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变应变:直面多媒体时代课堂教学的挑战

2013-04-0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吴 辉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俗话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形象地描绘了校园里的静与动、不变与变、教与学的一种传统关系。然而,大学之道今非昔比。面对着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革,高校里的生态环境也在迅速地变化。从精英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再到创新人才的培育工程,此间既有教育体系与时俱进的连续性,更有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学改革的特殊性。因此,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会突然发现:教室里那些熟悉的面孔和表情不一样了,课堂上令你自信的权威知识不新鲜了,还有你长期习惯了的讲课方式也不再受欢迎了……Why?也许就在这一刻,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有准备或无准备,你都不得不面对来自你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种种挑战!

一、无法回避的挑战

(一)岁月的挑战

我是一名60 后的教师,曾经教过70 后、80 后,目前正在教90 后。教70 后的学生时,课上我是老师、课下我是大姐。除了对教科书的学习外,学生还经常向我个人借书阅读。我也乐于和同学们一起出校观摩各种演出。看完演出大家一起挤公交车返回校园并感觉特别充实和满足。那种亦师亦友的融洽与默契,即使学生毕业多年,见面时仍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80 后进校时,正值大学全面扩招,一个班级的人数比过去成倍地增长。如果是合班上课,常常是一百多人。专业小教室变成了阶梯大教室,老师讲课必须使用麦克风,于是讲课变成了讲座或讲演。这样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气氛很难进行师生互动,老师只能演“独角戏”或讲“一言堂”。而且,与70 后的那种亲切的“师姐”关系没有了,称谓也发生变化,有的学生开始毕恭毕敬地直呼我教授。然而,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正是一种无形的、敬而远之的代沟。的确,我不再是他们的大姐姐了,而是长辈——阿姨。这种年龄的差距不只是岁月带来的隔膜,更有来自心理的和认同感的隔膜。

接踵而来的90 后,我比他们的妈妈可能还要大几岁。过去二十年、至少十年才会产生的代沟,如今据说二、三年就有了。可见光阴荏苒、时代变迁,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和人群归属的快速分化与分层。事实上,连80 后的学生都说“90 后的小孩”与他们“不一样”并“很难琢磨”。同学关系尚如此,更何况师生关系呢。举一个例子:如果70 后的学生上课迟到了,他们会非常不好意思地表示下不为例,因为无论什么理由都不是理由。而80 后的学生迟到了,就试图找一个“体面”的理由让老师谅解。对此,90 后的学生会毫不掩饰地说“我睡过头了”,而且最终来上课还是不错的。这种似乎没有任何内疚感的诚实和坦荡,着实令人有些困惑与无奈。再如:老师提问时,70 后的学生多数会低头沉默,即使能回答也比较谦虚含蓄。80 后的学生不仅积极发言,还会向老师提一些课外的问题。90 后的同学更喜欢表现自我,而且没有禁忌,甚至建议老师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

岁月如流,会使青年教师必然逐渐走向中年再到老年,但他(她)的学生们却永远年轻。面对不同时代的学生特点和课堂上发生的变化,老师可以在情感上为自己逝去的年华而怀旧,但在理性上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和抱怨“现在的学生不读书、不爱学习”,更不能逃避或自甘被“Out”了,相反必须主动地走进并重新认识你的教学对象,诚恳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的确,年龄、阅历、心理是客观的差距,但交流、理解和爱心是可以缩小、乃至超越这种距离的。换一个角度看,教师是一个没有年龄限制的职业,一位阅历丰富的资深教师恰恰在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上有其内在的优势,特别是讲授文学艺术学科的教师,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悟通过个性化的表述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感染力,并能充分体现出文学艺术与人文教育的独特魅力。

