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
2013-04-01吴文治
吴文治
(1.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一、由微而宏与发微著新
(一)中国民居研究的起始
“在学科研究中,早在20世纪之初就已开始对中国古建筑进行探索研究,而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时断时续,只是分散地进行,因而成果不够明显。”①正如刘森林教授在其著作《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绪论的第三部分“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所分析的一样,从朱启钤先生1925年成立“营造学会”,组织中国营造学社,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之补助,召集同志从事研究开始,老一辈建筑学家们筚路蓝缕,开始了中国民居研究开创性的工作。刘森林教授在另外一部专著《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的前言中,对20世纪80年代及80年代后期以来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居的研究并不是停滞不前、后继无人,刘教授的总结中呈现出了民居研究新的视角和所取得的新进展。
(二)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的构成
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包括四本图文并茂、论述翔实、体例新颖、夹叙夹议、装帧精美的专著,分别是:《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2004年)、《中华陈设——传统民居室内设计》(2006年)、《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2008年)和《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2010年)。从时间上看,从《中华装饰》到《中华聚落》,约每两年出一本新的专著(同时还有其他的科研和教学任务需要大量精力);从内容上看,刘教授由《中华装饰》→《中华陈设》→《中华民居》→《中华聚落》,呈现一个由微而宏的清晰思路和编排意图。如刘教授在《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的“跋”中所写:这四册书历时十一年,以及数十省异地考察和大量历史资料的阅读和引用。可见并不能两年出一本专著这么表层地看问题。刘教授坦言,当初将《中华聚落》排至殿后,是期望有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予以思考或积累。当然,实践证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三)发微著新的艰难
中国的历史太悠久,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文化在这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太磅礴和复杂;“数千年来保持着多样、统一和持续发展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形态,举世罕见”②。而“民居建筑是人类最早、最大量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也是人类最原始又是最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类型”。民居研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在于“民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伦理、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观念和现实状况”③。基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发微著新的民居研究工作是相当艰巨的。况且,“身处当下以经济为圭臬、商业文化泛滥而后现代主义语境又无从遮蔽的开放时期,探索、追求包括典籍文献在内的传统民居装饰意匠,传统人居文化的本质、原型、特征和规律,会比以往显得更为不易和艰巨。而这,又依赖于研究者们高度的自律和自觉,并超越于主体的非功利的关切”④。正如深圳大学吴家骅教授在其著作《景观形态学》序言中的感慨:爬格子这种寂寞的工作在当今这种环境下是相当不易的。
二、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
(一)内在意蕴的逻辑联系
中国传统民居的演变、发展历程是伴随着漫长的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而进行的,与此相关的研究必然是依附在这个葡萄藤框架脉络下的一串串葡萄。在上文“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的构成”中,笔者已经从时间、研究范围上对中华民居系列进行了阐述。当人们谈到人居环境科学,便不能不提吴良镛教授。
吴良镛教授从建筑学到广义建筑学,再到倡导并发扬道萨迪亚斯的学说而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这是一个不断拓展人类居住理念更宏观视角的深入思考和钩沉的过程。其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对道萨迪亚斯的人居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提出从建筑到城市不同等级的组合、城乡的协调发展、用区域的观念研究城市、从全球的观念鸟瞰区域。这与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从民居的传统装饰入手,再进行民居的室内陈设、传统住宅建筑分析,村落市镇景观的研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局部到整体、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整体意蕴逻辑严密。由此看来,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的四本著作是各成体系而又相辅相成的,是内在意蕴充满逻辑联系的系列著作。
