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自我伤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13-04-02羊晓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检出率群体个体

羊晓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5)

一、青少年自我伤害的特点

自我伤害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自我伤害指以自杀、企图自杀,以及任何方式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为;狭义的自我伤害指以不太极端激烈的方式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主要指标为个体并无结束自己生命的明显意愿[1]。“自我伤害”一词有多种对应的英文翻译,如self-injurious、self-harm、self-mutilative 等。其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是“蓄意自我伤害”(deliberate self-harm,DSH),一个更确切的表述方式是非自杀性蓄意自我伤害(non-suicidal deliberate self-harm)。

青少年群体的自我伤害由于其高危害性、高检出率、高反复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第一,从高危害性上讲,作为一种创伤性体验,自我伤害行为对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着消极影响。第二,从高检出率上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检出率都普遍较高。Toprak 以土耳其的636 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发现自我伤害行为的检出率是15.4%[2]。在国内文献中,黄人之等曾以1426 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自我伤害行为量表”为工具,发现大学生自我伤害的检出率为10.66%[3]。第三,从高反复性上讲,自我伤害行为容易反复,特别是在遇到类似问题解决情景中容易重复。更重要的是,频繁的自我伤害行为是自杀行为的预测因素。比如,一项针对150 名自我伤害患者长达六年的追踪研究表明,57.4%的个体再次发生了自我伤害行为,他们的健康状况也普遍低于正常群体。同时,有5.6%的个体在六年后死亡,这一数据显著高于正常群体[4]。

二、青少年自我伤害的方式

不同的学者所划分的自我伤害方式不同。比如,马来西亚学者对自我伤害评估表(The Self-Hurt Assessment)进行了修订,确定了18 种类型的自我伤害,分别是:割伤自己的皮肤,使用金属直尺切自己的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在皮肤上刻字画,纹身,用橡皮擦檫自己的皮肤,有意打自己,扯头发,撕自己(如嘴唇),拉扯伤口,灼伤自己的皮肤(如用香烟和其他发热的物体),用电线、领结勒自己的脖子、手或其他部位,啃自己的身体直到流血、将物体插入自己的皮肤或指甲中,喝除草剂,服安眠药,撕指甲,抓伤自己[5]。

Favazza 曾将自我伤害行为分为刻板型、严重型、强迫型、冲动型四种。刻板型具有“高度重复性、行为模式固定、没有特殊意义”的特征,常见行为是头部撞击、咬伤身体、抠抓伤皮肤、打自己等。严重型具有“疼痛忍受比一般人高,男性居多,一时冲动或有计划,有具体的象征意义”,常见行为有四肢重伤害、挖眼睛等。强迫型的特征是“强迫性、仪式化,自己对行为本身觉得不舒服,行为重复出现频率高”,常见行为有扯头发、抠皮肤、咬指甲等。冲动型的特征是“单独或惯性,但重复出现频率不高,冲动性,可能伴随强迫仪式化,通常有象征意义”,常见行为有割伤皮肤或手腕,烧灼皮肤、打自己[6]。

三、青少年自我伤害的风险因素

总的来说,青少年自我伤害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如同伴欺负(Peer victimization)、父母情感忽视、儿童期性虐待、不稳定的情感、焦虑、抑郁、低自尊、负面身体自我、低学业成就、物质滥用、人格障碍以及一些精神疾病。

(一)自我伤害的个体因素

1.特殊群体的自我伤害

这类研究主要关注特殊群体的自我伤害行为,如焦虑症、抑郁症、饮食失调、精神分裂患者群体,样本多来自于医院的门诊病人。例如,Tuisku 以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为研究样本,考察有自我伤害行为的患者和其他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焦虑症状、酗酒、消极生活事件数量上的区别。结果发现,有自我伤害行为的抑郁症青少年年龄更小,有更严重的抑郁症状,服用更多的酒精[7]。Steiger 通过对加拿大和德国的饮食失调女性进行研究,发现她们的自我伤害行为与基因存在联系[8]。Evren 研究了酒精依赖和自我伤害的关系,发现在156 名男性酒精依赖患者中,有34%存在自我伤害行为,这一比例和正常群体存在显著差异[9]。

2.消极情绪与自我伤害

大量研究证明,自我伤害者比一般人体验了更多的消极情绪,包括焦虑、生气、抑郁。特别是当个体不能处理和忍受所出现的消极情绪时,就更可能发生自我伤害。Klonsky 对39 名自我伤害青年进行了结构性访谈,发现自我伤害对于情绪改善和降低情绪唤起有作用。在自我伤害前,个体感觉到悲伤、挫败,而自我伤害后,这种感觉减轻,并感觉到平静。这种情绪改变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伤害行为。在整个过程中,情绪管理起着首要作用[10]。

在这类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了情绪管理功能模型(emotional regulation functional model)。该模型认为自伤的主要功能是个体通过自伤行为表达、管理强烈的消极情绪,或者是情绪唤起,也就是达到对情绪的控制。这些情绪往往威胁个体,是个体难以抵抗的。

3.人格特质与自我伤害

各种人格特质与自我伤害行为的相关性,也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关注点。例如,一项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中,发现自我伤害个体有着高水平的神经质,低水平的随和性和尽责性。而大五的其他两个特质则与自我伤害的关系不显著[11]。

(二)自我伤害的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Bureau 发现因缺乏父母关爱和保护而带来的恐惧感,与父母的疏远感,都与青少年自我伤害有关[12]。王志琳等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以及家庭成员互动关系不良、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亲子间的沟通问题以及缺少支持系统,父母的不当管教,尤其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1]。而一项针对自我伤害行为和童年期虐待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童年期反复重度躯体虐待、反复中度躯体虐待、反复情感虐待经历都是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13]。

