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与PM2.5关系探析
2013-04-01钟无涯
◎ 钟无涯 颜 玮
一、PM2.5:背景及我国现状
PM(particulate matter)的中文含义是颗粒物,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一般不被轻易吸入人体;可吸入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其中粗颗粒物称为PM10,其直径大于2.5微米且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PM2.5被称为细颗粒物,它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部,并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能导致包括咳嗽、降低肺功能、心律失常及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学界采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其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其中,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PM2.5较好的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也可对人们生活和健康起到预警作用,因此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机构和团体的关注与重视。自1997年美国率先制定PM2.5概念的空气质量标准以来,大量国家和机构也将PM2.5纳入本国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05年制定了PM2.5的准则值,同时还设立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阶段性目标。表1列举了WHO及几个代表性国家的标准。标准的差异性从侧面反映了各国空气质量状况。通常而言,空气质量越好的国家更倾向同时也越有能力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标准。
PM2.5的成分构成很复杂,主要包括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等,也包括各种金属元素,也有铅、锌、砷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张菊(2006)[1]和董雪玲(2009)[2]在不同的季节对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PM2.5来源进行了研究,认为机动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占很大的比例,且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的主要污染源也不同,钢铁工业区PM2.5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尘,交通商业区为机动车尾气尘;刘咸德(1998)[3]对青岛市PM2.5来源进行了定性研究,确定主要污染源为硫酸盐、海洋源、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机动车尾气尘的贡献相对较小;宋宇(2003)采用正矩阵分解(PMF)方法对北京PM2.5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归纳了6种污染源,即地面扬尘、建筑尘、生物质燃烧、二次源、机动车排放和燃煤尘[4]。总体而言, PM10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PM2.5则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燃煤燃烧产生的烟尘、挥发性有机物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高能耗生产方式及其所依赖的能源结构,在PM2.5的约束下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在未来面临强制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压力下,也将给各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的发展和转型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结合PM2.5对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及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的文献极少。一方面由于PM2.5的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国际推广的范围和程度也相差较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长期只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绩效指标,对其他质量指标重视不够有一定关系。随着一系列具有国际约束力和强制性的文件、规则和制度的出台,PM2.5、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及能源结构调整等相关环保内容必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张坤民(2008)从低碳的视角切入,并利用Kaya公式对当前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PM2.5的问题未曾展开[5];叶治安(2012)将PM2.5与人类健康和城市生态优化综合在一起进行度量,为居民健康、城市生态和经济发展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视角[6];周世良(2012)察觉到省级经济开发项目在开发和引进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提出区域引进项目的环保测评中应该包括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环境承载力等问题,并强调了PM2.5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性[7];刘宏斌(2012)从经济学的视角比较详细的描述了我国PM2.5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8]。PM2.5视角下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研究建构于绿色环保的平台之上,在结合颗粒物、悬浮物和空气质量等因素的前提下,有必要明确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城市经济规划等领域间的具体关系、作用机制以及平衡手段。基于此,本文试图立足于目前我国PM2.5背景、现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结合目前城市的现在与发展,探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所面临的生活方式调整、生产方式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PM2.5之间的关系,并从PM2.5的视角针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从而为政策制定、学术探索及实践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三、PM2.5视角下的城市发展问题
PM2.5主要涉及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质量和密度问题,除开自然因素,其直接来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燃煤燃烧产生的烟尘以及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其根本源头则主要来自于发电厂、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客观的说,目前我国众多城市所面临的PM2.5居高不下,原因在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产方式和区域产业结构问题。
(一)PM2.5与城市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PM2.5问题最严重的城市大都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但有不少经济发达城市处于PM2.5状态良好区域,如福州、厦门和深圳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乌鲁木齐、兰州等城市却也伴随PM10和PM2.5的严重超标问题。显然,PM2.5的超标与区域经济增长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区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有较大关系。以北京市为例,2012年上半年PM10浓度值日均为124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值日均超过200微克/立方米,属于五级重污染。除去沙尘暴等自然因素,PM2.5中超过80%来源于工地扬尘与机动车排放;此外, 研究数据表明,2000年上海市PM2.5的本地人为来源中,工业生产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比例为7∶3,而2013年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机动车尾气排放在PM2.5的构成比例大幅增加,已成为形成上海市PM2.5颗粒的重要“元凶”之一。无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PM2.5问题与其拥堵的交通状况、数量巨大的机动车辆以及庞大的流动人群密切相关,这也是人口聚集、资源聚集、机会集聚以及生产聚集的现代化大城市所无法避免的负外部性。客观的说,传统生产形式中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场所是一种相对分散的形式,而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在实现资源聚集、生产聚集以及人口聚集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种与现代城市化过程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相伴随的城市生活方式是现代工作方式和工作节奏的客观要求,而这种工作方式和工作节奏又是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因此,基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众多学者所提出的绿色、低碳、环保等生活方式的建议是合理的,但却不是解决PM2.5的根本方式。改变城市生活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城市问题,而仅仅是缓解城市PM2.5问题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手段。
