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建设制造强国
2013-04-01周民良
周民良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具体目标,[1]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显然,中国经济总量越大,对世界经济的依存会越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大。中国根据世界形势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而全球其他国家判断各国的经济走向和选择各国的经济政策时也需要考虑中国因素。笔者认为,要支持中国经济增长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强国的建设进程。
一、制造业有力地支持了2012年经济目标的实现
根据2012年逐月的经济数据预测,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有可能维持在8%左右,超过中央制定的7.5%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能够实现这样的增长速度让人瞩目。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制造业的稳定增长对于全年目标的实现起到支撑作用。
2012年,中央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年初制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下行压力,需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笔者以为,适度调降2012年的增长速度乃顺时势而动的正常选择。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参考以往的发展规律,只要中国经济在相对增速上维持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4~5个百分点的水平,或者说绝对增速保持在7~8%的增长速度,就能够较好地实现长期增长目标。也就是说,在全球经济形势较好时适度加快发展,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好时相对调低速度,可较好地推进经济增长,从而取得较好的政策效果。2012年,基于国内外环境变化放慢增长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既符合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也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得以推进的客观需要。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复苏迹象不明显的情况下,稳中求进才是在目前内外环境下的正确政策方向。
2012年,由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政策,对于稳定增长预期起到重要作用。鉴于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产出总量最大的国家,而且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制造业的走势与整个经济走向息息相关。根据汇丰银行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2012年10月之前,PMI一直维持在50以下,最低点是8月的47.8,但11月的指标返回到50.4,显示制造业已经重新回到荣枯线之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2年10月,中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尽管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脆弱,但是已经显示出一定的企稳趋势,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长状况要好于第三季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制造业的出口维持一定增长速度,并有选择地增加对美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对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起重要支撑。
二、制造业发展决定国家国际竞争力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笔者认为,在全球各国重视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源头来看,西方各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的去实体化,是导致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的重要成因。衍生金融工具过度繁荣导致金融链吞蚀整个社会利润,债务杠杆化导致金融监管十分困难,房地产泡沫化导致相关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贫富不均使得社会公平正义遭受广泛质疑。实体经济的相对萎缩,使得就业率下降、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导致西方整体经济竞争力滑坡。因而,奥巴马政府一再强调发展和振兴制造业,实现美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根据美国2011年12月披露的相关数据,美国制造业产量在2009年以来增长了14%,实际商品出口增长了29%,同期美国制造业增加了30万个就业岗位。而据有关权威机构对英国企业家的调研发现,多数英国企业家称英国经济需要降低对服务业的依赖性,并倾向于发展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已经走出了符合国情与自身特点的独特路径,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国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2位,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其中出口规模增长4.9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支撑中国经济总量和出口规模扩大的最重要的部门是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居于世界第一,有200多种工业品生产总量居于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中国制造业能够取得成功,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改革取向。由于体制改革,使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都在寻求最大化增值方向,推动了要素的有效流动与合理重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使政府由全能性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为制造业领域的要素流动创造了条件。二是发展导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有效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是积极开放。在发展制造业上统筹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尤其是实现了开放条件下对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利用。四是大国国情。中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行广大土地上工业布局的合理推进,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引导资本进入和分工。此外,园区经济、产业集群、配套服务和快速反应是中国制造的鲜明特色,同时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使在许多先行发达国家也比较少见。
回顾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中国既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也在不断培育竞争优势,这使得在市场引导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结构不断变化。在全球一体化与产业分工的背景下,中国的比较优势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了新要素的产生和有效组合。当制造业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向围绕低廉劳动力进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得到巨大发展,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外资的进入,资本短缺的问题得以在市场解决,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就成为可能。此外,随着大批人才培养出来,海外留学人员归来和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技术要素的供给活力正在显现,技术产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正在打开。笔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取得成功的上述因素未来会一直存在,促进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趋势将会保持下去。
在中国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和参与全球竞争中,制造业的作用无可匹敌。首先,在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制造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的发展现实是人多地少,农业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的大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到高水平阶段才能够实现。因而,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里,制造业都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撑部门,而制造业的做大做强与转型升级对整个产业体系建设都起着推动作用。事实上,制造业在就业和增长带动方面的效果要优于其他产业部门。利伟诚对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最终制成品销售中的每1美元支撑经济中1.4美元的产出,而服务业部门的最终销售中的每1美元仅仅支撑0.71美元的产出。[2]制造业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能够支撑、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而制造业发展能力的提高,也影响和推动商业、物流、运输、金融等服务业的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约束和资源环境约束,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市场与社会基础客观存在,有助于制造业更快地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发展状态,走向高端化、高技术化与高收益化的新发展形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都是制造业做大做强与转型升级的具体表现。
三、泡沫经济阻碍制造业科学发展
党中央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显然,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十分明显,就是要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复归。