2.同伴因素

同伴被视为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年早期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而同伴欺负将给青少年带来较大的心理伤害。欺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常是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社会目标侵犯另一个同龄个体(如,获得同伴群体的领导权)。一项针对880 名瑞典高中生的研究表明,同伴欺负能够预测自我伤害,性别是其调节变量[14]。

四、青少年自我伤害的心理评估

由于自我伤害具有高复发性的特点,因此对出现自我伤害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评估,防止他们再次出现自我伤害行为,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热点。Bergen 以2000 至2007 年的英国自我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心理评估在短期内能够降低自我伤害的复发率。未受过精神病治疗的自我伤害群体经过心理评估后,降低了51%的复发风险。而受过精神病治疗的自我伤害群体,则降低了26%的风险[15]。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体在自我伤害发生后,都接受到了心理评估。一项以7344 名自我伤害患者,10498 次自我伤害行为为研究对象,涉及英国六所医院,持续18 个月的大型研究表明,只有60%的自我伤害行为得到了心理评估。不同的因素将降低或提高心理评估的可能性。提高评估可能性的因素有:正在接受精神病学治疗、服用抗抑郁药品、住院病人等。而减少评估可能性的因素有:失业、自行离去、在上班时间外前来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在医院间存在差异。在不同的医院,影响其心理评估可能性的因素不同[16]。

除了增加自我伤害行为心理评估可能性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评估的有效性。比如,Knowles 曾考察了内隐态度测量对自我伤害者的甄别效果[17]。而Jason 等以研究的相关性、内容、质量为指标,从556份自我伤害风险评估的摘要中选取了12 项研究。结果发现,当以后期的自我伤害行为作为评价效标时,只有曼彻斯特自我伤害项目(Manchester self harm project)、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s Test)、暴力和自杀评估(Violence and Suicide Assessment)能够成功地预测自我伤害[18]。因此,如何提高自我伤害行为心理评估的效度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青少年自我伤害的研究展望

(一)自我伤害理论模型的完善和整合

随着自我伤害行为研究的逐渐增多,各种理论模型相继建立[19]。目前,比较公认的模型有五种,分别是环境功能模型(environment functional model)、驱力功能模型(drive functional model)、边界功能模型(boundary functional model)、情绪管理功能模型和经验避让模型(experiential avoidance functional model)。虽然每种模型都有一定的实证研究予以支持,但是这些模型也面临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以更好地解释自我伤害的发生过程。

(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注意。首先,青少年自我伤害的风险因素有哪些,我们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达到自我伤害发生率减低的目的。其次,如何有效地甄别出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自我伤害行为的个体,对其进行有效心理评估和干预,以避免类似行为发生或再次复发。第三,对于具有周期性反复的自我伤害行为个体,我们如何预防他们由自我伤害行为发展为自杀行为。

[1]王志琳,张伟杰,郑爱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12):67-80.

[2]Toprak S,Cetin I,Guven T.Self-harm,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J].Psychiatry Research,2011,(187):140-144.

[3]黄任之.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初步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2011,25(5):389-390.

[4]Julia M A,Hawton K ,Gray A.Six year follow-up of a clinical sample of self-harm patient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0,(121):247-252.

[5]Guan,See.Self-hurt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Malaysia[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29):1218-1227.

[6]Favazza A R.Bodies under siege:self-mutilation and body modification in culture and psychiatry[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7]Tuisku V,Pelkonen M,Kiviruusu O,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ur among depressed adolescent outpati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9,(32):1125-1136.

[8]Steiger H,Fichter M,Kenneth R B.Molecular-genetic correlates of self-harming behaviors in eating-disordered women:Findings from a combined Canadian–German sample[J]。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2011,(35):102-106.

[9]Evren C ,Dalbudak E ,Evren B,et al.Self-mutilative behaviours in male alcohol-dependent inpatients and relationship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Psychiatry Research,2011,(186):91-96.

[10]Klonsky E D.The functions of self-injury in young adults who cut themselves:Clarifying the evidence for affect-regulation[J].Psychiatry Research,2009,(166):260-268.

[11]Brown S A .Personality and non-suicidal deliberate selfharm:Trait differences among a non-clinical population[J].Psychiatry Research,2009,(169):28-32.

[12]Bureau,J F,Martin J,Freynet N,et al.Perceived dimensions of parenting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young adul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0,(39),484-494.

[13]肖亚男,陶芳标,许韶君等.童年期虐待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28-1030.

[14]Jutengren G,Kerr M,Stattin H.Adolescents'deliberate selfharm,interpersonal stress,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elf-regulation:A two-wave longitudinal analysis[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11,(49):249-264.

[15]Bergen H,Hawton K,Waters K,et al.Psychosocial assessment and repetition of self-harm:The significance of single and multiple repeat episode analyse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0,(127):257-265.

[16]Kapur N,Murphy E,Cooper J,et al.Psychosocial assessment following self-harm:Resultsfrom the Multi-Centre Monitoring of Self-Harm Project[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6):285-293.

[17]Knowles S E,Townsend E.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 self harm:Support for a functional model[J].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2,(43):730-736.

[18]Jason R R,Brian H R.A systematic review of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self-harm risk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1,(134):348-355.

[19]冯玉.国外有关自我伤害功能模型的研究述评[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0):60-65.

猜你喜欢

检出率群体个体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