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素养教育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2013-04-01汪瑞霞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素养

汪瑞霞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文化产业是一个总括性、包容性的综合概念,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它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推崇创新和创造的新兴经济形态。文化产业人才,是依托一系列依赖人的心智能力的文化创造活动,通过产生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等特色明显的融合创新,创造出经济附加值的复合型特殊人才。在我国,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它指与文化娱乐、传媒和创意等领域相关的许多行业或者领域,如新闻出版、音乐、游戏、影视、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品、主题公园、会展与文化旅游、设计、广告、文艺演出、体育娱乐、手机报、娱乐软件、语言与文化内容培训等等。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人才资本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

一、当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胜任力要求

文化产业人才艺术素养的提升是适应当代艺术生活新方式的必然要求。现今是一个文化产业大繁荣的时代,大到一个主题公园,小到一件服饰,都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开始其传播活动,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在有意无意中运用了商品语法,作用于消费者的欲望和无意识,引发其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当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创造着真和幻相互交织的现代新艺术景观后,我们最终就可能被包围在一个仿真的世界里,正如波德里亚所断言的:“今日现实本身正就是超现实主义的。……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有的对现实的‘审美’幻觉之中。”[1]

在审美泛化的社会里,各类艺术活动以新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艺术品逐渐生活化,生活也越来越艺术化,这里的生活必需品首先是商品,就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必然以公众消费、公众接受和公众行为为重心;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常常要利用媒体宣传策略提升其文化附加值,就连一向远离经济注重精神层面的美学也开始转向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经济、娱乐经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情感消费等等,越来越多的产业渗入了审美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审美活动渗入了经济的因素。审美与艺术已经被置于整个生活世界的标志或主角的地位,艺术已经不是少数贵族的奢侈品,要比任何时代都要受到重视和普及。艺术的存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在艺术的性质上,从个人的独特创造到文化产业的批量产品,从审美性到商品性;在艺术的主体方面,从艺术家个人创造性到公众创造性;在艺术的客体方面,从艺术作品的精神性到物质性;在艺术的价值取向上,从艺术的高雅性到通俗性。”[2]

文化产业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的素质和胜任力密不可分。文化产业人才应该具有艺术功底扎实、文化底蕴深厚、学科背景交叉、创新思维活跃、专业技能娴熟、团队协作能力强等特质。由于艺术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受制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主导,所以,作为文化产业人才,必备的艺术素养是能在拟像泛滥的媒体信息中清醒地辨识艺术商品的真假优劣,并且在辨识的基础上能合理吸纳真善美的符号要素,通过创造富有感染力的象征符号系统,在艺术活动中构建一种新的主导地位和主导功能,履行自身的公共伦理责任或社会担当。文化产业人才的胜任力包括:

(1)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始终保持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或冲动,善于融会贯通,通过分解与重构,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2)执着的艺术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艺术创造热情,坚持不懈地系统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艺术技艺,并达到既定目标,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3)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就是要有跨越本专业的多学科专业的综合学识或学养,包括人文和科技等方面,特别是拥有科技与艺术协同创新的突出才干;

(4)协作与营销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以较好的包容性和沟通力吸引周围的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方案的策划、实施和市场的开发。

从美国、日本、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来看,各国采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方式,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多方面的人才需求。以英国为例,在全英范围内开设的创意类专业学位课程高达37 000多个,其中艺术设计类课程占了很大比例,而且层次多样,有职业课程、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等。英国的教育注重创新,从小学到大学为年轻人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他们开拓创新,为英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一流人才。在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许多著名教育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是一流的,但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项目组用“零”来表示对艺术素质教育认识的空白,“零”也同时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研究者们用了长达20多年的时间,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反复在验证一个观点:艺术创造过程也是思维活动,艺术思维是与科学思维同等重要的一种认知方式,并指导美国教育改革,主要是将艺术植入课堂,培养出具有丰富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其“艺术推进”课程的成功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首先体现在数量上,其次是人才结构上的失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严重脱节,真正满足文化产业需求的人才却并不多。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培训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其课程设置不成体系,无法做到前瞻性和常态化,更不能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表明,创意产业高成长企业100强主要分布在文化艺术、动画、广播及影视制作、设计服务、广告会展、新闻出版、软件、艺术品交易、网络游戏、休闲娱乐等以艺术为主要学科的行业。加上会展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景观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时装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室内设计师、首饰设计师、工艺美术设计师等许多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对高层次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产业人才已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之列,文化产业人才艺术素养的提升已变得非常迫切。