(二)PM2.5与城市生产方式
纵观目前我国这些PM2.5超标的城市,除少数城市如兰州、乌鲁木齐等因为自然禀赋的原因占较大成分外,绝大部分根源于其城市发展所依赖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大都依赖于高能源、高投入甚至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珠三角为例,由于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地缘优势等原因,深圳、东莞等城市80年代开始承接香港、日本和台湾等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区域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社会为此付出巨大的环境成本。巨大的环境成本完全是以一种外部性的方式作用于整个社会,获利者在占有巨大利益的同时,并未承担任何额外成本。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成本的失控与膨胀。因此,我国短短几十年经济发展所增加的环境成本,甚至远超过国外发达国家上百年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总和。PM2.5超标只是反映环境恶化的一个指标,就此而论,目前超标严重的几个经济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区域。因此,在全球日益重视环保的趋势下,从PM2.5的压力与机遇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生产效率与能源安全、如何核算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是当前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问题。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落脚点和着力点最终要回到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不同禀赋、不同区域、不同传统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在PM2.5的挑战和约束下,调整、改变和最终放弃原有的资源密集型投入与高能耗生产方式,选择更高效、更清洁和更集约的生产方式,是缓解并一定程度解决城市PM2.5问题的有效方式。
(三)PM2.5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如前文所述,解决PM2.5超标的问题仅仅通过改变城市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而调整和优化城市生产方式虽然有效,但也并非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以北京为例,虽然作为重要生产原料的燃煤使用量逐年减少,2012年仅有1500万吨,并且未来仍将继续下降,但同年北京周边省份的燃煤量却增至超过2亿多吨,重化工也已遍布周边各省,煤燃烧的污染现象依然困扰北京;此外,虽然北京限牌、限号政策执行多年,但存量汽车仍数目巨大,且汽油质量标准、排放标准较低等,尾气排放也仍然是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现象足以说明,解决PM2.5的问题绝不可能通过改变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可以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辩证关系是作用于一个区域经济环境范围之内,而不同区域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在更大范围的经济区域构成相互作用机制。基于此角度,次区域的环境问题必然是属于区域环境的微观问题。因此,单个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必然是处于区域环境的整体与部分分析框架之内。生产方式是整个产业结构发展、转型和升级的具体问题和核心问题,同时,产业结构转型也需依赖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调整。从PM2.5的视角分析,城市的环境问题不仅仅需要改变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的生产方式,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是必须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同时,对于这类区域产业结构转型方式和绩效的评价标准,绝不能以过去单一的经济绩效标准进行衡量。必须改变过去忽视环境成本核算的做法,重新确立环境成本内生化成本的同时,矫正区域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从而由政府以“看的见的手”对各城市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此外,PM2.5仅仅是环保的一个指标而已,而基于城市范围解决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城市生活方式改变、城市生产方式改变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等途径,客观上必然要求政府承担起平衡、协调和促进其转变的职能。具体到政府管理与城市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方法选择等问题,本文暂不展开讨论。
四、结论
PM2.5并非是个新名词,但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大量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10多年的生产方式及其产业结构必须要调整、改变和转型。尤其是近年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新兴城市在面临城市规划、城市转型以及城市生产方式定位与选择的问题时,必然面对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定位城市个体与区域整体、如何处理后发与先发城市的路径选择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PM2.5标准等一系列环保问题考虑在内。无论是对当前发展还是未来规划而言,短期贴现型的单纯经济绩效标准和发展思路必须抛弃。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危机频发,诸多城市发生民众情绪与经济项目冲突激烈的事例,归根结底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至上观念所致。遗憾的是,这种思想和做法在我国仍非常普遍。
本文基于PM2.5的视角,阐述了PM概念、背景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现状,并就城市发展与PM2.5关系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产方式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三个层面进行探析,认为改变城市生活方式对于缓解城市PM2.5问题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成为解决PM2.5问题的主要手段;而应该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框架入手,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改变原有的城市生产方式,最终影响和改变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选择环保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迫切需要改变当前单纯的经济绩效考核方式,真正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的负外部性内生化,并以法律制度强化、固化,使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能够将成本和收益、短期与未来以及居民和管理者的激励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缓解并解决当前困扰城市发展的PM2.5污染问题。
[1]张菊,苗鸿等.近20 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 2006,(11).
[2]董雪玲,刘大锰.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中有机物的时空变化[J].环境科学,2009,(2):79-85.
[3]刘咸德,封跃鹏.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定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8,(5):51-54.
[4]宋宇,唐孝炎等.北京市大气能见度规律及下降原因[J].环境科学研究,2003,(2):10-12.
[5]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7.
[6]叶治安.PM2.5:人类健康与城市生态优化的新考量[J].上海城市管理,2012,(6):9-13.
[7]周世良.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的特点和方法探讨[J].海峡科学,2012,(6):3-4.
[8]刘宏斌.我国PM2.5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p18-19.