2000年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第6位上升到第2位。但同时物价的大幅飙升严重地冲击到政府改善城乡居民福利的努力。与西方国家物价走向明显不同的是,受国内投机投资需求旺盛和国家刺激性政策实施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少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值得注意的是,与市场投机导致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相对照,制造业产品的价格保持稳定,甚至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如汽车和计算机等都出现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对于稳定国内市场预期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泡沫会对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导致制造业行业就业的人员的租住成本上升,从而使得维持较低的工资待遇变得不可能。同时土地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成本;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还会引起去制造业化的不良示范效应。由于制造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而在房地产等行业市场投机的获利较高,导致经营制造业的吸引力下降,我国不少制造企业出现去制造化,一些地区经济出现去实体化现象。一些原来在制造业行业颇有影响的上市公司,其利润来源往往来自于房地产行业、证券投资等相关行业,而其主业则在相对萎缩,技术创新不足,行业竞争力下滑。大量的投机性资本炒房、炒矿、炒地、炒股甚至炒作农产品,进一步推高了相关行业的产品价格,带来比较明显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效应,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的安定,增加了低收入者和工薪阶层的社会负担,还造成商品和资本的过度集中和迅速消散,增加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困难,带来明显的经济秩序紊乱、社会不公与社会不稳定,引发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恶化了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如果这种无节制的投机炒作现象面状扩展、全国铺展,势必造成价格的巨大起伏,削弱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西方媒体估计,由于各类成本的上升,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高于墨西哥,2018年墨西哥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所占比例将由2012年的12.3%提高到2018年的16%,对中国制造产品构成有力挑战。[3]还有日本机构称,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商务成本的差距扩大,从中国到东盟诸国的产业转移速度会加快,“世界工厂”未来可能会转向东南亚。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警讯。
实现中国的科学发展,就需要建设制造强国。而要建设好制造强国,就一定要把抑制泡沫经济作为政策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有深刻认识,中央一再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和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重点倾向于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政府无疑会加强对虚拟经济的调控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强化对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控制地方债务的风险,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将更多地注意引导各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尤其注重加大力度支持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等领域发展。
四、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到目前为止,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还不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还不多;中国制造业品牌和质量号召力还不够,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大。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满足以下判断标准:技术密集型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在整个工业中占据较大比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应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中国制造应该具有高质量与高品牌知名度的双重号召力;拥有一批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和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前列,大批技术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进入工业化应用。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已经存在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回避。另一方面,要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应对预案。要加强综合分析,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推演,打政策决策的提前量,而坚持问题导向和积极应对未来问题的关键,是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转变政府的工作思路,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加强政策的科学引导作用,是在制造业发展上问题导向的核心。
第一,更好地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要创造好制造业发展的宏观环境,首先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从全球范围看,在民意优先和选举制度下,加强物价管理和干预是各国政府的共同做法。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是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各国都能适度宽容;但是投机驱动的物价上涨,为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容,进行规范而严格的价格管理就成为宏观调控政策所不可或缺的内容。把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与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把控制价格总水平与改善居民收入结合起来;把抑制物价总体上涨幅度与严格部分行业的价格管理、抑制重点领域价格的非正常性上涨结合起来,注重各种管理措施的并用和合理配置,提高价格管理效率。结合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投机甚嚣尘上之势,应该改革政策操作思路,促使税收政策重心从房产的购买环节向持有环节转变。
第二,夯实建设制造强国的政策基础。制造业在国家发展中影响全局,关系未来竞争力的走向,因此,国家应把制造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国家层面关于制造业的政策出台以及关于制造业发展的高层会议相对较少,甚至关于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也还较少,这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应形成明确的推动制造业发展的目标、思路、方向和政策体系,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为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创造环境与条件。从全球角度看,制造业是全球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从中国来看,制造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点领域。目前,美国和欧洲都在加强制造业领域的影响力竞争,美国甚至引导美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回归本土,“从离岸到回岸”,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西方国家甚至采取反倾销、技术壁垒等形式对中国制造业产品或者中国投资进入欧美市场设置限制条件;而发展中国家也把发展制造业作为经济振兴的关键,以推动工业化寻求民族经济崛起。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挤压环境。正因如此,各级政府应为制造业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在国际竞争中维护制造业的正常竞争秩序,积极反对贸易壁垒,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质量建设,加强对中国制造的市场宣传与声誉维护,积极协助中国制造业企业处理各类非正常性贸易纠纷。
第四,切实加强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这已经为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所印证。美国即使经济发展重心早就转向服务业,但是超过三分之二的研发投入还是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目前,美国在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做支撑,推进再工业化;中国制造业以强大的制造基础做支撑,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当然,美国的再工业化建立在制造业跨国产业转移大规模发生的基础之上,从离岸到回岸的工业化过程带有逆市场化的趋势,必然要付出不菲的代价;而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带有顺市场化的趋势,但中国原始性技术创新的基础并不牢靠,工业化推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输入和学习西方技术过程,开展技术创新需要推动跨领域的产、学、研相结合,解决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束缚。笔者相信,有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努力,有像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先知先觉者的引领,有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不断产生,中国制造业大规模技术创新的时刻一定会到来。
第五,继续推进开放战略。实行开放战略,对于建设制造强国作用巨大。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作用逐步开始发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开始谈判,也可以适时启动中欧自贸区谈判。通过建立多边自由贸易区,为中国制造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中,要在引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鼓励中国本土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企业利用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企业资产价格下降的特点,在按照相关程序严格评估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在国外进行商业并购和投资,以获得优质资产、优质研发团队和优质营销网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条件。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美]利伟诚.美国制造[M].蔡中为,译.台北:东方出版社,2012.
[3]佚名.“墨西哥制造”挑战“中国制造”[EB/OL].[2012-12-01].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2-11/26/c_13199 9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