二、艺术素养教育的理论依据

艺术素养属于审美素养范畴,是公民文化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民在艺术和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认知、体验、辨识、想象、理解、鉴赏和创造等个体素质和涵养,包含艺术感知力、艺术理解力、艺术辨识力、艺术想象力、艺术鉴赏力、艺术行动力等能力的养成。艺术素养学的研究重心在于国民艺术素养的养成规律。艺术素养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涵极其丰富,这里指面向全体的,除专业教育之外的艺术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的特点。不仅要拓展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还应唤醒其主体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塑造健全人格,追求整体发展,并让学习者学会艺术地生活和工作,实现自己生活世界的乐生需要,人文情怀和艺术的生活态度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艺术素养教育能产生审美的社会效应,能够丰富和调适民众的情感体验,帮助人民大众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和认同自身文化。它的间接功能是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构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和人格与道德素养的养成,使社会群体和谐安定有序地生活。因此,公民的艺术素养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社会生活方式不同,艺术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艺术教育的理念也随之变化。王一川曾做过分析,我们的艺术研究已经经历了艺术传记论、艺术社会论、艺术符号论、艺术接受论、艺术文化论的历程。当前新的艺术方式已经对现有艺术研究范式提出了新的课题。艺术理论的职能已经从艺术思想启蒙和专业探究向着更基本的国民艺术素养教育转变。他认为“原有的以艺术家为重心的艺术心理学视野和以艺术品为重心的艺术符号学视野及以公众艺术接受为重心的艺术接受美学视野,在这里需要转换为新的以国民艺术素养为重心的艺术素养学视野”[3]。在这种素养论转向的情势下,原来的艺术思想者或艺术专家,应转变为艺术教育者,其主要任务不再是全国艺术思潮所需的艺术思想指导,专业建设所需的学术探究,而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需的国民艺术素养的养成,包括精英和普通公众的艺术素养的养成。

如何开展艺术素养教育?先人的研究成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国最早的儒家经典《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艺术学思想,“这种体系性表现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艺术具有怎样的功能,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具有这些功能,艺术如何发挥这些功能?”[4]孔子从礼和仁的高度来看待艺术的作用,并创立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理念和“从游”教育方式。“成于乐”与“游于艺”,他肯定了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和审美陶冶功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评价艺术有两个标准,内容要尽善,形式要尽美。美和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也是“文”和“质”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比较了宗教和美育后作出了论断,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认为“美育正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基本途径”,他还“提倡美育普及大众,实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终身美育,独创性地增补了美育思想的实践内涵”[5]。

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我国的艺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霍华德·加德纳的《艺术和人的发展》(The Arts and Human Development,1973)考察了创造性活动中认知过程的发展,探讨了伟大的艺术家的思维过程。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是一组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智力,可以分成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七个范畴,后来又增加了自然探索和存在,每一种智力在运用过程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他认为人的智能还包括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创造力等,艺术活动是促进这些能力养成的最好方式。

就文化产业人才的艺术素养培育而言,其研究重心首先在于帮助从业人员提高对艺术媒体能动的鉴别、欣赏或批判素养,同时我们还需要从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执着的艺术精神、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协作与营销能力四个方面,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文化创新能力,并借助艺术作品形式本身具有的特殊的感染力,引导全社会公民自我约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新的艺术素养论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审美启蒙,还要注重全体公民艺术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共同体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之间实现平衡的文化机制。只有那些具备特定的艺术素养的文化产业人才总体的艺术识别力和鉴赏力普遍提升了,才能凭借其作品或者商品的艺术可信度影响全体生活在文化产业环境中的人民大众,只有消费大众整体的艺术素养提升了,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繁荣。

三、文化产业人才艺术素养提升新途径

探寻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之道,是高等教育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可以整合教育资源,构建艺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力求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是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效果的评价。必须以开放的视野,站在连接中西的制高点上,根据接受对象的年龄、生理、文化和学习经验背景等,运用严密而规范的教育程序进行艺术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分层次开展文化产业人才的艺术素养教育。