(二)媒介的挑战

今天,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除了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的因素外,都离不开日益强大的媒介因素。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大学这种专业性的高校里,媒介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小觑。过去在课堂上,书就是知识的源泉,因为掌握着书和书的内容,老师就有了权威性。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了,书也不再是唯一的渠道。70 后的学生多数人都有读书、借书和买书的习惯,书依然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工具。80 后已经普遍使用了电脑,因此他们的阅读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除了书本,更多的是从网络上得到的。90 后则进入了多媒体和融媒体的时代,一部多功能的iphone或ipad 似乎无所不能。例如,70 后的课堂上人人都用笔记本记笔记,老师也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课程的纲目重点。80 后就有很多学生用电脑笔记本记笔记。与此同时,学校也开始提倡“电化教学”,要求老师上课要使用直观生动的电子课件以辅助教学。于是,学生们就带一个U 盘在课间休息时把老师的PPT拷贝一下就全部搞定了。90 后的学生遇到了版权“麻烦”。因为许多老师不愿意自己的课件被复制外传,所以他们干脆就用录音笔或手机对课堂进行“实况录像”。的确,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即从文字向图像、影像的转型。视听的享受和消费不仅在影院里,电视里和各种场合里的屏幕广告上,也进入了课堂的教学中。

面对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和高科技电子媒介的挑战,60 后的老师在80、90 后的学生面前出现了空前的劣势。这种劣势不仅来自对新媒介工具的使用能力上,还有长期以来对纸媒工具占有的那份优越感的丧失,结果会导致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失落与焦虑。而占信息优势的学生们也会受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内容的不准确性和语言的不规范等弊端。事实上,这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古人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提出了要“教学相长”,那么在今天这个语境里,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理解为通过“师生互补”来改变彼此的不足呢?

(三)观念的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人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认识也发生了质变。过去的口号是“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现在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学习。因此,在80 年代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说法,后来的外语热,再后来的经济、金融、电子工程、工商管理,以及电视、播音、新媒体等专业的火爆,似乎折射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个侧面。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人文社会学科如历史、哲学、文学、汉语等文化基础课被忽视,学生们更愿意学习主流时尚、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课程。比如,有的学生往往一入学就急于学习操作技能,而忽略文化底蕴的积累,结果毕业后曾被形容为“上手快、后劲不足”的技术工人。强调专业特色和术科实践没错,但过于实用、甚至是功利的学习观蔚然成风,毕竟有失偏颇。

这固然与大学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些浮躁风气和重物质利益有关,但也对那些教授传统基础课的老师提出了挑战: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经典与流行、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如何让学生对你的课程感兴趣并从中汲取营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而不是重复古人、膜拜偶像、陶醉在象牙塔里不关注现实?……课堂既神圣也世俗,甚至像一个市场,如果学生不来这里“买”东西,那么一门课就会自行退场,老师也没有了价值。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强、有主见,善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知识,学习目的和态度也越来越务实。事实上,这是社会和人的一种进步,老师要鼓励、支持学生的各种观点和创意。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在特定的年龄段里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历练,加之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他们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常常是混乱的,个性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任性,获取的知识有很多是垃圾信息,行为方式有时会缺少一定的道德和责任感。为此,作为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不辱使命?如何不断地完善自我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这是我们面对多媒体时代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挑战,应予思考和探讨的。

二、建设性的探讨

(一)教学对象由客体变主体

长期以来,课堂上的格局基本是老师主讲、学生当听众。固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使其在教育中必然占有主导地位,但从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本性来看,即使是“受教育”者,也不愿意把自己变成一个接受知识的单纯“容器”,而丧失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即发展和健全人性、培养和提升人格、改善和成就人生。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摒弃不良习性,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宗旨是不变的。但因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教育也要因人而变。那么人的本性又是什么呢?德国小说《朗读者》里的一段话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书中爸爸对儿子说“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每当妈妈给你讲些其实是为你好的话,你是如何大发脾气的?对孩子应该任其自流,但放任到何种程度就是一个问题了。这可说是个哲学课题,但哲学又管不着孩子。于是,就移交给了教育学,而即使在那儿,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对待。”的确,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父母或老师、或他人说得对,可就是不愿痛快地接受。为什么?也许这与个人、自由和尊严有关吧,因为人类作为主体而存在,人不甘心沦为客体。西方社会先后经历了两次启蒙运动,对人和人性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中国尽管启蒙大业尚未完成,但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90 后学生似乎在基因里已经具有了不同前辈的“叛逆”性。在课堂上,他们不愿被动地接受单向度、平面化、符号化的知识,而愿意主动地感受鲜活的、生动的探讨和实践;他们不喜欢一味地听老师所云,而喜欢参与问题的提出、思考与回答;他们希望师生之间在精神上是彼此平等的、在人格上是相互尊重的、在教学上是交流互动的。事实上,只有如此宽容、开放和文明的学术氛围,才能培养学生具有理性思维、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完整个体;只有把课堂教学的主体性还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潜在的创造性。因此,是学生创造了课堂。

