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互动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市的调查

2013-04-01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校地理工学院建设

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校地互动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市的调查

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高校文化、地方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两者密切关联、互促互进、共生共荣,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性和协同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校地文化互动的视域,以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为案例,深入了解校地文化互动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确立“政府主导、高校主动、机制创新、项目推动”的基本思路,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地方高校;地方文化;校地互动;协同发展

高校文化、地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也都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高校文化引领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涵养高校文化,两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高校与地方文化的互动发展必将带来高校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促互进、共生共荣。因此,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性和协同发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校地文化互动的视域,以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为案例,深入了解校地文化互动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校地文化互动与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为地方政府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地方高校实施校地互动、文化兴校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一、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一,地方高校与地方(办学所在区域)有着坚实的校地互动基础。“校地互动”是指地方院校与院校所处区域政府及其所属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带来的校地相互合作、共生共赢和科学发展。[1]校地互动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办学思路。地方高校与办学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及其社会组织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合作关系。如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地方高校,常熟市是常熟理工学院所在地,双方签署了省市共建协议,已经有良好的合作共建基础。同时,校地互动是常熟理工学院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学校重视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展文化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促进文化常熟建设,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动繁荣做出了贡献。常熟理工学院《2003—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互动发展之路,融入地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在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贡献中加速发展自身。常熟理工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校地互动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之一是“成为区域学术文化信息中心之一”,提出的行动计划之一就是“文化名城建设行动计划”。校地双方的良性互动为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二,校地互动推进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建设是双方的共同诉求和现实选择。长期以来,学界有一种误解,认为高校与地方的互动主要是理工科与地方行业企业的“科技互动”。实际上,高校与地方的“文化互动”,特别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与地方的文化互动同等重要。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和引领地方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地方高校履行大学职能和有文化自觉、文化责任与文化担当的体现。地方高校的大学文化必然“植根于它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2]并深深打上地域的烙印。同时,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文化建设、高校特色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专业建设、文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对地方而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品位。中心城市、基层政府、基层部门或实体单位以及行业、企业甚至城市的乡镇社区及文化团体等等对高校都有强烈的文化服务需求。文化已经成为常熟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因子,因此,常熟文化发展需要地方高校的文化引领和支撑,常熟理工学院文化建设需要吸纳和融入地方文化元素。

其三,地方政府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地方高校办学所在区域的市委市政府普遍重视文化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把建设文化繁荣和经济发达、具有人文特色的现代城市,将文艺信息、文化人才和文化产品以及重大工程、重要节庆活动作为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抓手,要积极推进地方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高校是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引领者,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地方城市精神的凝练与文化品位的提高皆有待地方高校的强力推动。例如,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江南文化的开创地,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和实施“文化繁荣工程”,激发文化强市活力,提出要“努力把常熟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的现代江南文化名城”。这些都为具有较好文化资源的地方高校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空间。

其四,地方高校可以发挥校地资源整合优势,为促进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地方高校作为精神文化的集聚和传播中心,通过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为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提供精神支撑,在地方文化建设和创新中具有天然优势及龙头地位,在地方文化构建和发展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地方高校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学习氛围、主流的价值取向等向地方扩散,以产生深远的影响。要加强与地方文化部门的合作,与地方文化产业形成对接,重视学校与地方文化资源共享,不断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实现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社会职能,为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二、校地文化互动的案例分析——以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市为例

(一)基本情况

1、常熟理工学院积极服务和参与常熟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类人才培养。常熟理工学院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学专业5个、教育学专业7个、艺术学专业5个、管理学专业6个、历史学和法学专业各1个,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25个。在管理学门类中,还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史学专业设置了“文化产业”方向。文化类专业数及其招生数均约占专业总数和招生总数的一半。近年来,学校每年有4500名左右毕业生,其中约30%的毕业生选择在常熟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也就是说,学校每年都为常熟的文化类工作岗位培养了600多名本科生。

二是文化类科学研究。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获批数十项文化类各级各类课题。其中,不少课题与地方文化密切关联,如:曹培根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以及《常熟家族文化与文化家族之传承研究》,音乐系教师主持的《环太湖民间宣卷与山歌研究》(省文化厅资助项目)。出版了一批具有常熟地方文化特色的学术专著,如:常熟理工学院一批专家教授编撰的《常熟文学史》,作为国内首部县级市的地方文学史,填补了国内空白;参加文化类学术性活动。如:在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上,常熟理工学院以“开展红色教育服务学生成才”为题介绍利用常熟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的经验;参加常熟市纪念翁同龢诞辰180周年、兴福寺与近现代佛教等与地方文化有关的研讨会;与常熟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和虞山派古琴艺术馆开展合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通过自建数据库传承与保护地方文化等。

