣纹为阴刻线,褶襞重心在胸部并随之旋转,韵律感强烈。另有出土于和田县布盖乌于来克佛寺遗址约5-6世纪的影塑飞天,头戴宝冠,有头光,仅刻画一道光圈,面部饱满高凸,嘴角上扬含笑,体型呈“U”字型翔舞,双手持花绳供养于虚空之中。

二、新疆于阗早期佛教造像特征及其来源

新疆于阗早期佛教造像的特征为:(1)体貌特征,佛、菩萨及天人等均头部较圆,早期肉髻较小,面部较圆,睁眼直鼻;稍晚一些肉髻较大,面部开始呈现高凸状,接近于阗本土,眼睛也开始由圆睁转向微睁下视,嘴角多带有笑容。头光的刻凿,早期较简单,或光面或在内部刻划两层光环线,佛立像的头光出现有放射形纹样,至稍晚一些的菩萨造像头光,硕大、纹样繁复精美;背光的刻凿早期出现放射形纹样,稍晚一些有出现背光边缘为火焰纹。身形早期较为健硕、宽厚,稍晚较修长,纤巧。手印有右手上举作无畏印,左手握衣角;说法印、禅定印等。结跏趺坐或交脚坐。(2)佛衣样式,立佛多着通肩式,坐佛有通肩式及右袒式,早期表现较为厚重,佛衣缘口甚至出现波浪形褶襞,雕琢较为稚拙,衣纹多为阴刻线;稍晚佛衣趋向薄贴、湿贴,可透过佛衣辨识出躯体的起伏及结构。衣纹多为U字型或随身躯旋转,表现较生动。

新疆于阗早期佛教造像特征的来源:于阗早期佛教造像中出现了火焰纹,呈现在佛像背光及肩上,应是受到犍陀罗晚期迦毕试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早期佛衣的厚重也是受到犍陀罗造像艺术的影响;稍晚佛衣薄而透,湿而贴及佛衣的右袒式披覆方式应是受到秣菟罗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菩萨精美富丽的头光,也可以推测是受到笈多时期佛教造像艺术重装饰的影响。除此,于阗本土的造像艺术风格也融入其中,最终形成别具一格的于阗佛教造像艺术,其风格特征也伴随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而影响深远。

[1]贾应逸,祁小山.佛教东传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8.

[2]贾应逸,祁小山.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6.

[3]费泳.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164.

B94

:A

:1671-6469(2013)02-0020-03

2013-03-10

徐玉琼(1981—),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佛教美术及设计艺术。

猜你喜欢

佛像菩萨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刘红卫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