(二)多学科视角下的研究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新的切入点相比之前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多学科视角下的系统性研究。正如美国学者拉普卜特所说:住屋形式并不是一种实质力量或任何一个因素的单纯结果,而是最广义的社会文化因子系列的共同结果。在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系列著作中,文化生态学(如文化圈的概念)、区域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语言学(如符号学之父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的历时性、共时性概念)等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直接的体现。
以《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的研究框架为例。对传统住宅建筑的分析,除了对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之外,也需要落脚于为当今及未来建筑发展提供积极的正能量储备和开阔的历史视野与审美趣味传承。《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这两点都做到了。从著作的框架来看,全书共八章,内容涉及自然生态、思想精神、社会(制度)、文化(形态)、人口变迁与民居传播、民居类型界定与分析、庭院民居形制与特征、单幢民居与移居。这种谋篇布局的逻辑运用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即面对研究对象(主体)从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社会组织、经济体制、科学技术等)与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绿化等)两个大的视域整体观照和考察研究对象的特征。虽然半个多世纪以来,历代相关专业的学人志士都在此领域做过种种努力并建立了不容忽视的功绩,但时代的进步催促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刘森林教授无疑是这并不庞大的研究队伍中紧随行进之一人。正如刘教授所言,“身处日新月异、急速变幻的21世纪而侈谈传统,一不小心便会有复古之嫌。何况传统装饰艺术中确有不少陈腐、保守、愚昧和迷信之处。……但是,传统的魅力又是如此的强大和恒久。”其实,纵观人类文明史和设计发展史,人类从来都是从一个传统走向另一个传统,这两个传统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有侧重、各不相同。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像欧洲诸国、日本等国家一样,能够对传统进行深入的领会、反思和创造性的继承。正如日本一位设计师所言,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过于珍惜,言下之意让人觍颜。
在著作的目录安排上,第七章《中国庭院民居形制与特征》中,将庭院民居的形制概括为八种主要类型,这八点是否独立成为八节会显得更好?这样也许能避免整章内容仅一个“第一节”带来的内容的膨胀感和逻辑的断裂感。
(三)通识性与专业性兼顾
从学术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来看,一是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推动具体学科专业领域的深入,求得更新的发现和认识。通识性的著作对普及民众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能够提高整个社会对此的认识和理解;专业性则强调在学科专门研究的领域中能够有新颖的、专业的建设性观点。刘森林教授的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兼顾了通识性与专业性。通识性方面,在对民居研究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名词、概念和原理的铺陈、解释,可以让非专业人士较容易了解民居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一书中对装饰、意匠、礼、乐、理、合院式民居、庐舍、棁、藻棁、斗、拱、斗拱、镇宅石、石敢当、白虎镜、铺手、槅扇门、雀替、牛腿、瓦当、马头墙等的陈述;《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一书中对村、市镇、县、聚落、邑、景观、景观艺术、宗祠、族祠、家祠等的陈述;《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中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地貌、地肌、植被、阴阳、五行、社会结构、血缘、地缘、业缘、学缘、生活方式、历时性、共时性、地域共同传统等等。人居环境文化系列著作对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中常涉的名词概念进行阐释,同时也做了新的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延伸。
三、叙古论今与当代意识