三是文化类学术载体。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注重凝练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方向,如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苏南文学研究”、音乐学科的“苏南区域音乐文化”;《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设立“吴文化研究”、“苏州研究”专栏,学校创办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东吴学术》,开设“苏州研究”、“东吴讲堂”、“东吴研究”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专栏。人文学院的吴文化研究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等在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和协同发展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2、常熟市主动依托常熟理工学院推进文化常熟建设,主要表现在:

一是承担地方文化咨询。如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受常熟市委托负责起草《常熟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分析了常熟吴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现状,提出了常熟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和重点区域、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分期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等;常熟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会和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合作创办《政法综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作为常熟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会的会刊,该刊物一年4期,人文学院主要负责刊物的编辑工作。一些专家发挥专业之长,开展相关领域的文化传承、研究服务。沈潜教授、何东亮教授应邀在常熟市民课堂分别作历史与文化、教育与心理等方面的专题报告;高新华教授是常熟人民广播电台《法制红绿灯》节目客座嘉宾,为地方法治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顾永安教授是常熟市文广新局政风行风特邀监督员,将高等教育研究与校地文化建设研究相结合,与常熟市文广新局合作申报《文化常熟建设中的校地互动体制研究》,等等。

二是传承吴地音乐文化。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依托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积极推进地域文化与高校音乐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围绕《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白茆山歌为例》、《苏州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虞山琴派为例》等课题开展吴地音乐文化研究;音乐系的一批教师成为传承吴地音乐文化的专家和骨干,葛绝教授、史琳教授、王小龙博士应邀参加“保护文化根脉,留住历史记忆:2012书香古里非遗三宝(白茆山歌、民间故事、白茆宣卷)汇报展示会,王小龙博士应邀为2012年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撰写《论常熟琴派对常熟文化生态的影响》,林友副教授应邀担任常熟文化馆创编的舞蹈《一方田》(根据常熟浒浦花鼓创编)的主演,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

三是参与文化志愿服务。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和专长,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如:外国语学院作为“常熟市国际体育比赛翻译服务基地”,为世界杯跳水赛、亚洲水球锦标赛、中国花样游泳公开赛等国际体育赛事承担英语、日语、韩语、德语等翻译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音乐系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成立十周年大型文艺活动的舞蹈、合唱、器乐等节目表演;在每年一度的常熟江南文化节和尚湖国际文化节上,学校也都会选派优秀的在校生担任文化志愿者。

四是开展图书信息共享。2012年12月,在常熟市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与常熟市图书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共建“三个中心”(常熟科技文献信息查询中心、常熟地方文献阅览研究中心、常熟公共图书流转服务中心),实行“双系统并存”(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常熟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双证并用”(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读者借阅证和常熟图书馆“城乡阅读一卡通”),这些科学有效的运行模式助推了校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文化常熟建设,提升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主要特点

在文化常熟建设中,从常熟市与常熟理工学院的校地互动角度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层次浅。从校地文化互动的基本情况来看,目前的互动只是浅显、低端层次的简单合作。常熟理工学院的文化类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校内师资的教育服务,融入地方文化发展需求的举措还不够多、不够到位,文化研究也往往从教师个人的喜好出发;常熟地方的文化建设大多依靠部委、局及乡镇的文化部门、场馆的支持,因此,双方的文化互动也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更难推出文化精品与品牌文化。

二是整合少。从总体上来说,校地文化互动依然显得比较零散、分散,常熟理工学院按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要求,组织开展地方文化的理论研究;常熟市及乡镇按照其既定的文化发展方针推进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建设,两者常常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校地互动不够,尚未形成互补,也没有充分发挥校地各自的优势。