(二)教学理念由继承到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19 世纪开始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大学的职能就逐渐发生了演变。从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纽曼于1852 年首次提出:大学是探索与传授普遍学问和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人威廉·洪堡在19 世纪初主张要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并强调大学的职能是科学研究,再到1904 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范·海斯根据当时的美国国情开创了大学的第三个职能,即除了教学和科研外,还要服务社会。这是大学教育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使其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里走出进入现实社会,凸显了学术和理论的实践价值、服务意识和社会效益。为此,在教学理念上就要由传统的继承转变为现代的创新。

这一转变同样适应于正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由制造向创造转型的中国社会,并根据国情中国教育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高校的三大职能,即“教学为根基、科研为手段、服务为宗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厚基础、宽领域、高素质和广视野。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又有着相应的办学理念。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就把“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作为特色、把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作为目标,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以此应对行业的竞争。事实上,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崛起的挑战、适应社会各领域就业市场的需要。而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要基础宽厚、文理沟通、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兼备的人才。这是对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的“专才”、“对口”等办学理念的一次改进和完善,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从博雅或自由(Liberal)教育转向通识(General)教育,使学生不仅要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还要具备社会公民的责任感,成为EQ 和IQ 平衡发展、心智和大脑都健全的人。唯有这样的教学理念,才会孕育出创新精神、培养出创新人才。

(三)教学方法由单一变多元

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任课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就会把课堂上教书育人的精神创造,变成像工厂里的物质产品的批量生产一样,即使有再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不能简单地效仿或行政命令一刀切。比如课件的使用,虽然它有很多有利于教学的优势,但过于依赖课件或要求每个老师都必须用课件就会出现弊端:即把“讲”课或“听”课,变成了“看”课,而削弱了老师的讲解作用和影响。此外,如果课件的容量太满、太密,还会造成老师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的大脑和视觉的双重疲劳。特别是,有些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善于对所讲内容的掌控,并能娓娓道来地吸引学生,这样的讲课就更没有必要使用课件而喧宾夺主、丧失个人特色。因此,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元的,应该鼓励并调动老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在课堂实践中共同创造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应该允许并肯定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的存在与探索。

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中,当下特别提倡、推广、并备受欢迎的要数“互动式”教学,即强化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为此学校还在学生数量、教室规模、桌椅设置等硬件上给予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软件功能的开发,即互动双方的老师和学生应如何进行交流。有的老师把互动上成了无准备、无主题、无内容、无反馈的八卦课,这是不负责的教学行为。真正成功的互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观,它使师生能够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用思想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理想烛照人生的奋斗和对真理的追求,用交流达成理解、信任与尊重。互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互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在教学讨论中师生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一起成长,用智慧找到生命的意义、用创造实现自我价值。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互动是否也可以视为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师生双赢的教学方法呢?事实上,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然而,几千年来人类为何一直延续并保留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中国的孔子时代就存在的、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最基本的人际传播呢?其实不难理解,就像影视艺术无论有多大的冲击力,舞台话剧会依然存在一样,也无论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有多少选择,人们还会见面一样。尤其是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技术使人越来越独立的同时也会使人越来越感到孤独,自由使人越来越快乐的同时也会使人越来越感到虚无。因此,人是需要交流的,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就是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传播的一种形式,而传播不是单向的,互动教学体现了人际传播的规律,满足了人们不仅对知识渴望,也对情感渴望的需要。

这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坚守和倡导人文精神的时代;这是一个继承了丰富的人类文化传统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努力创新的时代。因此,这也是一个充满了无限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面对多媒体时代课堂教学的挑战,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不仅如此,我们更需要有勇气、有智慧地去迎接挑战的行动。

[1]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2]杨士连,张雅娟,诗意理性教育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构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黄岩、黄汇娟,博雅和通识教育:概念的演进及其经验批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