1.依据文化产业特点,构建艺术素养教育网络资源库

高校是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供应基地,依据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成立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完成艺术素养教育网络资源库的构建,为文化产业提供生生不息的智库,为学习者查询艺术通识课程资料、解决艺术通识教育问题。

艺术素养教育资源库可分设艺术创意类、高级技术类、营销管理类人才构建三大课程群,如高级技术类就有影视动画、影视特效、广告会展、建筑虚拟、环境设计、智能游戏、超媒体、工艺美术八大课程门类。一方面要组织力量整理和发掘我国古代艺术教育思想和文化艺术精品,如国画、瓷器、玉器、建筑、装饰、皮影戏、泥塑、剪纸等文化艺术精品,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可以使民众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而且也可以拓展民众的精神视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在社会大众艺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通过构筑综合性的网络平台,让高校艺术通识课程的智慧结晶成为具有共享性、复用性、示范性和学习使用便利性的公共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学术交流和课程支援的多重作用。学习者通过链接网络媒介,搜索、选用、欣赏和学习其中的艺术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指示参观和欣赏博物馆和美术馆中的虚拟展品。

针对文化产业特需人才,可以在城市产业园区设立艺术素养学习指导中心,也可通过网络课堂实现在线学习,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成本,还解决了学习时间分散、工作与家务矛盾等问题,为满足文化产业主创人员的特需要求,建议这部分学员利用假期到艺术创意实践部、高技能人才实训部或者营销管理人才发展部深度学习。这样一来既活化了高校教育内涵,又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和连结,协助文化科技企业引进更多的文化艺术资源。

针对社会大众,小到幼儿大到已经退休的老人,实施艺术普及惠民工程,向城乡社区辐射,分设社区艺术素养学习指导中心,真正实现大众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依托综合性的网络平台和学习指导中心,各类人群可自主选择适于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学习终端和多网接入方式,开展所选课程的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教师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主讲网络课程、在线辅导和在线测试。想面授但又路远的学员可以就近到分设的教学中心参加面授辅导、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自选的艺术实践项目或高技培训,在这种学习和服务模式中,平台总部与各学习指导中心构成组织结构上的连锁加盟的合作关系,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依托信息技术,积极探索艺术素养公共网络教育平台运行机制

教育服务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虽然市场化运作有时会违背心愿,但是它又是一个需求非常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的领域,市场的份额非常大。所以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平衡和协调教育的社会性、公益性功能与网络教育服务业的商业性追求,的确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探讨。在运行过程中,政府的重视程度和主导作用是学习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果完全由政府包办,国家财力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国民的教育需求,特别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艺术素养公共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将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行为,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缺一不可。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规范管理,政校企协同创新;另一方面要靠市场自身的调节,实行政府主导、多方合作、协同管理的体制。实现服务主体和办学主体的分离,并接受政府监管以及来自办学机构和学习者的双重监督,以及消费者的维权,让艺术素养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体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在实施过程中,一要注重基础,加强管理。做好对各类文化人才的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工作,加快对文化产业人才实训技术、实训课题和实训教材的研发等,加强对列入培训计划项目的跟踪与监控,各职能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加强协调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二要分解目标,分期实施。在明确具体指标的前提下,制订实施计划,从解决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企业自培、校企合作的方式,分期分批开出二维、三维、影视特效、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与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三要完善平台,强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完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公共服务体系制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现有平台设备使用率,积极探索平台运行机制。

艺术素养教育以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为中心,关注文化产业人才素质的现代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和储备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艺术素养教育也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其成功经验能逐层推广,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不仅能增强文化产业的软实力,更能为更多的市民提供丰富而便捷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亲近艺术,促成公民素养的整体提升,意义极其深远!

[1] 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67-178.

[2] 王一川 .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J].当代文坛,2009(4):4 -8.

[3] 王一川.通向艺术素养学——改革开放30年艺术理论转向与新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9(1):151-154.

[4] 凌继尧.孔子的艺术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0 -75.

[5] 范国权.蔡元培美育思想新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35-39.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人才素养
人才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