三是少融合。常熟理工学院文化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还不能满足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适切性不够;文化类的理论研究偏重文学、历史的学术学理层面,文化学术活动与常熟地方文化活动的融合度不高,文化学术载体和科研平台所涉内容广度不够。常熟地方文化事业与常熟理工学院缺少整体规划,缺少深度对接,也缺少校地双方的融合协作。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目前,文化常熟建设中的校地文化互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校地文化互动的内容有待拓展。常熟理工学院服务地方的内容主要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目前,学校的服务重点和主要精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文化常熟建设虽然急需却被忽视;同时,因为文化服务的经济效益不高、见效周期较长,也使文化互动受到局限。校地文化互动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学校应在地方文化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

二是校地文化互动的效果有待提升。常熟理工学院对常熟的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地方实际需要。一定程度上,学校的文化研究相对地方文化属于高层次的前瞻研究,通常是精、深、细的学术研究,这样的学术层次与公共文化之间存在隔阂,也就是说其成果转化的适用面较小,主要停留在文化传承阶段。此外,不同的二级学院校地文化互动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学院发展较深入,而有的仅仅停留在工作表层。

三是校地文化互动的体系不完备。引领地方文化与开展文化服务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但是,校地文化互动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体系。常熟地方也缺乏与常熟理工学院保持常态化交流、互动和协同发展的经验与意识。目前,校地合作领导小组中,负责常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尚未加入。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没有高度统一。影响校地文化互动的开展和成效的根源是思想认识的错位,校地双方没有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一方面是常熟理工学院及其相关二级学院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从学校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生存战略上重视此项工作,甚至忽视、不屑于校地文化互动;另一方面,常熟地方相关部委、局对常熟理工学院服务文化建设职能的理解不到位,既有功利思想作祟,过分突出“效益优先”,又对常熟理工学院提供的文化服务心存疑虑。这些因素交叉在一起,严重制约了校地共同推进文化常熟建设。

二是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常熟市·常熟理工学院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已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但是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还在逐步的完善中。其中,校地双方的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参与单位还没有真正参与到领导小组中去,也未建立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学校文化服务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等方面的机制不利于激发二级学院和教师为文化常熟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常熟地方职能部门过分重视“管理”而“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充当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联系的“中介”角色。于是,校地双方的联系不密切,缺乏了解和信任,容易导致校地文化互动中缺乏持续深入合作的动力。

三是服务地方能力有待加强。人才培养方面,常熟理工学院每年直接为常熟培养六百多名文化类本科毕业生,但是,除此之外,难以为常熟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做出充分的引领。学校在参与文化常熟建设过程中,服务地方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科专业结构和地方的契合度有待提升,主动服务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水平、物质条件依然不足,总体文化资源优势不明显,学校的相关资源还要进一步整合。地方支持学校文化产业及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力度需要加强,常熟文化资源优势与学校人力资源优势、科学研究优势的结合也需要加强。

三、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实施校地文化互动战略,推动校地文化协同发展,既要遵循校地互动的互惠性、互补性、主动性、市场性原则[1],也要确立“政府主导、高校主动、机制创新、项目推动”的基本思路。基于调查分析,对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校地文化互动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与高校在校地互动发展中作用与地位如何,主要取决于两者准确的角色定位。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在推动校地互动发展的发轫阶段,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或多方牵线搭桥、沟通协调,可以防止校地互动的发展战略、思路与举措流于空谈,也可以避免高校和地方的互动变成“剃头挑子一头热”。[1]政府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其一,出台校地文化互动合作、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合作的初期,特别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加以明确和保障,通过相关政策,进一步调动高校、各级政府机构(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与乡镇政府等)、相关行业企业和文化社团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互动合作不断扩大、深入并取得更大成效。其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参与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地方政府推动其相关所属机构直接与地方高校协作与联合,引导地方与高校建立各类协作组织或高校文化服务的中介组织,支持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产业的“联姻”,通过校地文化互动,培育知名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优势项目,以品牌项目带动,不断提升地方文化产业实力。其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校地互动发展,认真落实省教育厅与市级政府合作共建地方高校协议,明确各自在校地文化合作共建的权利和义务;制定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规划和行动计划,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完善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和相关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将地方宣传部、文广新局和地方高校的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等列入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研究决定推进校地文化互动的重要事宜;由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联合定期举办“政府——高校文化互动发展论坛”,对校地文化互动的战略发展和管理规范进行学术研讨交流。