(一)古典文献的释读分析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著名的设计集团孟菲斯派的创作模式是使用新型材料,使用色彩明亮、富有新意的图案,注重设计的双重译码,他们的设计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的。关于古典文献的当代阐释,也需要我们从“信、达、雅”三个层面来下工夫。我们不能脱离对古典文献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传统民居研究素有运用文献学的优良传统”。“概览新时期的相关研究,在古典文献的整理、理解分析和应用上,明显乏力。古典文献中经、史、子、集部(四库),《古今图书集成》中的《经济汇编·考工典》等,辑录宏富。如集部涵括了众多的建筑信息,《考工典》中存录各部的记述,是传统民居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依据、考释源头和实证基础之一。”⑤如此看来,研究者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史学素养,方能在民居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农村问题时提出:“如果我们能对一个具体的社会,解剖清楚它社会结构里各个方面的内部联系,再查清楚产生这个结构的条件,可以说犹如了解了一只‘麻雀’的五脏六腑和生理循环运作。有了一个具体的标本,然后再去观察条件相同的和条件不同的其他地区,和已有的这个标本作比较把相同和相近的归在一起,把它们和不同的和相远的区别开来。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或模式了,这也可以称之为类型比较法。”⑥在进行古文献阅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无疑这种类型比较法也是非常必要和适用的。
(二)民居遗存的调查考察
刘森林教授在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中多处提到亲往全国数十个省市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民居的遗存天然地就决定了多在老、少、边、穷地区,要深入这些地区是要经得起舟车劳顿和筚路蓝缕之苦的。刘森林教授提到民国时期英国的李约瑟(1900—1995)博士,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战乱状况之下,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其学术精神和求实态度令人钦佩不已。我国老一辈的建筑学家如刘敦桢、梁思成、林徽因等都曾经在全国各个地区,为收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流尽了汗水,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文献和研究基础。
“以民居实例遗存为依据,注重实证考辨和比较,既是民居研究最重要的基础环节,也是建构、检验研究程度和水准的介质之一。同时,也作为观照文本描述、阐释的科学性和专门化程度的参照主体,并据此检察、审视由此而生的思路、视角、途径和方法。”⑦
(三)回归当下的时代意识
中国民居丰富内涵中所体现的古老智慧如何运用到对当今城镇、农村民居的规划、设计、建设中去?面对现有的传统民居如何找到一个既能整体保护又能满足当代生活需要的模式?这些疑问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大潮中是非常尖锐和棘手的复杂问题。当今的时代语境是以物质经济利益为父,商业娱乐消费为母,产下看似优越的畸形巨影,最终是要幻灭和付出代价的。伴随着生态恶化、人类居住质量的下滑,科学技术与人文环境的对立、工具理性与艺术文化的相悖、人与物的关系进一步异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亚文化的急剧衰弱式微,已经引起了国内多位专家的密切关注。
李允龢先生在其著作《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中写道:为传统而去继承是一个失败的经验,离开传统而去盲目地创新也是一个失败的经验。人类社会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民居住宅建筑作为产生最早、范围最广、应用最多的建筑类型,我们对它的研究就是对人类文明脚步的一个探寻和思考,这是一个重要和无可取代的载体。如此,回归当下的时代意识决定着我们所有研究传统的行为。李允龢先生认为:“历史经验是‘未来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任何体系的建筑都同样担负这一个任务。”
四、结语
刘森林教授的四本人居环境文化研究系列著作是中国民居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系列成果。它比民居研究的通论性著作针对性更强,研究更深入;比以某一历史阶段/地区为主的专论性著作更宏大,更系统。可以说是走了一个中间路线,取得的效果也很好。中华民居系列著作所参考的文献数量巨大:《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参考历史资料30余种,中外著作80多本,论文14篇,学位论文4篇等;《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摄影照片420余幅,手绘线描稿240余幅;《中华陈设——传统民居室内设计》摄影实景照片625张,手绘素描线描465张;《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摄影照片304幅,线描插图493幅。引用资料之多,拍摄和手绘图像之翔实、生动,都足可想见著者殚精竭力的劳苦,也可显见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务实的学术态度。
总的看来,刘森林教授的中华民居系列著作有以下特点:在内容上,既有恰到好处的客观性资料的索引,又有在此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思考推断得出的判断和主张(如论述中西方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为什么会出现木材与石材的不同选择及原因);在著作的结构安排上,合理得当,符合人们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在语言方面,行文规范而又颇具个性风采,行文流畅、鞭辟入里。书籍装帧方面采用的模式是,著作前半部分为实景彩图,后半部分为文字及手绘图稿,如果封面设计能在传统文化的意境营造上更强一点,则是锦上添花再好不过了。
注释:
①③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上),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序言第1页。
②④刘森林:《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绪论第1页,第8页。
⑤⑦刘森林:《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前言第4页。
⑥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