(二)高校主动: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地方高校应主动联系地方、服务地方,主动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主动推动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校地合作共建,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服务,使地方高校文化既成长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又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肥沃土壤并形成自身独有的地域个性。一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学习氛围、主流的价值取向等向地方扩散,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要把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提高学科建设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二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文化事业部门的合作,建设好地方文化研究和保护机构,加强地方文化研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挥地方高校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资源优势,提升文化惠民能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地方高校内部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起引领作用。四要重视地方高校与地方城市的文化资源共享。高校和地方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院、艺术表演团体、文化艺术中心、民间艺术机构等均可校地共建共享、共管共益,以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并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咨询中心的优势,不断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文化发展。[3]五要发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所需求的应用型文化类人才;加大对地方文化传播的力度,开设以地方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专业选修课程和全校跨专业选修课程;整合地方高校历史文化、人力智力、教育培训等资源,建立和完善促进地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发展的平台和机制。

(三)机制创新:建立校地文化互动的运行、评价与激励机制

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机制创新,只有建立起规范、长效机制,双方的合作互动才能持之以恒并不断深入。因此,一要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文化互动的机制。地方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强化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善于发挥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要建立健全校地文化互动合作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校地双方应当共同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信息与文化成果共享机制、资源互补机制、科研合作攻关机制等等。二要构建高校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内部机制。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是建立与完善文化服务建设标准、文化服务建设管理制度;在组织保障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学校层面、社会科学处层面、二级学院层面的组织建设;在管理平台方面,主要是建立与完善推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科研机构、专项文化研究所或基地建设;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主要依靠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及学生;在财政保障方面,主要是设立地方文化建设专项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等。三要建立校地文化互动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体系的构建思路应当基于校地文化互动的发展规划及其提出的主要目标和相关指标,体现高校二级单位和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体现服务地方文化和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贡献社会能力和学校综合实力的同步提升,体现地方与高校互相推动、共同提升的目标。要建立和实施面向地方和高校的文化建设考评制度,完善校地文化互动的考核指标体系,真正把校地文化互动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的整体格局中,落实到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的各个层面上,从而形成地方与高校联动推进文化建设的局面。四要制定校地文化互动的激励措施。地方政府、地方高校要营造校地文化互动发展的环境与氛围,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申报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科研项目,应在立项、资金上予以支持和倾斜,对国家和地方文化有重大影响、重大贡献的文化研究和工作成果,应给予奖励;要设立校地文化互动特别贡献奖,奖励一批推动校地文化互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经费投入,鼓励校地共建校地文化协同发展的平台,共研项目、共享成果;地方高校要建立激励政策,在考核实绩、晋升职称、工作量计算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文化方面的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

(四)项目推动: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校地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行动计划

要搭建校地文化互动平台,拓展校地文化互动空间,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化进社区”、“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为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更好的文化精神上的实惠。行动计划是顺利实施校地互动的有效载体和工作抓手,建议实施两大行动计划。[1]一是“建言献策行动计划”: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广泛参与社会调研,搜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研判发展态势,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战略、发展瓶颈和难点、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二是“地方文化繁荣与发展行动计划”:地方高校可以整合学校人文社科力量,主动介入地方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地方文明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文化传播、文化阵地等工程建设;与地方教育、文化、旅游等职能部门合作,加强地方文学、史学、哲学、经济、艺术等文化建设,加强地方古代文献典籍、文物、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地方文化层次和品位,推动地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顾永安.校地互动: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2]陶继新.文化建设:大学魂兮所系[N].中国教育报,2005-01-06(4).

[3]何根海,张勇.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Local Colleges and Local Cultur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Changshu

GU Yong-an
(School of Humaniti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As the subsystem of the social culture,the college culture and local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The study of this relation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culture investigation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Changshu,this paper grasps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locality interaction,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their reasons,and proposes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of"leadership by the government,college initiative,mechanism innovation,and project promotion".

local colleges;local culture;college-locality interaction;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G115

A

1008-2794(2013)06-0001-06

2013-10-01

常熟理工学院苏南区域文化建设研究中心项目“文化常熟建设中的校地互动机制研究”(SW2012Z0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资助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资助课题“城乡一体化与地方高校互动发展研究”(KT2011312);江苏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省市共建地方高校的体制机制研究”(GJ201106);江苏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校地互动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D2013-03-19)

顾永安(1967—),男,江苏如皋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院校研究。

猜你喜欢

校地理工学院建设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江苏理工学院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常熟理工学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理工学院简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